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东港市2016年1—6月甲型肝炎流行特点分析

2016-12-09 08:23吕辉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东港市甲肝海产品

吕辉

作者单位:118300 辽宁 丹东,丹东东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特别关注

丹东东港市2016年1—6月甲型肝炎流行特点分析

吕辉

作者单位:118300 辽宁 丹东,丹东东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的 探讨丹东东港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高发的危险因素,为预防甲肝,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实验室检测,对东港市2016年1—6月甲肝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食用量较多的北极虾、海螺、白蚬子、鲍鱼、海参的量,经Pearson 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风险评估分别为0.35、0.301、0.269、0.098、0.155(均<1),为保护因素;其他调查的海产品食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东港水产品交易大厅、东港黄海大市场分类采集海产品样品经甲肝病毒核糖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东港市人民的饮食习惯为生食、生腌、生拌海产品,可能在当地人群中因少量甲型肝炎病毒的反复感染而产生抗体,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要进一步开展人群甲型肝炎抗体检测研究,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要继续开展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以降低甲肝发病率。

甲型肝炎;危险因素;分析;预防;传染病;乙类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一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的肠道传染病[1],甲肝发病常呈周期性,有明显的季节性。东港市甲肝发病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广泛的不良社会影响。现对2016年1—6月丹东东港市甲肝部分病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及实验室检测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甲肝发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甲肝监测系统运转指标数据来源于丹东东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部病例数据进行的调查分析,并通过甲肝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做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一对一对照,即1例病例配1例对照,对照组选择是与患者同社区(村)、同性别、年龄在±5岁以内,未患甲肝的健康人,且与患者使用相同的调查问卷。实验室检测结果来源于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报告。人口数据来自丹东东港市统计部门。

1.2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2],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基本原理检测甲肝病毒核糖核酸。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丹东东港市总人口数为60.6万。2016年1—5月报告甲肝病例477例,比2015年同期上升了148%,超过往年全年发病率。见图1。

2016年1—5月发病数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居高不下,提示发病高峰期延长。2016年5月末至6月疫情开始下降。见图2。

2.2 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由于地方饮食习惯的因素,病例组和对照组在生吃海鲜方面没有差异。具体食用的品种相关研究见表1,其中,北极虾、白蚬子、海螺、鲍鱼和海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风险评估值均<1,为此次调查的保护因素。

接种疫苗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因调查对象为成年人,大部分免疫史记忆不清,对结果有一定的

影响。见表2。

图1 甲肝历年发病图

图2 2012—2016年月份发病统计

2.3 实验室检测结果 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5月末在东港市采集的20份样品经实验室甲肝病毒核糖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原因可能为新鲜海产品携带病毒量低,检测不出,或者因为在发病高峰期后采样。

表1 各种危险因素比较

3 讨论

甲肝的病因主要是肝细胞被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甲型肝炎病毒耐高温、耐恶劣生存环境,其感染与个人卫生条件有关。甲肝,主要是经粪→口(或肛→口)途径通过消化道传播。甲肝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及早春季节发病率高,2016年东港地区发病高峰延长到5月。

长期以来,甲肝一直是威胁东港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影响着我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形象,<20岁年龄组人群由于甲肝疫苗的普遍接种,在甲肝抗体的保护下,发病率极低[3-4]。因免疫力不持久,20岁以后抗体水平逐年降低或消失,加之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的影响,发病率急剧上升,发病高峰呈现年龄后移现象[5]。发病模式以散发为主。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生吃海鲜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预防甲肝的作用,原因可能与反复多次刺激机体产生抵抗力有关。②有保护意义的海产品,如北极虾、白蚬子、海螺、鲍鱼、

海参可能对提高机体免疫力更有帮助。③实验室检测结果阴性,说明在海产品中检测甲肝病毒难度很大。甲肝发生的危险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④甲肝职业分布以务农、家务及待业为主,支持甲肝的发病与卫生习惯有关。⑤2016年东港市的甲肝疫情大幅度升高及高峰期延长约2个月,且集体单位病例显著增加,但并未构成暴发,病例散发,原因可能为人群抗体水平较高。这一结论需要进一步开展人群甲肝IgG水平检测验证。⑥东港市疾控中心2016年开展的饮食服务行业健康人群体检,共检查5 000余人,甲肝IgM均为阴性,证明健康人群中甲肝隐性感染率较低。

表2 疫苗接种行为(例)

根据目前甲肝的流行病学特点,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提倡综合性防控,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强化联防联控,保证措施落实。加强社会媒体宣传、单位培训和市场监管,让全社会重视甲肝防治,了解防控知识。喝开水,洗净手,吃熟食。禁止市场出售生腌生拌海产品。加强重点行业,如餐饮、饮用水供应单位工作人员健康监护,防止食物和水传播造成暴发流行。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集体单位等人群聚集单位落实甲肝防控措施。②对每一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针对其可能造成污染的环境开展疫点消毒,如餐饮、学校等集体单位现场指导消毒率达100%。每季度开展疫情分析及风险评估,同时上报卫生计生局及上级疾控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必要的应急储备。③开展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及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6]。④建议新农合和医保部门针对我市甲肝疫情适当提高报销比例,为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方便。

[1] 彭文伟.传染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

[2] 王金桃,王建明,卢智泉,等.流行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0-85.

[3] 孙百军,刘庆军,朗爽,等.免疫接种对甲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2):242-243.

[4] 李肖红,张德兰,周丽娟,等.郑州市病毒性肝炎控制效果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9(6):653-654.

[5] 刘敏,石有昌,孙英伟,等.辽宁省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动态分析[J].疾病监测,2003,18(8):293-295.

[6] 迮文远,刁连东,徐爱强,等.计划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6-453.

R18

A

1672-7185(2016)11-0031-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6.11.011

2016-06-23)

猜你喜欢
东港市甲肝海产品
新时期海产品无机砷检测与含量控制策略
灌云县2001—2018 年出生儿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全家谈祖国变化
关于东港市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
春季甲肝高发需谨慎
东港市2013—2017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东港市河道治理探究
东港市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分析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交易总额超3000亿元
存虾皮,放瓣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