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2016-12-07 08:36柯永坚朱红军陈乐川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假丝尿路感染酵母菌

柯永坚,朱红军,陈乐川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515031)



·临床研究·

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柯永坚,朱红军,陈乐川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515031)

目的 了解医院2014~2015年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2 compact及配套试剂对该院2014~2015年住院及门诊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细菌61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81株(占62.2%),革兰阳性球菌130株(占21.2%),真菌102株(占16.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达68.9%和57.1%。屎、粪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达80.6%和62.5%,对高水平链霉素耐药率分别达77.3%和43.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达66.7%,呈对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结论 该院尿路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细菌耐药率高,真菌感染的数量显著增加;临床应积极开展尿路感染病原学检查,合理、安全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控制尿路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尿路感染; 耐药性; 药敏试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随着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和侵入性操作等治疗措施的广泛应用,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和细菌耐药率显著升高。为解本院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本文对实验室尿液培养分离的菌株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标本来自本院2014~2015年住院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叶任高等[1]的细菌性尿路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2 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 病原菌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要求进行培养[2],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2 compact及配套试剂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严格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试验要求和标准来判定药敏结果。真菌药敏采用ATB-FUNGUS方法。

1.3 质量控制 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标准菌株的鉴定率均为99%以上,药敏试验均符合CLSI试验要求和标准且在其标准范围内。

2 结 果

2.1 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61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81株(占62.2%),其中大肠埃希菌231株、铜绿假单胞菌59株、肺炎克雷伯菌28株、阴沟肠杆菌10株、鲍曼不动杆菌6株,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共47株;革兰阳性球菌130株(占21.2%),其中屎肠球菌69株、粪肠球菌3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其他革兰阳性球菌共12株;念珠菌属真菌102株(占16.6%)、白色假丝酵母菌47株、热带假丝酵母菌30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2株、光滑假丝酵母菌8株,其他念珠菌属真菌共5株。

2.2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 5种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0.9%~100.0%。铜绿假单胞菌及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见表1。

2.3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 在革兰阳性球菌中,所有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替加环素敏感。1株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占3.3%),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见表1。

2.4 真菌耐药率 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高,未分离出耐药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最敏感,敏感性为100%,但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较低,甚至为0。

2.5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检出率 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8.9%、57.1%。MRSCN检出率为66.7%。

表1 常见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

3 讨 论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本研究探讨本院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比和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从分离出的613株菌株显示,尿路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共分离出381株,占总菌株的62.2%,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4]。

药敏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保持高度敏感性,其为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其抗菌谱广,极易导致菌群失调造成真菌二重感染,故除用于产ESBLs菌株的治疗外,临床上应谨慎使用。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在经验用药前做尿培养并根据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适当调整用药,确保提高尿路感染治愈率的同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革兰阳性球菌中,所有葡萄球菌对利奈唑烷、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被监测的抗菌药物中,MRSCN检出率为66.7%;本组分离的肠球菌中有1株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临床应加强对此种耐药株的监测,防止其扩散流行。

分离菌株中真菌所占比例达到16.6%,占所有病原菌第3位,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与文献报道不一致[5]。通过与临床沟通,分析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1)大部分患者感染真菌前均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导致体内微生态失衡,内源性真菌繁殖而致病。(2)免疫低下疾病患者和器官移植后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增多。(3)中段尿取样时操作不规范或尿样保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导致真菌污染,使统计数据偏高。革兰阳性球菌中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其为肠道正常菌群,在通常条件下保持微生态平衡。当某些原因引起宿主免疫力低下或者先天性泌尿生殖系异常、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时,会引起尿液滞留,降低膀胱防御细菌的能力,正常菌群迁移到人体其他部位(如在泌尿道进行繁殖而成为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尿路感染。众多尿路感染住院患者,真菌和假单胞菌属感染率显著增加,可能与许多侵入性治疗(如长期留置导尿管等)有关[6]。因此,尽可能减少尿路治疗性操作机会,尽早拔除留置导管,是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念珠菌属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高。光滑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最敏感,敏感性为100%,但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较低,甚至为0.0%。表明不同真菌的药敏结果不同,临床选择抗真菌药时,结合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尤为关键。临床应重视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有必要进行真菌的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正确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

临床应重视尿路感染实验室病原学检查,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泌尿系感染时应结合实验室病原学报告优选治疗药物,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真菌感染,严密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播散流行。临床需与实验室共同努力,有效减少盲目用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带来的危害。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5-526.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31-833.

[3]孔阳英.286株大肠埃希氏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外医疗杂志,2012,31(24):19-21.

[4]杨家宏,吴建刚,彭先贵.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6):445-447.

[5]陈桂山.粱锦胜,卢兰芳,等.146株念珠菌的检出分布与耐药分析[J].检验医学杂志,2004,19(3):225-227.

[6]李世凤.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调查[J].亚太传统医药,2010,6(9):174-176.

10.3969/j.issn.1673-4130.2016.21.049

A

1673-4130(2016)21-3067-03

2016-03-15

2016-05-21)

猜你喜欢
假丝尿路感染酵母菌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酵母菌及其衍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妇炎消胶囊联合舒康凝胶治疗复杂性假丝酵母菌阴道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