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空间的特征及分类

2016-12-10 03:10高丽娟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空间资源活动

高丽娟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论创新空间的特征及分类

高丽娟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空间在我国各大城市蓬勃兴起,成为支撑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空间平台。创新空间是集聚知识、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具有多样性、集聚性、商业性和交融性四大特征。根据创新内容及功能的不同,可将创新空间分为专业型和综合型两类。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创新空间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力量之源。

创新空间;区域创新系统;创新型城市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许多国家都把强化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战略。我国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伴随高铁和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等现代高快速人流、信息流的快速发展,创新资源的配置、创新活动的展开和创新联系的发生等都有新的变化。创新空间逐渐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一体化、专门化功能空间,并在我国各大城市蓬勃兴起,成为支撑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空间平台,引领和激发了区域性“众创空间”的发育。创新活动依赖于创新空间,创新空间是创新活动的承载基础,更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以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城市在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空间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创新空间具有与其他类型空间截然不同的特征,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对象。

一、创新空间的定义

创新空间(Innovation Space)的定义首先要从“创新”这一概念讲起。创新的概念,学术界公认的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1934)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是各国夺取战略优势的决定因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然而一味地模仿则意味着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经济发展动力要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型;发展重点要从关注物向关注人,提升人的生活质量转型;发展空间也要从建设产业空间向打造创新空间转型。创新空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学术界专门的研究尚不多见。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曾鹏(2007)提出的创新空间的概念得到较多的认可。他认为,创新空间是聚集创新活动的场所,是以创新、研发、学习、交流等知识经济主导的产业活动为核心内容的空间系统。杜向风(2013)、汤海孺(2015)等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创新空间是创新型城市的创新极,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李晓江(2015)认为创新空间是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空间载体,其本质上是一个强烈利益导向、对成本极度敏感、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共存、政策与市场共同配置资源的地区。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创新空间是集聚知识、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

二、创新空间的基本特征

创新空间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是加快城市经济转型的引擎,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力量之源。创新空间具有物质、经济、文化等多种属性其规模大小不尽相同,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布局灵活,既可独立存在,也可附属于高新区或其他园区。其发展经历了单一到多样、功能简单到综合、独立发展到协同发展的过程。新时期城市创新空间具有多样性、集聚性、商业性和交融性四大特征。

多样性:改革开放初期,创新空间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空间类型,创新活动大多是在以开发区、高新区为主体的各类产业空间内进行。1990年代初期,高校科研机构逐步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化的各类实验室、研发中心、科创服务中心、高新区内各类孵化器建设和企业研发机构等陆续建设起来,创新空间开始孕育和形成。伴随技术发展和市场环境开放,智慧与创造力成为最重要的创新资源,一种以创客为主体的创新空间逐渐形成。创新空间从最初封闭式高校科研空间,逐步向外部开放和扩展。既有大学的“校区”空间,又有高新区的“园区”空间,还有近年来创客集聚形成的“创客空间”等等。创新空间的规模大小不尽相同,创新主体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由个体转向群体多元化发展。

集聚性:经济地理研究发现,越是知识密集的创新活动,越倾向于地理集聚,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愈显著。创新资源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其投入的多寡及空间分布,影响到创新能力的强弱。一方面,创新资源在城市区域间是非均衡配置的,随着交通、网络等科技的快速发展,创新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的流动性大大提高。创新空间的本质就是安排和使用创新资源。创新空间分布格局塑造了创新资源独特的地理分布模式。另一方面,不同创新空间的创新内容不完全相同,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企业或机构在一定区域集聚形成集群,能够更好的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弗里德曼(1994)认为知识溢出是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信息的交换,集群化的创新空间使得创新活动得以在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有效对接。创新活动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在创新网络中与其他空间进行合作与交流,互惠互利,促进创新的产生。

商业性:创新空间的竞争力表现在创新活动数量上,但其本质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只有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将创新能力资本化、产业化,创新空间的竞争力才能得到保证甚至提升。商业性就是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的创新活动。知识产权交易就是将闲置技术转让给需求方,提高科技成果利用率,用创新活动的成果驱动经济的发展。创新理念由技术供给为导向转变为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资金的来源也在国家政府投入以外,增加了私企、外资等社会资本的投入与支持。政府和市场进行分工,创新的内容、方向与方式等由市场驱动,政策、组织协调等创新服务方面则由政府提供。创新空间的商业性特征愈发明显。

交融性:创新空间的核心功能是科创功能,但从目前各国创新空间发展的实践来看,创新空间的发展趋势不再是单一的科学创新研究区域,而是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与外部经济体融合,除了满足创新活动的需求以外,兼具休闲、交往和学习等日常生活服务功能。例如美国的硅谷就是典型的以科创功能为主,且基础设施便利、产业、居住、娱乐、休闲等配套功能完善的创新空间。创新、生产与生活的交融已经成为创新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创新空间的分类

创新空间的类型众多且不可复制,并不是产学研用等要素在物质空间上临近就会产生,与当地的产业基础、需求、智力资源等紧密相关。曾鹏(2009)根据创新空间的性质和功能,抛开称谓的不同,将创新空间归为以开展基础研究为主的科学城和以发展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科技园两大类。王兴平(2015)根据创新空间功能的不同分为“知识型”和“产业型”,再根据组织形式差异,分为“附属型”和“专门型”。各个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创新空间的分类提供了重要借鉴。在参考了前人创新空间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创新内容及功能的不同,将创新空间分为专业型和综合型(见表1)。

表1 创新空间的类型

四、结语

本文归纳了创新空间的定义、特征及类型,从而理清创新空间的基本概念。当前关于创新空间方面的研究,多以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或者以高新区等为例进行研究。从创新空间的基本理论来看,都存在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问题。要系统的、整体的研究一座城市的创新空间的空间格局,解读创新空间的形成机制,必须综合研究城市各个类型的创新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为更好的发挥创新空间的作用,推动城市创新转型发展提供思路。

[1]汤海孺.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空间研究—以杭州为例[J].城市规划,2015,S1:19-24+63.

[2]曾鹏.当代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王兴平,朱凯.都市圈创新空间:类型、格局与演化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07:8-15.

[4]陈军等.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的回顾与展望.cityif,2006-03-03.

[5]顾R.众创空间发展与国家高新区创新生态体系建构[J].改革与战略,2015,04:66-69+144.

[6]赵昱.创新资源国际流动格局、过程及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

[7]万勇.创新要素、空间格局与经济增长[J].社会科学,2014,10:47-55.

[8]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J].经济管理,2003(06):35-37.

[9]周志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协同创新网络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10]阳贤文.建立深圳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之探析[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1(03):29-31.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6B210)

高丽娟(1992-),女,汉,湖南常德,研究生,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空间资源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