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脂肪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

2016-12-16 10:29陈祯妮蔡丽苹福建省龙海市颜厝畜牧兽医站363119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脂糙米肉鸡

陈祯妮 蔡丽苹 福建省龙海市颜厝畜牧兽医站 363119

畜禽脂肪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

陈祯妮蔡丽苹福建省龙海市颜厝畜牧兽医站363119

通过论述畜禽体内脂肪的相关代谢分析及各项调控的影响因素,简要介绍畜禽脂肪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

畜禽脂肪代谢遗传环境添加剂

在现代畜禽生产中,随着人们对肉品食用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畜禽体内的脂肪沉积及畜禽脂肪代谢的相关研究已越为重要。近几年,畜禽各行业广泛开展了有关脂类物质添加与脂肪代谢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许多成果。

1 脂肪的作用

脂肪是畜禽身体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提供热量的主要物质之一。能提供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确保畜禽的健康生长;可参与机体各方面的代谢活动,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协助这些物质在畜禽体内的吸收。

在畜禽的日粮中添加一定量脂肪,既可降低饲料粉尘,延长饲料生产线的寿命,又可改善日粮的适口性与外观。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利用脂肪是最有效利用能源的特点,在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使畜禽增重提高15%~20%,每千克增重耗料下降10%~15%。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还有利于提高畜禽对能量的摄入量,降低热增耗,抵抗热应激。

2 畜禽体脂沉积和脂肪代谢的调控

2.1畜禽体脂沉积种类随着现代畜禽生产的迅速发展,畜禽的养殖模式主要以规模化、集约化和工厂化为发展方向。在压缩活动空间的同时加快了畜禽的生长速度,使脂肪沉积量越来越高。但对于人类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肉品风味提出了更高要求,肉中不同的脂肪沉积量和种类,都极大影响着人们对于畜禽产品的选择。

畜禽体内的脂类可分为蓄积脂类和组织脂类。蓄积脂类主要分布在皮下结缔组织、肾脏周围、网膜及肌间脂肪组织中。而组织脂肪包括肌束脂肪、脏器脂肪及神经组织脂肪等。畜禽的体脂沉积率能够反映出体内脂肪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状态。脂肪分解多于合成时,体脂沉积率降低;脂肪合成增强或是分解代谢降低时,则会导致脂肪沉积量增加。畜禽体脂脂肪发生过度沉积时,不仅影响肉质产品品质,也降低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造成能量浪费。

黄梅南等针对我国优质黄羽肉鸡风味理化特性的研究中表明,肉鸡的肌肉风味物质主要包括棕榈酸、十八醛、4-乙基-1-辛炔-3-醇、丁二酸二酯、反-2-辛稀醛、1-辛稀-3-醇、乙酸-2,2-二异氧基乙酯等成分[1]。而岳永生等研究则认为,土杂鸡气味香、味道好的原因是亚麻酸和亚麻油酸物质含量高,土杂鸡肌肉内的亚麻酸含量是快大型鸡的11.78倍[2]。这也是现代消费者偏爱土杂鸡类,认为地方散养鸡肉会比规模化生产的鸡肉味道、口感更好的原因。

肉中肌内脂肪主要由总磷脂组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的基本结构为疏水多碳链,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黄艳玲等在饲粮脂肪酸对脂肪代谢酶有关基因表达影响中的研究表明,脂肪酸特别是PUFA,可以通过诱导脂肪氧化代谢及抑制脂肪合成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脂肪合成,降低体内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对在实际生产中提高畜禽产品品质有着更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

2.2畜禽脂肪代谢的调控畜禽体内的脂肪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物质的摄入等。研究各种因素的调节原理,可以有效控制畜禽脂肪的沉积量,进一步提高肉产品品质。

2.2.1遗传因素遗传特性决定了畜禽体脂沉积的能力。选育瘦肉型畜禽品种是解决体脂沉积过多的根本办法,但遗传育种所耗费的周期长、投资大,还受到畜禽品种本身自然选择的限制,在实际操作中,畜禽品种的选育远追赶不上消费者对瘦肉型肉品需求的增长。因此,需要在遗传选育的基础上,再配合以营养控制,才能最经济有效地实现畜禽在脂肪代谢调控方面的遗传进展。

