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吴茀之感悟绘画:笔墨要旧 境界要新

2016-12-08 07:17文图兰恩发
乐活老年 2016年5期
关键词:南田画风文图

文图/兰恩发

老兰说画

封面故事 吴茀之感悟绘画:笔墨要旧 境界要新

文图/兰恩发

通常,画家一生只画几种最拿手的题材,不多涉猎,以求专精。吴茀之则与通常画家大有不同,不仅画路甚广,取材多样,而且在表现上,既尊重传统又不受传统局限。诚如吴茀之先生所言:笔墨要旧,境界要新。

笔墨要旧,显然与吴茀之成长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有关。20世纪初,吴茀之出生于浙江浦江县前吴村,自幼受家庭的文化氛围熏陶,受父兄、舅父诸长辈影响颇多,逐步形成对诗文、书画最初的审美情趣。吴茀之早年学步于家藏恽南田、蒋廷锡的花鸟写生册页,这对其后来形成关照自然的写生观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求学于上海美专的这段经历对吴先生的画技精进、风格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吴茀之是中国近代学院美术教育最早的科班学生,其间受业于诸闻韵、许醉侯、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经亨颐等,而得到诸闻韵直接教诲最多。这样的教育,为吴茀之绘画打下了传统的烙印。纵观吴茀之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出其诗、文、书、画俱佳。深受传统熏陶的吴茀之,作品讲气势,重境界,但更重要的是,先生一直寻求变化,这样的变化,当然也与上海当时的文化背景、艺术氛围有关。其时,文化界以蔡元培、经亨颐、徐悲鸿、刘海粟等为代表,以美育教化人,重振民族之精神,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画的革新。这一时期吴茀之画风多法缶翁大写意,强调气势,进而上追清代李复堂。复堂早随蒋廷锡习画,在蒋氏和南田之间,后师高其佩,形成了重视生活,率意挥写,崎岖淋漓的画风,其间还旁涉青藤白阳、石涛、八大、扬州画派、任伯年、赵之谦、蒲华等诸家之长。这样的艺术追求,让吴茀之的作品有灵、变、奇、活、重、辣、新、逸之妙,形成自己灵动飘逸、丰润郁勃、婀娜多姿、极富情趣的独特风格。刘海粟曾叹其为“高超妙逸”。在绘画题材上,吴茀之更是敢于突破传统,超出时人,尤擅画兰,“当代罕见”“超绝无伦”。

1932年夏,吴茀之与诸闻韵、潘天寿、张书旂、张振铎5人在上海发起了白社国画研究会。时年33岁的吴茀之任上海美专教授,在对师友、古人等多方取法之后,已基本确立了以“扬州画派”的革新思想为主的绘画理念、审美以及自己大致的取法方向,直到其晚年作品,我们已看到他的画风渐入佳境,呈现出醇厚平和之气。

兰恩发:男,发如雪,眼如鹰,心如镜,文化界坊间皆呼之白发老兰。新浪名博大V,资深媒体人,跨界艺术文人画画家。谈笑点评娱乐万象,闲暇勾勒世相杂陈。有傲骨性,无媚俗心。持简单道,通世俗音。有道之人,明理辨真。这个人,活明白了!

猜你喜欢
南田画风文图
滋嘎嘎去露营
这样吃更健康
数一数,有几个
哇哇哇哇哇!
恽南田与常州画派
画风
真实存在的怪异植物:“画风”太诡异
不走寻常路 拥有独特画风的VR设备
珍惜手中瑰宝——南田石
南田农场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