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绿色评标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6-12-09 07:52张熠
统计与决策 2016年19期
关键词:评标承包商灰色

张熠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68)

工程项目绿色评标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熠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68)

文章站在业主的角度,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工程项目评标指标体系设计中,构建一套全面、合理和可操作的工程项目绿色评标指标体系,包括资质、技术、经济、管理四个层面,共计19项指标;同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评标决策模型,以挑选出性价比高的具有绿色施工能力的承包商。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绿色理念;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评标指标体系;工程项目

0 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因此,在绿色理念指导下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不但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还有助于树立社会形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本文拟站在业主的角度,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工程项目评标指标体系设计中,构建一套全面、合理和可操作的工程项目绿色评标指标体系和评标决策模型,以挑选出性价比高的具有绿色施工能力的承包商。

工程项目评标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价与选择承包商的前提,只有建立全面、合理的工程项目评标指标体系,才能对承包商进行有效地综合评价。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1-6],发现目前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承包商选择决策问题,已经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评标指标体系和评标方法,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有待改进:一是现有文献着重于研究承包商与环境问题,而忽视了承包商与资源消耗、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并且现有文献大多将环境因素作为评标因素之一来考虑,未将评价因素进行绿色化,因而缺乏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整个评标活动的绿色评价体系。二是评标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综合评估法,而工程项目绿色承包商的评价指标具有“少数据、贫信息”的特点,利用传统的多指标评价方法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评价效果,而灰色系统理论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因此,本文拟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工程项目评标指标体系设计中,同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评标决策模型,最后应用实际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1 工程项目绿色评标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国内外以绿色视角进行工程项目评标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一些学者[7,8]针对绿色建筑以及绿色施工进行了评价,形成了具体的指标体系,这为绿色视角下工程项目评标指标体系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拟根据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概念、内涵以及相关评价体系,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工程项目评标指标体系设计中,构建一套全面、合理和可操作的工程项目绿色评标指标体系。首先,根据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内涵和目标,从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出发,采用频度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初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质、技术、经济、管理四个层面;其次,剔除掉可行性和准确性无法保证的指标,并对指标的稳定性和必要性进行检验;最后,通过专家咨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确定了19项指标。同时,为了能科学地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本文采用AHP-Delphi法,先运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初值,然后采用Delphi法对初值进行适当调整,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项目绿色评标指标体系

2 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评标决策模型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的目的来确定。工程项目绿色承包商的评价指标具有“少数据、贫信息”的特点,利用传统的多指标评价方法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评价效果,而灰色系统理论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灰色系统理论[9,10]主要是利用已知信息来确定系统的未知信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灰色关联分析法。该方法是通过计算各方案与最优方案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对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本文采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工程项目承包商进行量化评价,不仅对复合大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还对各子系统进行单独评价,以找出承包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工程项目评标提供量化的参考和依据。

2.1灰色单层次评价模型

本文把准则层的各个指标Bk(k=1,2,…g)看作是由m个方案和nk个指标构成的单层次系统,则第i个方案的nk个指标构成数列Xik=(xik1,xik2,…,xikj,…xiknk) (i=1,2,…m;j=1,2,…nk),那么单层次系统Bk的m个方案的原始指标值构成如下矩阵Xk:

2.1.1确定最优方案指标集

2.1.2矩阵的规范化处理

本文采用极值处理法[11]对矩阵Dk进行规范化处理。

设Ukj=max(x0kj,x1kj,x2kj,…,xmkj),ukj=m in(x0kj,x1kj,x2kj,…,xmkj)

则可得到规范化矩阵Hk:

2.1.3关联系数的确定

式中,ρ为分辨系数,ρ∈[0,1],一般取ρ=0.5。由εikj可得关联系数矩阵Ek:

2.1.4灰色单层次评价模型的确定

根据关联系数矩阵Ek和二级权重向量可求得单层次系统Bk中各方案的关联度rik(i=1,2,…m)。

关联度反映各方案对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关联度rik越大,说明在单层次系统Bk中Xik与最优指标集X0k越接近,因此根据关联度大小可以在单层次系统Bk中对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

2.2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

本文把总目标层A看作是由m个方案和g个指标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多层次评判模型的建立是以单层次评判模型为基础的。相对单层次系统Bk(k=1,2,…g)而言,各方案的关联度rik可根据上述方法求得;相对多层次系统A而言,各方案的关联度ri可根据rik和一级权重wk求得,公式为:

3 实例分析

3.1实例概况

某工程项目拟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招标单位在编写招标文件时确定评标指标体系如上文表1所示。经资格审查后有4家投标单位进入最后评标阶段。现将每个投标单位的数据表述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各投标单位报价得分

表3 各投标单位评价指标得分

3.2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评标决策模型

3.2.1灰色单层次评价模型

针对单层次系统B1而言,4个投标单位的原始指标值构成如下矩阵X1:

①确定最优方案指标集

容易确定最优方案指标集X01=(85,90,85,85),选定最优指标集后,可构造矩阵D1:

②指标值的规范化处理

采用极值法对矩阵D1进行规范化处理,根据(3)式和(4)式可得矩阵H1:

③关联系数矩阵的确定

④灰色关联度的确定

根据关联系数矩阵E1和二级指标权重向量根据(8)式可求得单层次系统B1中各方案的关联度ri1:

3.2.2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

根据上述所求的结果rik和一级指标权重向量根据(9)式可求得各方案的关联度ri:

所以r3>r1>r2>r4,说明投标单位A3与最优方案最接近,即选择A3为中标单位。

4 结论

目前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站在业主的角度,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工程项目评标指标体系设计中,构建一套全面、合理和可操作的工程项目绿色评标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本文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的目的,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评标决策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够为工程项目承包商评价与选择提供决策参考。

[1]Alsugair AM.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BidsofConstruction Contrac⁃tors[J].JournalofManagementin Engineering,1999,15(2).

[2]Fong P S,Choi SK.Final Contractor Selection Using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2000,(18).

[3]李惠玲,刘喜格,李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综合评标指标体系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

[4]李海涛,张晓兵.基于改进FAHP赋权的绿色施工招标评标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43(17).

[5]尤天慧,李铭洋,樊冶平,曹兵兵.基于软集理论的考虑评价指标集有差异的政府采购评标方法[J].系统工程,2012,30(12).

[6]任献花,陈付彬,禹旺勋.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工程项目评标方法[J].河南科学,2013,31(4).

[7]王祖和,周静.基于AHP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3,(11).

[8]黄海龙,王恩茂.基于组合权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水平的灰色综合评价[J].工程管理学报,2014,28(1).

[9]邓聚龙.灰色系统气质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0]刘思峰,杨英杰,吴利丰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1]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及拓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刘柳青)

F062.3

A

1002-6487(2016)19-0182-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4YJC630201)

张熠(1982—),女,湖北咸宁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评价决策。

猜你喜欢
评标承包商灰色
浅灰色的小猪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核电厂承包商安全管理考评体系的创建及应用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感觉
招标评标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再论“合理定价抽取评审法”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浅谈评标工作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