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与保留策略

2016-12-07 08:08夏代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机采献血者

李 军,夏代全,刘 博△

(重庆市血液中心:1.机采成分科;2.业务部 400015)



·临床研究·

重庆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与保留策略

李 军1,夏代全2,刘 博1△

(重庆市血液中心:1.机采成分科;2.业务部 400015)

目的 分析重庆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年龄分布特征,为加强重点献血者招募和保留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2~2015年在重庆市参加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个人资料,对献血者的年龄区间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2~2015年,重庆血液中心参加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33 323人次,其中18~25岁献血者共6 791人次,占20.4%;26~35岁献血者共13 112人次,占39.3%;36~45岁献血者共8 079人次,占24.2%;46~55岁献血者共4 819人次,占14.5%;56~60岁献血者共522人次,占1.6%。结论 加强18~25岁高校学生的宣传和招募;同时,更应做好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工作,特别是36~45岁年龄段的献血者。

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 招募

重庆市血液中心开展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以来,献血者人次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日益增大。与手工血小板比较,单采血小板产品以高水平、高纯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无偿献血是临床获得安全血液的重要保证,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是开展献血的前提,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招募,建立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为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才能确保临床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而单采血小板因献血时间长且受献血地点限制,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具有更高难度。为进一步推动重庆地区单采血小板的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笔者通过献血者登记表和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信息,对2012~2015年在重庆市血液中心参加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信息进行统计,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募和保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2015年,在重庆市血液中心参加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计33 323人次,年龄18~60岁。

1.2 方法 通过重庆市血液中心的献血者登记表和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信息,其中部分献血者可能认为学历、职业与献血无直接关系或其他原因不愿透漏,因此笔者仅按照献血者年龄(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和56~60岁)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012~2015年,重庆市血液中心参加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33 323人次,从献血者的年龄分布比例结果显示,重庆地区18~25岁献血者共6 791人次,占20.4%;26~35岁献血者共13 112人次,占39.3%;36~45岁献血者共8 079人次,占24.2%;46~55岁献血者共4 819人次,占14.5%;56~60岁献血者共522人次,占1.6%。见表1。

表1 2012~2015年重庆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年龄段分布[n(%)]

3 讨 论

2012~2015年,本中心参加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33 323人次,从献血者的年龄分布比例结果显示,重庆地区18~25岁献血者占20.4%;26~35岁献血者占39.3%;36~45岁献血者占24.2%。由此看出,重庆地区年龄在18~35岁献血者占献血总人次的59.7%,青壮年仍然是重庆地区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的主要力量,与国内其他地方报道一致[1-3]。

从年龄段上分析,18~25岁年龄段应为捐献单采血小板的主要力量。年轻人身体状况较好,接受新鲜事物快,参加献血积极性较高,更易接受单采血小板方式,但调查中该年龄段仅占献血人次的20.4%,仍有巨大增长空间。36~45岁的献血人数迅速下降,原因可能是受家庭、事业和身体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对该年龄段的人群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针对性地加大保留力度。56~60岁年龄段,随着人们的生命质量提高,身体素质及寿命逐渐延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人次逐渐增多。本中心遵循献血者自愿献血原则:55周岁前曾有献血经历、无献血反应且血液复检合格的献血者,年龄达到55周岁后,如想继续献血,则需本人申请且经过体检及快检符合献血要求。有大量文献报道[4-6],单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体质量、循环血量和血细胞分离机机型无关,而与性别、血液采集量、血液流速、抗凝剂比例和是否预防服钙有关,说明献血不良反应主要与单位时间内抗凝剂进入体内的剂量相关,而与抗凝剂的绝对量无关。所以,采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血液流速,尽量减少抗凝剂的比例,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

目前,本中心招募对象重点为固定的全血献血者,尤其是18~25岁年龄段人群,且以高校学生团体为主。该部分人群对献血有较高认识水平,身体素质好,理解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对符合单采血小板采集条件的献血者可积极动员,有效提高招募成功率[7]。同时,也要高度重视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8],对任何年龄段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要进行细致服务,通过交流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了解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感受,鼓励并促使他们成为固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9]。优质服务是保留献血者的关键,也是安全和充足血液供应的保障[10]。献血过程不仅要让献血者满意,还要使其满足和感动,对于36~45岁年龄段的献血者尤为重要。其曾有献血经历,对献血有较深刻的理解,身体条件好,社会责任感强,使其成为固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带动周边潜在人群方面更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本中心招募对象应重点放在18~25岁年龄段人群,以高校学生团体为主,尤其是有过全血献血经历的学生;同时,更应做好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工作,对任何年龄段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优质服务,尤其是36~45岁年龄段。由此才能建立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临床安全充足的血液供应。

[1]周倩,于晓燕,刘志永,等.北京地区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特征的调查分析[J].北京医学,2014,36(2):137-138.

[2]王小芹,朱正理.南通市无偿机采成分献血者的分布调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3):255-257.

[3]孙革,蓝欲晓,李慧文,等.深圳市志愿捐献机采血小板人群特征研究及招募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783-784.

[4]邸春艳,陈向东.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荟萃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56-59.

[5]杨京娟.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2):30-31.

[6]杜红梅.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个体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51-952.

[7]赵宏祥,戴为人,袁秀珍,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与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5):88-89.

[8]范小伊,叶有玩,唐万兵,等.探讨建立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招募策略及效果评估[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1):47-50.

[9]孙友岭,王玮,张琼琼,等.单采血小板服务模式建立的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4):350-353.

[10]陈涵薇,林卉,谢松丽.武汉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保留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7):825-827.

10.3969/j.issn.1673-4130.2016.21.046

A

1673-4130(2016)21-3062-03

2016-03-17

2016-05-29)

△通讯作者,E-mail:42014452@qq.com。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机采献血者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乡土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庆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剖析和对策研究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机采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机采棉不同种植方式产量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