安全管理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6-12-06 09:19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警示牌西药房管理人员

李 敏

安全管理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李 敏

目的 探讨安全管理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西药房的11名高危药品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6月西药房未实施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前的30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2015年7—12月西药房实施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后的300例患者作为安全组,统计管理人员在未实施安全管理前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比较两个阶段中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治疗期间因高危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在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为高危药品位置摆放不合理、分类不清;安全组药品摆放错误、药物中毒、警示牌污损、用错药品发生次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安全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因高危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的主要问题为高危药品位置摆放不合理、分类不清,而实施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期间因高危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

关于处方管理,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已经制定了明确、细致的管理规程,即西药房管理人员在应用药物期间,需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配伍不当、应用不当等问题,并且需与开具处方的医师进行直接沟通,然后对沟通情况进行客观详细的记录,将记录直接反映至相关部门[1]。然而,目前西药房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仍存在较多弊端。本研究就安全管理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西药房的11名高危药品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名,女5名,年龄23~48岁,平均(35±4)岁,学历水平:专科4名,本科7名。选取我院2015年1—6月西药房未实施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前的30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其中男154例,女146例,年龄6~80岁,平均(45± 13)岁;所属科室:儿科42例,内科78例,妇科46例,骨科81例,普外科53例。选取我院2015年7—12月西药房实施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后的300例患者作为安全组,其中男152例,女148例,年龄8~80岁,平均(45±13)岁;所属科室:儿科41例,内科79例,妇科45例,骨科80例,普外科5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在西药房高危药品常规管理阶段,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应用高危药品常规管理方式:依据高危药品等级分类法摆放药物,使用前予以安全性论证,调配发放时需执行双人复核制度,并注意高危药品的有效期。同时,定期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监测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定期予以总结汇报等,不强调特殊管理措施。

在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阶段,管理人员采取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方式:①明确高危药品目录:西药房需建立合理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模式,促使管理人员明确西药房内高危药品的品种类别,并提升管理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的警惕心,强化管理意识,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保障。西药房应安排专员管理一系列高危药品,并严格执行分级管理模式,根据高危药品对患者可能形成的风险程度予以划分,重点管理有重大危害的高危药品,如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麻醉药物、静脉注射用胰岛素等。②完善西药房中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西药房普遍缺乏完善、健全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其是影响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西药房需重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早期制订并积极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在应用期间进行不断完善,以确保管理人员对药品验收等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严格监测药品质量,对药品进行正确分类管理,并设立专门的多层药柜和相关设施,以警示牌标注高危药品相关禁忌。③规范西药房高危药品的安全应用操作流程:西药房需强化高危药品的使用操作流程,确保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高危药品。④记录西药房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管理人员需认真、准确地记录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并定时统计、核实,以确保高危药品安全,预防丢失、错用等现象发生。此外,对于高危药品予以跟踪监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西药房需组织管理人员定期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培训,使其明确西药房高危药品的基本概念,减少用药失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安全问题调查问卷,统计管理人员在未实施安全管理前出现安全问题,共发出11份问卷,回收11份,回收率为100%;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因高危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安全问题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在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为高危药品位置摆放不合理、分类不清,见表1。

表1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安全问题

2.2 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安全组药品摆放错误、药物中毒、警示牌污损、用错药品发生次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次,±s)

表2 两组患者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次,±s)

组别例数药品摆放错误药物中毒 警示牌污损用错药品常规组30013.7±2.2 11.1±2.1 31.0±7.229.72±9.56安全组300 4.1±3.2 1.9±1.0 4.6±1.2 2.08±0.06 t值 9.4794 9.9752 11.9752 12.187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3 治疗期间因高危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安全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因高危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因高危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健康隐患也随之增多,导致患者对药品依赖性日益增加[2]。因此,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十分重要。西药房作为医院对外窗口之一,综合代表了该医院的医疗水平、医风与医德[3]。西药房属于目前医疗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担任了药品派发与应急医疗等任务[4],可治疗患者感冒等临床常见病,缓解医疗负担。高危药品的危害性极强,一旦管理失误,如出现药品错开等情况,会对患者生命安全、西药房营业信誉等造成严重影响[5-6]。目前,西药房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用药安全的重视性普遍不高[7],甚至部分高危药品未被列入正规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制度中,形成极大的用药安全隐患[8]。

根据本研究调查结果提示,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高危药品位置摆放不合理、分类不清;管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的安全性意识薄弱;高危药品的警示牌丢失或污损严重;高危药品使用不规范。其中,西药房在高危药品的摆放、分类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大部分药品未进行分类,无相应药柜、设施予以使用,且放置空间狭小,无法满足药品摆放的正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危药品管理。由于管理人员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意识极为薄弱,导致其在管理工作中对高危药品未予以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各种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高危药品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设置针对性警示牌予以标志[9],当前大多数西药房往往无警示牌,或警示牌长时间不更新,造成污损、字迹模糊等情况,影响管理效果。管理人员的工作执行情况对于患者用药安全有直接影响,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药学知识,加上工作环境不佳、过度疲劳等均可出现用药不规范现象,导致用药错误等事件时有发生[10]。

据此,本研究建议采用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方式对药品进行管理,包括敦促管理人员明确高危药品目录,完善西药房中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规范西药房高危药品的安全应用操作流程,记录西药房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采用西药房中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可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意识,增强其对药品引进的重视程度,并严格把握药品质量,一旦发觉不合格高危药品,能够严格把关,禁止其流入西药房。同时,安全管理方式要求管理人员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及时将过期药品下架,对于摆放位置不合理、分类明确的高危药品,能够将其进行严格的分类,并摆放正确,避免了药品摆放混乱等不良事件。据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阶段中的药品摆放错误、警示牌污损等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而安全组患者因高危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下降,证实了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的主要问题为高危药品位置摆放不合理、分类不清,而实施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治疗期间因高危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 王全军.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 32(6)∶103.

[2] 胡中译,夏俊梅.155医院门诊2008—2010年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2)∶128-129.

[3] 徐艳敏,张洪峰,李倩,等.我院住院西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118-120.

[4] 邓江红,周波.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J].华夏医学,2012,25(1)∶73-75.

[5] 赵曲波.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5)∶190-191.

[6] 毛雪英.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研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637-638.

[7] 毋彩红.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286-287.

[8] 黄海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93-94.

[9] 郭雅娇,薛水兰,黄荔红,等.依托信息化平台设置高危药品警示标志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5)∶60-62.

[10] 张晓乐.加强用药错误防范提高安全用药水平[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3,15(2)∶61-63.

R954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78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吉林 132012

猜你喜欢
警示牌西药房管理人员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剑龙是武士吗
发光无线三角警示牌
新型汽车故障警示牌的设计
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分析
危险艺术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