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水平对肝病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6-12-07 01:37郝青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肝病病死率肝炎

郝青华

(山东省莘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聊城 252400)



·经验交流·

血糖水平对肝病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研究

郝青华

(山东省莘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聊城 252400)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出现血糖异常水平对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状况分为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另选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 肝硬化组与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重型肝炎组血糖异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异常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血糖水平正常者(P<0.05)。结论 肝病患者平时应进行血糖水平检测,若出现糖耐量异常,应采取治疗措施,控制病情,降低肝病病死率。

肝病; 血糖异常水平; 病情预后

肝脏为人体重要的糖代谢脏器,患有肝部病变者,极易发生与糖代谢相关的激素水平变化、合成功能紊乱情况,也易引发高血糖、葡萄糖耐量下降、低血糖等临床表现。近年来,肝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肝病大多发生于老年人群,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影响。据相关数据显示[1],肝病发生率开始逐渐趋于年轻化。其致死率极高,为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肝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急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1.5±6.3)岁。将120例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慢性肝炎组(30例)、肝硬化组(30例)、急性肝炎组(30例)、重型肝炎组(30例),所有患者无血糖水平异常史。另选同期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2.6±5.9)岁。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抽血前8 h禁食禁饮,清晨抽静脉血4 mL;经离心后,取血清,使用己糖激酶法进行血糖水平监测。所有患者血液必须要在2 h内监测完成。

2 结 果

2.1 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重型肝炎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重型肝炎组血糖水平异常中,7例增高,13例降低。

表1 不同肝病患者及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

2.2 重症肝炎患者病死率 低血糖、高血糖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血糖水平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患者与低血糖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重症肝炎患者病死率

3 讨 论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时血糖水平异常率分别为13.3%、26.7%、43.3%;重型肝炎血糖水平异常率为76.7%(增高率23.3%、降低率53.4%)。与国内相关报道所得结果一致[2]。血糖水平上升的患者中,一部分为糖耐量异常(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水平7.8~11.1mmol/L),一部分为糖尿病。若患者发生糖耐量异常情况,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可能发展为肝源性糖尿病。研究显示[3],伴随肝细胞受损程度增加,糖代谢障碍情况加重,导致肝细胞受损更为严重,从而引发血糖水平显著提升。伴随肝细胞受损程度加重,血糖水平出现异常,导致糖耐量受损。

发生急性肝炎后,肝细胞无严重受损,血糖水平较对照组高。慢性肝炎患者一般病程较长,多数在半年以上,肝脏无法正常代谢,肝细胞持续受损,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急性肝炎患者。出现这种现象,因慢性肝炎患者肝细胞受损情况更严重。肝脏为糖代谢主要场所,发生慢性肝炎后,外周组织的胰岛素受体下降,其亲和力显著下降,影响胰岛素生理效应[4],糖转化受到影响,出现糖代谢紊乱。在本次研究中,肝硬化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于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的肝脏降解功能受到影响,导致体内生长素和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等显著上升,且高于胰岛素水平,出现胰岛素抵抗;肝炎发生时,肝细胞无法正常摄取葡萄糖,出现糖原合成障碍,引发血糖水平上升,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症状,很可能会出现糖尿病。糖尿病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病变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左右。肝病患者若并发糖尿病,会促进肝脏癌细胞生长,增加致癌率[5]。重型肝炎患者,其肝脏损伤率达80%以上,几乎所有患者都有糖代谢异常[6]。重型肝炎患者存在肝细胞广泛坏死,肝脏出现异生作用和糖原合成缺陷,引发肝内糖原不足,肝细胞中的葡萄糖-6磷酸酶遭到破坏,导致肝糖原无法分解。同时,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胰岛素上升。周围组织糖利用加强,进一步减低血糖水平,引发低血糖。相关研究显示[7],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可达60%以上,较急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的病死率高。因此,对于重型肝炎患者,必须及时在予以肝病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加入适量胰岛素进行血糖水平控制。有低血糖患者,需要给予葡萄糖补充,确保血糖水平可以维持在正常状态,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综合上述,肝病患者血糖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与肝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肝脏为机体糖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受损后,极易引发糖代谢障碍,加重病情。经研究显示,肝病患者伴有糖代谢障碍和不伴有糖代谢障碍,其预后结局具有显著差异。目前,我国肝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开始逐渐趋于年轻化。若肝病患者出现糖代谢障碍,必须及时予以有效措施进行转归,恢复糖代谢的正常水平,此为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关键。对肝病患者及时进行血糖水平检测,对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积极预防肝源性血糖水平异常,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特别是对重型肝炎患者,若出现血糖水平异常情况,采取积极措施维持血糖水平正常,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因此,检测肝病患者血糖水平,对肝病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1]王一丁,李文兴,蒋丽,等.社区>60岁体检人群年龄、性别对血糖、血脂的影响及血糖血脂异常与ALT、AST、肌酐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1):96-99.

[2]王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糖浓度变化60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08,20(2):299-300.

[3]王妍,严晋华.糖尿病性肌萎缩1例[J].广东医学,2014,35(6):827.

[4]吕锦芳,冯保明,宁康健,等.当归对肝损伤模型小鼠部分糖代谢指标的影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6):10-13.

[5]董莹,刘伟.不同糖代谢状态下大鼠肝X受体的表达及其对肝糖代谢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2):148-151.

[6]王嘉麟,王玉来,郭蓉娟,等.高血压病火证与非火证的理化指标差异及相关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1,30(2):87-90.

[7]王静,刘旭.慢性肝病患者血糖变化的临床观察及预见性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2):108-109.

10.3969/j.issn.1673-4130.2016.21.060

B

1673-4130(2016)21-3087-02

2016-04-09

2016-06-18)

猜你喜欢
肝病病死率肝炎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世界肝炎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