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简讯

2016-12-12 07:14
学苑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培训学校教育

学苑简讯

北京拟将部分优质高中学制将延长至4年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现场会”上透露,2016年本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拟出台“探索‘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政策。据知情人士解释,部分优质高中学制将延长为4年,面向本区或跨区招收初二学生,这些被选中的初二学生中考将免试。

该知情人士称,参与“1+3”模式的试点优质高中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和海淀区。这些优质高中的招生方式分为跨区招生和本区招生。如某优质高中在招收“1+3”模式学生时,招生范围包括本校初中部的学生及其分校的初中部学生,这是“跨区招生”。而“本区招生”仅指区县内有特色或属于区级示范高中的学校。这类学校在进行“1+3”招生时,只能面向本区初中部学生,但可能以本校初中部学生为主。记者从一普通高中校了解到,目前,该校已经从本区中招办得到消息:“可自愿申报参加。”

知情人士表示,初二学生将参加由对应学校组织的考试,类似于“自主招生”,通过考试的学生在本校完成初二年级的学习,可能以实验班的形式制定相关的课程方案和学习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生将不再参加中考。此外,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明确告知今年初一入学新生。”这表示,2016年起,相对薄弱校的初一学生在刚入学时便会得知优质学校为他们所准备的定量名额分配学位数。

广西:从2019年开始高中不分文理

广西召开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秦斌表示,广西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全面推开,从2019年开始高中不分文理,2022年的高考将实施改革后的方案。

秦斌介绍,从2019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学生不分文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14个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个科目还设等级性考试,学生根据报考学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选择其中3个科目参加考试,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经转换成分数后计入高考总分。

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每科总分150分。考生高考总成绩由语、数、外三门成绩和3个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秦斌称,从2022年的高招开始,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高校公布招生计划时,分专业(类)从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确定不超过3个的选考科目范围,学生只需有1个选考科目与高校设置的选考科目相同,就符合该专业的报考条件。“这需要高校提前公布相关专业的选考科目范围,以供学生在高考前的学习中提前准备。”秦斌说。

山东临沂今年完成536所农村学校“全面改薄”任务

记者从山东临沂市教育局了解到,为有效补齐教育资源配置不足这一短板,2016年临沂市将着力化解困扰教育发展的“大班额”难题,完成好536所农村学校的“全面改薄”任务,实现4个县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国家评估认定任务。

据统计,目前临沂市有中小学班级2万多个,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大班额”占近一半,其中城镇“大班额”又占总数的80%以上。从2015年开始,解决“大班额”问题被列为临沂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该市计划用三年时间新建、改扩建城镇普通中小学204所,到2017年底前基本解决“大班额”问题。为此,该市要求各县区按照“合理布局、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落实责任主体,用足用好政策,统筹考虑城镇规模、人口结构、服务半径等因素,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年内新建、改扩建城镇普通中小学68所。

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落实好师资同样非常关键。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测算,目前临沂市中小学教师数量大体满编,但具体到某个区域、某一学科又存在缺编现象。为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搞好优化重组,该市将在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内,利用精简压缩和事业单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编制,建立中小学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对满编超编的中小学需要补充专任教师的,使用临时专户编制予以补充。专户编制不计入中小学编制总额,由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单独管理。从今年起,临沂市在中小学教师招考中将以县区为单位,不分城区、农村学校岗位,统一招聘、统一分配,并向乡村学校倾斜。同时,将继续健全教干带课制度,注重学校“内部挖潜”,让优秀教干重返课堂任教,加快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状况。

重庆:列薄弱清单精准帮扶实现“弯道超车”

“农村教育是重庆教育的短板,这几年从硬件来看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依然缺乏好的教育观念、好的教师和教育信心。”在重庆市教育学会乡村教师帮扶计划启动仪式上,重庆市教委主任希望,“结亲”双方因校制宜,量力而行,列出薄弱清单,做到精准帮扶,从而实现薄弱校“弯道超车”。

据介绍,乡村教师帮扶计划3年为一个周期。此次帮扶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采取互派教师、学术交流、名师示范、专家指导等方式,帮助对口帮扶校开展教师校本研修,通过跟班学习、换岗教学、离岗培训等途径开展教师专项培训。

重庆一中、巴蜀中学等16所城区学校与巫溪县凤凰初中等19所对口帮扶学校在启动仪式上签署了帮扶协议。

青海省教育厅:为乡村教师培训作精准“把脉”

一线教师到底需要些什么样的培训?教师培训的内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带着这一系列问题,青海省教育厅对全省负责乡村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者进行了集中培训,从而为教师培训工作作为一次精准“号脉”。

