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钳工技术与汽车维修的关联

2016-12-09 20:51杭州技师学院311500彭朝军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刮刀气缸盖划线

杭州技师学院(311500) 彭朝军

浅谈钳工技术与汽车维修的关联

杭州技师学院(311500) 彭朝军

钳工是以手工工具为主,在简单工作台上完成对工件加工的工种,在职业教育中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在技艺性强,工作范围广,操作灵活。尽管现在的机械加工水平已经达到数字化程度了,但是在汽车、船舶及飞机等高端制造和维修领域,钳工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工种。一名优秀的钳工必须掌握划线、錾削、锉削、锯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矫正、弯形、刮削、研磨、自用工具(钻头、錾子、刮刀)的刃磨、简单的热处理及技术测量等技能,同时还应具有零部件装配、修理和调试等技能。汽车修理以手工劳动为主,根据工作内容不同,工种基本分为机电、车身整形与涂装,其中机电与车身整形与钳工技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学好钳工对从事机电和车身维修人员来说意义重大,对提升职业能力加快自身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体现以下几方面。

1 通过划线提高识图能力

汽车属于高科技产品,发展到今天,设计者仍然在为如何提高发动机动力、降低燃油消耗、环保、安全和方便操控等技术上绞尽脑汁,因此同一品牌每年都有几款不同车型推出,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这就带来了汽车发动机和变速器,特别是自动变速器内部结构不断的变化,习惯于老车型修理的人员对新车型往往也是一头雾水,盲目拆卸与装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新车型推出后会对维修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同时厂家会提供技术资料,资料中配有装配图及各零件的装配顺序和调整方法,因此读图、看图就成为从业人员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划线是根据图样要求在毛坯件上用划线工具画出待加工的轮廓线。在划线时,首先操作者要能看懂零件图。划线的过程就是用划线工具将图纸尺寸转移到毛坯件上去。划线分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平面划线对于车身整形人员尤为重要。通过划线操作能提高识图的能力,虽然单个的零件图与装配图有很大的区别,但在划线过程中也会碰到某些部件的装配图,久而久之对图的认识,就会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2 通过测量提高量具使用能力

2.1 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

钳工技能内容很多,但综合一点都是为了能对工件加工、机件维修和装配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方便。发动机装配之前要确保每个零件都符合技术要求,因此维修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各种不同的量具,其中有测量的量具(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和检查量具(塞规、刀口尺)等。量具的使用对发动机修理非常重要,就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而言,汽车发动机在高温、高压、高转速运行的情况下,经过几十万km的行驶,气缸、曲轴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规则磨损,从而造成机油压力降低和气缸窜油,增加机油消耗和燃烧室积炭,动力下降甚至出现异响,这都是由于破坏原有的配合间隙所造成的。要恢复正常的配合间隙,维修中可通过加级的办法进行消除,这就需要修磨曲轴和镗缸,然后重新选配与之相匹配轴承、活塞、活塞环。但是,在确定修理级别时,就需要修理人员用外径千分尺、百分表等量具测量出曲轴、气缸的圆度与圆柱度误差,通过计算来确定所加的等级。另外,用百分表还能检查出气门及凸轮轴的跳动量。

2.2 塞规、刀口尺

塞规、刀口尺在发动机修理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发动机工作特性是负荷变化随机性大,尤其是载货车辆,同时温差变化也较大,特别是冬天行驶在北方的车辆尤为突出。在这种负荷、温度交变作用下,发动机机体极易产生内应力,在其作用下,气缸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和翘曲,严重时会使气缸垫不起作用,造成气缸之间互相窜气,烧坏气缸垫,造成水、机油不按规定的路线循环流动,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发动机大修时要用塞规与刀口尺检查气缸盖扭曲、翘曲的程度。检查方法是在气缸体上平面或气缸盖下平面上用刀口尺横、纵交叉观察其缝隙,然后用塞规确定缝隙大小。

3 通过刮削、铰孔、研磨提高刀具使用能力

3.1 刮削

塞规、刀口尺在检查气缸体或气缸盖时,就能发现一条直线上高低差值或是否达到极限,确定是否进行必要的修理。刮削是气缸体或气缸盖平面修理的主要手段,就是用刮刀在气缸体或气缸盖平面上刮除金属薄层以降低高低差值,达到发动机工作要求。操作方法如下。