2.2.2环境及激素调节因素环境影响着畜禽的脂肪代谢。夏季的高温环境促进了畜禽的体脂沉积量,而笼养的畜禽相比平面饲养的体脂沉积率高。

畜禽脂肪代谢也受到多种激素的影响。肾上腺激素可使无活性的脂肪酶转化为有活性的酶,从而促进畜禽体内脂肪的水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也有促进脂肪水解的功能,减少体脂蓄积;而胰岛素、前列腺素E则能抑制脂肪的水解,表现为血液中这类激素的浓度与体脂的增加量成正相关。但激素的操作应用存在较多操作难度,不同品种的畜禽对各种激素的敏感性表现出较大差异,激素在畜禽体内的残留也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这些因素使得激素调节较难在生产中获得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2.2.3营养调控营养调控是一项相对安全而有效的降脂途径。畜禽体脂肪的沉积量与体重数据呈正相关,采用既能保证畜禽体重适度增加,又能控制体脂沉积量的饲料配比方案是营养调控的关键。

张石蕊等通过饲用糙米型日粮的生长肥育猪屠宰测定结果表明:相对玉米组来说,糙米具有提高肉脂型猪瘦肉率的趋势,对肉质有改善作用。而且饲用糙米饲粮对猪肉品质及外在影响优于玉米型,饲喂糙米组猪的背膘较玉米组的白而硬[4]。何瑞国等用不同比例的糙米代替玉米饲喂肉鸡,得出结论:糙米不仅能够正常取代玉米饲喂肉鸡,而且随糙米的比例增加,增重效果上升,料肉比和增重成本下降[5]。

配合饲料中的多种添加剂如甜菜碱、烟酸、壳聚糖等成分不仅可以起到降低畜禽体脂沉积量的作用,还可改善肉质风味和营养价值。邹晓庭等对甜菜碱调控蛋鸡脂肪代谢的研究中发现,日粮中添加600 mg/kg甜菜碱使50周龄和70周龄蛋鸡的腹脂率、肝脂率出现显著下降[6];文杰等在肉鸡日粮中分别添加烟酸15、30、60、120 mg/kg,随着日粮烟酸水平的提高,肉鸡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添加量为60和120 mg/ kg时,这种趋势最明显;同时,肝脏、肌肉总脂及腹脂率也有明显下降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7]。

畜禽的脂肪代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品种、日粮营养、添加剂剂量和添加阶段等,要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的调控途径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因而,针对控制畜禽脂肪代谢各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是一项长期且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1]黄梅南,孙树侠,郭丹滨,等.我国优质黄羽肉鸡风味理化特性的研究[C]//优质黄羽肉鸡品系选育和配套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1996:198-206.

[2]岳永生,刘秀荣,牛庆恕,等.土杂鸡肌肉风味的研究[J].山东畜牧兽医,1997(4):2-3.

[3]黄艳玲,罗绪刚.饲粮脂肪酸对脂肪代谢酶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5(4):1-5,20.

[4]张石蕊,田科雄,王继成,等.糙米与玉米饲粮对肉猪饲用价值的比较研究[J].饲料工业,1999,20(5):26-27.

[5]何瑞国,胡洪涛.早籼稻糙米代替玉米日粮对肉鸡增重效果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2):166-168.

[6]邹晓庭,卢建军.甜菜碱调控蛋鸡脂肪代谢的机理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3):325-330.

[7]文杰,王和民.日粮烟酸水平对肉仔鸡生长及脂肪代谢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3):67-72.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t metabolism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Chen Zhenni Cai Liping
(Yancuo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Longhai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363119)

Through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related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t metabolism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regulation,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t metabolism.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t metabolism Genetic EnvironmentAdditive

A

1003-4331(2016)05-0045-02

猜你喜欢
体脂糙米肉鸡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鸡腹水咋防治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漂亮的实力派 有品PICOOC S3智能体脂秤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体脂:爱它或恨它,先了解它
给宝宝引入糙米的黄金期
麦胚糙米混合粉的挤压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