据悉,此次培训主要面向省内各市(州)、县(区、行委)教育局主管教师培训工作的局长、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人员、承担“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的负责人、承担“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或具备远程培训项目资质的院校(机构)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等。培训解读了《青海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的主旨、要义和精髓,并对2016年的“国培计划”“能力提升工程”等作了安排,并交流了各地的先进经验,分析了乡村教师培训的重难点和突出困难,使全体教师培训管理者明确了问题意识引导培训工作的思想。

甘肃:义务教育阶段严禁以各类考级证书分班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办公厅了解到,甘肃深化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严禁将各种竞赛成绩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义务教育入学的条件和编班依据。同时,甘肃省要求各地多措并举,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不再产生大班额。

甘肃省政府出台了《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将全面实施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为此,甘肃省规定,各地须取消任何形式的小学入学测试,严禁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考核等形式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竞赛成绩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义务教育入学的条件和编班依据。各地须采取均衡义务教育资源等多种办法,确保义务教育招生不产生大班额。

为确保“小升初”阶段同样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规定,该方案要求甘肃各地城乡均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的对口招生。同时,甘肃省也积极探索与新的高考招生制度相衔接的中考办法,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

黑龙江:建立乡村教师培养、补充、流动机制

记者从黑龙江省教育厅获悉,以佳木斯市为代表的该省基层教育部门已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建立乡村教师补充、培养机制,以及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方式,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黑龙江省要求基层各县市不得以特岗计划以外的方式招聘补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教师全部安排到乡村学校任教。实施退休优秀教师乡村支教讲学计划,选聘城镇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

据介绍,佳木斯市还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探索通过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等方式,提高乡村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此外,黑龙江省将加强乡村教师培训,通过送教下乡、专家指导等培训方式,构建市、县区和学校联动的乡村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对乡村学校的艺术、体育、外语等学科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

青岛:2016年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8%

记者从青岛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明确规定,2016年中考招生计划本地生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要保持大体相当,实现普职比例1∶1,全市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98%。

青岛明确,确定职业教育市级统筹,吸引高中阶段生源合理分流,即职业教育扩大中职与本科“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五年制高职、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新增专业28个、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五年制贯通培养模式、开设普职融通实验班和放宽普通高中转入职业学校的相关条件等。其中,职业学校新增航海捕捞、家政服务与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等28个专业;创新中职人才培养模式,试点6所中职学校与4所普通高中学校联合设立实验班并放在中职学校,注册职业中专学籍,学制三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实验区”签约仪式举行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宁波市教育局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实验区”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宁波四中举行。

共建“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示范实验区”是推进宁波教育科学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战略举措。根据协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宁波市教育局将在制定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划,课改实验学校建设,教研员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双方将通过实验区合作平台的建立,在发展规划编制、区域教育文化体系建设、新型课程体系开发、学校特色发展、名校长名教师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

据悉,宁波共有课改实验学校20所,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样本学校35所,这些学校将在未来5年借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智库,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实验工作,进一步提升课程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山东将为77所乡镇中心学校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16年山东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6件实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山东将为77所乡镇中心学校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乡村少年宫所有乡镇全覆盖。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致福说,2016年,中央和山东省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7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对全省所有乡镇的全覆盖,方便更多农村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前期,山东将委托第三方对5年来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央和省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通报,要求各地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存在问题抓紧整改。同时,坚持“突出实用、重在使用、发挥作用”原则,多渠道自筹资金自发建设。

广西:148所农村学校改革试点“双师教学”模式

记者从广西教育厅了解到,自治区将在74个县(市)148所农村学校开展“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试点工作,使这些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精准提高一批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

“双师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基于远程授课的网络平台,由城市中小学的一线优秀教师担当主课堂教学,由农村学校作为第二课堂,以远程直播的形式为农村学校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使农村学生在“城市+乡村”双师模式下进行课堂学习。

广西计划到2020年,开发出覆盖试点地区小学、初中所有主干学科的优质课程资源库,开通自治区级优质课程资源网络共享平台,以点带面,组建一支覆盖自治区、高校、县(市)三级的试点指导专家团队,努力实现试点地区全部乡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

河北石家庄:学生资助工作突出精准性和可持续

教育对于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石家庄市教育局联合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办等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脱贫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教育脱贫行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

石家庄提出,“十三五”期间,将通过“三集中”,即因地制宜推进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重点乡镇或县城集中,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向县城或职教园区集中,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力度,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通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加强贫困地区教学点建设,全面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切实保障贫困地区不完全小学和教学点的正常运转。

对于学生资助工作,石家庄提出突出精准性、可持续。未来五年,该市将逐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建档立卡管理,继续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继续对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完善助学金资助政策,进一步增强教育扶贫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XUE YUAN JIAN XUN

猜你喜欢
培训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