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精神病患者输液观察及护理

2016-12-13 09:16莫翠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2期
关键词:精神病输液门诊

莫翠莲

门诊精神病患者输液观察及护理

莫翠莲

目的 探究门诊精神病患者输液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门诊精神病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门诊精神病患者,输液过程中,给予个性化护理,有助于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门诊;精神病;输液;护理

输液是门诊治疗中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输液过程中,易导致患者产生不适感,增加心理压力,影响输液治疗效果[1]。同时,精神病(Psychosis)患者多数没有自知力,对门诊输液治疗存在抵触心理,认同性低,难以积极配合输液操作,尤其疾病发作期,否认有病、拒食拒药或合并有躯体疾病者,为了治疗疾病及帮助患者补充营养,常常需要为患者进行输液。为了达到应有的输液效果,在整个输液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护理,是缓解精神病患者抵触心理的有效措施,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也确保门诊输液工作有序开展[2]。为探究门诊精神病患者输液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本院以40例门诊精神病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门诊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为(37.8±6.09)岁;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5.7±1.03)年。观察组,男14例,女6例,患者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为(36.1±5.87)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5.1±1.2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门诊输液过程中,详细观察精神病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精神病患者护理要求,给予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输液前,了解患者的疾病诊断,选择专用输液室,室内除输液椅和精神科病床外,无其它用物,采用墙壁安装悬挂,为患者所不可接触处,所有电源开关在护士办公室集中控制。护士通过温和、鼓励的语言,主动向患者介绍输液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配合肢体语言,让患者感受到鼓励和信任,并和患者初步沟通观察评估其基本情况和合作程度。护理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技巧。如木僵患者,适当地触摸和鼓励有助于缓解木僵状态。有钟情妄想症男性患者,女护士在与之接触时,态度大方严肃除治疗外不与之进行过多交流以免引起其误解。对情感高涨、易怒者,护士要沉着冷静,不与之辩解和争论。有自伤自杀病史和倾向患者,加强沟通交流,注重护理态度和做好心理护理。对坐立不安、躁动者跟患者和家属作好沟通,签好知情同意书,适时采取保护性约束,增加患者的输液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与此同时,积极引导患者家属配合护理,给予心理支持与亲情支持,给予患者安全感,能够配合输液治疗;(2)穿刺时,由原来单人完成改为双人协作,找准静脉,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全面评估输液量、滴数要求等。尤其是躁动患者,基于被约束保护前提条件下,尽可选择能远离关节,约束部位以上的血管。患者合作者,能够主动配合输液时,可选择远端静脉,例如,手背、足背等。穿刺时,不得过快,针头刺入血管后,稍等片刻,确保穿刺效果;(3)液体输注过程中,专人巡视,加大防范力度,使整个输液过程中患者的举动都处于护士的视野范围之内,及时发现患者的危险举动并进行有效干预。针对难以控制的躁动患者,心肺功能较佳,滴注药物不存在特殊需求,可适当放宽滴数,缩减输液时间,防止因长时间约束,诱发意外事件;(4)输液结束后,大多数患者不知叫护士拔针,亦不会按压棉签。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及时拔针,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按压棉签的方法,血管针孔与皮肤针孔处为按压部位,按压3 min以上。必要时需用透气胶布缠绕按压棉签两圈以防按压的棉签脱落出现出血肿胀、青紫。

1.3 疗效评定标准

以输液依从性为指标,评价护理效果:(1)显效:门诊输液过程中,精神病患者无反抗,能够积极配合穿刺、滴注等工作的开展;(2)有效:门诊输液过程中,精神病患者存在些许反抗,穿刺、滴注等工作勉强能够进行[3];(3)无效:门诊输液过程中,患者反抗意识强烈,穿刺、滴注等工作无法有序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所有相关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11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5,P=0.001)。见表1

3 讨论

精神病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意志、情感、认知和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呈现出长时间的异常状态,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一般情况下,动作行为难以被正常人所理解,基于病态心理影响下,可能出现自杀、伤害他人、攻击等动作行为[4]。

针对精神病患者风险环节,通过流程的规范、制度的约束来增强护士在静脉输液中的风险意识和工作责任心,门诊治疗中,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方法。输液,又称打点滴、挂水,指经由静脉,向体内滴注大剂量的注射液,一般给药大于100 ml,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达到营养物质补充的目的[5]。精神病患者的输液,一般输注药物包括以下几种作用(1)输入胶体、电解质等人体日

常需要营养物质;(2)输入营养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脑细胞作用药,如脑复康[3];(3)输入安眠、镇定类药物,如氟哌啶醇;(4)输入治疗躯体疾病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水平不断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临床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6]。个性化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按照相关的护理程序,以患者性格特征为依据[7],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给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达到治疗目的[8-9]。

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40例门诊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门诊精神病患者,输液过程中,给予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 [n(%)]

[1] 朱彩文,王娅丽,黄昶荃,等. 采用SHEL模式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0):58-61.

[2] 陈小红. 探析基层医院儿科门诊病人输液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5):127-128.

[3] 周艳玲. 对门诊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148-149.

[4] 平荣,徐春艳. 安全隐患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69-70.

[5] 于竹红,崔晓燕. 门诊病人输液心理护理[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8):92.

[6] 李雅微,刘亚楠,刘洋. 浅析对门诊输液大厅患者的心理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3,33(5):403.

[7] 段图雅,韩清秀,斯琴图雅. 浅谈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7):158.

[8] 曹金珠. 心理护理对门诊输液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80-81.

[9] 王亮. 儿科门诊患者静脉输液需求的调查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7.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Outpatient Infusion of Mental Patients

MO Cuilian Outpatient Department,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Yulin City, Yulin Guangxi 537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outpatient mental patient infus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and March 2016 in our hospital, 40 cases of outpatient psychiatric patients, adopts single blind,

Outpatient service, Mental illness, Transfusion, Nursing

R473

A

1674-9308(2016)32-0229-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2.130

广西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科,广西 玉林 537000

randomized metho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using by conventional car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individual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view of the outpatient mental patient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usion and give personalized care, improve patient treatment adherence, obvious effect.

猜你喜欢
精神病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都有精神病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