(1)将气缸体或气缸盖平稳放置。

(2)显点。显点的作用就是用带有显示剂的标准平板在气缸体或气缸盖平面上推磨,让高低点区分开来。判断高点的方法有2种,一是将显示剂涂在标准平板上推磨,气缸体或气缸盖显示显示剂颜色即为高点;二是将显示剂涂在气缸体或气缸盖平面上推磨,显示显示剂颜色即为低点,不能搞错。

(3)刮削。就是用刮刀将高点刮除,方法是左手握刮刀柄部,右手五指卷曲握刮刀头部,并距50 mm处,刮刀与工件成20°~30°左右的夹角,压力要小,落刀要轻,当推至所需要的行程时立即提起。在完成第一个刮削回合后再重新显点,经过几次的显点与刮削,刮点会越来越小且在整个平面上分布越来越均匀,当刮至在边长25 mm×25 mm方框内有8刮削点~12刮削点即符合技术要求。在刮削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刮大留小、刮重留轻的原则。

3.2 铰孔与研磨

(1)铰孔。汽车发动机与底盘有些机件轴与孔,不仅要求有必要的松紧度,还要求轴、孔之间达到技术规定的贴合度,以降低疲劳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如活塞销铜套、转向节主销铜套等,初始铜套的尺寸与孔壁粗糙度都不符合要求,工艺过程就是用铰刀铰孔,活塞销或主销试配、刮刀修整直至松紧度与贴合度都符合技术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铰削过程中,铰刀调整量不宜过大,以免铰过。

(2)研磨。就是用研磨工具和研磨剂从工件上研去极薄的表面层,这种加工工艺,是加工精度的最高等级,所以一般用在承受高压的密封表面。发动机气门与气门座的工作就处于这种环境之下。发动机在压缩或作功过程中,气缸压力很高,气门、气门座要承受高温高压,如果漏气,发动机动力会下降,增加燃油消耗,同时还会造成尾气排放不达标。因此修理时要对气门与气门座进行对研,提高表面接触精度。操作方法是先对气门座进行铰削,然后在气门上涂上显示剂,再用气门进行试配,当气门上显示有2 mm左右(因车型而定)不断的环带后,涂上研磨剂进行研磨。

4 通过弯形与矫正提高车身修复能力

弯形就是将材料弯成自己所需要的形状,车身修复弯形主要用于车身外覆盖件小部件的手工制作。矫正就是将弯曲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其变直。这两种技能在车身修理过程中都要用到,所不同的是车身都是薄板,或用薄板复制成箱形截面的结构件。车身外形形状复杂,曲面弧形变化不定,而且薄板变形有自己的特性,因而矫正难度更大,因此矫正主要是对事故车而言。车辆碰撞时,由于车辆质量、行驶方向、碰撞位置、行驶速度等不同,造成事故车损伤状态千变万化。车身矫正是在不更换损伤板件的前提下将其恢复原状,覆盖件矫正主要通过整形机、手锤、垫铁等经过拉拔、敲击整形、收火等方法得以恢复,敲击位置、方法、力度都应根据板件的变化和特性而定。而结构件在没有发生绞折变形的情况下,可通过多点拉伸进行矫正。总之,弯形与矫正始终贯穿于整个车身维修过程之中。

汽车修理工作繁琐,工艺极其复杂,技术要求高,就发动机而言,修理过程中只有做到每个零部件都符合技术要求,然后进行细致的装配和调整才能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车身修复也是如此,才能确保车身美观和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汽车修理除以上钳工技术外,锉削、攻螺纹、套螺纹、钻孔偶尔也会用到,可以说汽车维修是个人钳工技能的综合体现。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全国汽车修理职业院校很多,存在教学资源参差不齐,并对钳工课程重要性认识不一等问题,从而忽略了钳工教学的必要性,这是不对的。

2016-06-12)

猜你喜欢
刮刀气缸盖划线
西周至汉时期的刮刀功能试析
新型L式双向智能刮刀的设计及应用
刮刀参数对带式输送机清扫器运动特性影响分析
喷煤管刮刀装置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柴油机冲压气缸盖的振动和优化分析
集成气缸盖与进气歧管实现发动机小型化的研究
柴油机气缸盖的维修
轻量化高性能发动机的气缸盖衬垫优化设计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