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随感

2016-12-13 06:17董耀章
火花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学养书家书法家

董耀章

书法随感

董耀章

书法,务求走进法度。在与古今名贤对话中,饱吸养分,滋润自我。而后继古不泥,走出法度。在创新的康庄大道上,标新立异,拓荒进取,不断寻找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方可立于书法之林,冠以真意上的书法家之桂冠而不废。

书法,是书写者的学养、修养、心性、品格、仁德、境界等元素,诗意般地在笔墨语言间全景式地放逐和心灵折射!

中国书法是与汉字共生的,是遵循汉字书写法则运作的。汉字博大精深美妙绝伦的深层内涵和无穷魅力,通过书法的运笔、结体、章法等诸个物象转化为心象后,淋漓尽致美仑美奂地展示于世。

中国书法,是在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洗练中,凝结成的一个久盛不衰,与日月同辉与大地同在的汉民族的耀眼符号,是灿烂于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道别开生面独具汉字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中国书法,是诗意的挥洒,舞韵的流淌,画境的幽魅,乐律的清赏。

中国书法,是汉民族本土文化的神圣展演,是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紧紧连接在一起交相辉映的瑰宝,是东方特有的优秀传统艺术中的极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下已从文人墨客书斋中的镜象转化为人民大众心目中钟情的心象,肩负着实际应用艺术欣赏与社会教化的多重功能。

中国书法,是折射自我意识极强的艺术形式,它是书者自我思想、感情、精神、气质、格调、风骨、志趣、境界、情操、襟抱的投影。

中国书法,切忌忘形地泥古,绝不能在低层面上,一味追求形似,不能把像与不像作为评判和鉴赏的标准;一定要在高层面上追求神似,只有神似才是至高至上的。一个成功的书法家,必定是在书写的笔墨神韵中塑造自我的,一定是在意造天成的圣境中独标自我的。

真、草、隶、篆、行五体,均属线条艺术,线条艺术是十分讲究张力的,书法的线条中缺少了弹性,就好像人体缺少了血肉筋骨一样变成一具僵尸,失去了生命的意蕴和真谛。

要想做一个正牌的中国书法家,就应该潜下心来,以苦行僧的精神为探觅仙境而攀登不止,只有这样,你才会在书山途中刻下你奋力跋涉的路标,最终攀上峰顶,在挥毫泼墨的仙境中,沐浴神仙赋予你的阳光和雨露。

要写好一手高雅隽逸、浑厚端庄的书法精品,就必须博览群书,积累知识,把典藉国学当作书家的必修科。充足丰厚的学养,是书家立命的基石,是登上制高点的动能,书家只要登上制高点,就会极目远阔,心胸隽朗,胸涌波涛,健笔生风。

一个有志于书法的强者,当他跨进书法这一神圣殿堂时,就会惊讶地发现,殿堂里中贯古今、博大精深、宝典如云、名作林立、广积厚淀、目不暇接。只有潜心苦读,笔耕不辍,才能在向古今名贤的学习借鉴中,逐渐脱胎换骨,在书写的笔墨中一展风采,高塑自我的。

心智源于学养和修养,是一个书法家独具慧眼的心灵感应的蕴藉,是浸润在书法线条中润物无声的汩汩细流,是在书写的觉醒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有丰厚学养和修养的书法家,必定会登高临远,敞抒胸臆,大气若虹,泼墨不羁的。

习书者,一定要有鉴赏眼力,慧眼识珠。要对其艺术作品的优劣、高低、良莠、雅俗,有冷静、客观、准确的判断,不然会受到伪假赝品的污染和糟害,一旦走眼就会误入迷途,跌入糟粕泥坑中难以自拔!

一个有造诣的书法家,必定有着广博的知识积淀,在博采众长的境遇中脱颖而出,卵生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自立自信,其书法才能一枝独秀,才能挥洒不羁,泼墨有声,情韵飞动,气象正大。

由于毛笔书写功能的发明和展现,使汉字成为了绝妙独魅的艺术,给汉字插上了多姿多彩的羽翼,在广袤的宇宙间自由翱翔,翱翔中舒展竞放出品味高超的粗细、长短、方圆、藏露、顿挫、曲直等运笔奇观。

高雅的书法艺术,是书家深厚文化滋润的结晶,是书家精神品格、学识修养、思想境界在笔墨语言间的折射。文化积累越深厚,其书作品味越高,书家愈跨近大家的行列,没有知识的滋养,再苦练再勤耕,到头来也是枉然,最终只能落个“书匠”头衔作罢。

中国的书法,作为传情达意、交流思想感情、提升汉语表述功能的载体,从甲骨文始,历经三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在其实用功能与品味欣赏互动共进的长途跋涉中,现已成为国内外审美追求和品评鉴赏的独立艺术,成为时代精神风貌进化的一个耀眼符号……

中国书法是一门高深玄妙的艺术。运笔、点画、线条、结体、章法都有独特的运行规律,习书者必须潜心苦研,勤奋笔耕,才能渐入殿堂,渐解其奥妙,渐品其绕梁神韵。

中国书法,不是简单的线条组合,也不是肆意的笔墨构成,它是一个由色彩缤纷的物象向内蕴深厚的心象世界转化的艺术流变。为此,就要求书写者,必须具有丰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持久的定力、审美的视角、高尚的情操,才能在笔墨挥洒的氛围中,高塑起独秀的自我。

书法书写中的“生”与“熟”是一脉相承的。熟者为书写技能磨练到一定高度,成熟到瓜熟蒂落,巧妙自然而生。生者为书写功力达到圆熟时,产生的一种审美境界。“铁杵磨细针,功到自然成。”“水到渠成”表述的也是这个“生”与“熟”的相辅相承的辨证关系。

书法作品是书家精神品格修养襟抱的外化,是书家与生俱来同宇宙万物交流对话中,焕发出的一种灵感宣泻,一种难以遏制的激情燃烧,心随笔动,情随墨流,妙不可言。

华夏源远流长的千古灿烂文化,是中国书法的根。

(摄影:吴海明)

猜你喜欢
学养书家书法家
书法家周如璧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书法家·谢 锐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诗的“别材”与学养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