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优772作菜后稻的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2016-12-16 11:19黄富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米质试种中稻

黄富生

(福建省建瓯市水源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352124)



广优772作菜后稻的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黄富生

(福建省建瓯市水源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352124)

介绍广优772在建瓯市作菜后稻的种植表现,并从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广优772;菜后稻;产量;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广优772是由福建禾丰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及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合作,用不育系广抗13A与恢复系福恢772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引进在建瓯市水源乡钱团村作菜后稻进行小面积试验,表现良好,2015年扩大种植。两年表现: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产量高,但生育期略长、米质一般。现将其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表现

广优772于2012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8.7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续试,增产12.72%。201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624.21 kg,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7.83%。2014年5月引进在建瓯市水源乡钱团村试种,有3户农户作椒后稻试种,共种植4669 m2,平均每667 m2产量631.50 kg,比当地种植品种D奇宝优527增产56.00 kg,增产率9.80%;产量最高的一户种植1600 m2,每667 m2产量达682.50 kg。2015年有5户农户继续试种,种植面积共12 006 m2,经水源乡农技站技术人员实地抽样测产,平均每667 m2产量625.50 kg,比D奇宝优527增产63.00 kg,增产率11.20%;最高的一户种植3535 m2,每667 m2产量达671.50 kg;最低的一户种植2001 m2,每667 m2产量583.50 kg,均表现出很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2 主要性状

2.1 生育期

广优772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经两年福建省中稻区试全生育期平均143.3 d,比对照II优明86迟熟1.9 d。2014年在福建省建瓯市水源乡钱团村作椒后稻试种,6月1日播种,10月13日收割,全生育期135 d,比对照D奇宝优527迟熟5 d。2015年作玉米后茬稻种植,5月20日播种,10月8日收割,全生育期141 d,比对照D奇宝优527迟熟6 d。全生育期略偏长。

2.2 农艺性状

广优772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千粒重较重。每667 m2有效穗数13.5万穗,株高131 cm,穗长25.9 cm,每穗总粒数172.2粒,结实率87.22%,千粒重31.8 g。

2014年和2015年在建瓯市水源乡钱团村作菜后稻种植,经水源乡农技站技术人员实地抽样测量,每667 m2有效穗数15.6万穗,株高129 cm,穗长26.5 cm,每穗总粒数175.5粒,结实率83.50%,千粒重31.5 g。田间表现苗期生长繁茂、分蘖力强、株叶形态较好、群体整齐、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重、熟期转色好,但株高偏高且二次灌浆现象明显。

2.3 抗性

广优772经福建省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2014年和2015年在建瓯市水源乡钱团村作菜后稻种植,叶瘟轻;穗颈瘟局部小面积发生,经及时防治造成损失很小;稻飞虱、螟虫均有发生,但与对照D奇宝优527相比抗性略强;未发生倒伏,抗倒性较强,对照D奇宝优527后期局部有倒伏现象。

2.4 米质

经福建省区试米质检测结果:糙米率81.9%,精米率73.0%,整精米率37.4%,粒长7.5 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81%,垩白度14.3%,透明度2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83 mm,直链淀粉含量21.8%,蛋白质含量8.5%。米质一般。米粒比对照D奇宝优527长,但略碎,适口性较软。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育秧

在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试种,于4月20日到5月20日播种;在建瓯市水源乡钱团村作菜后稻种植, 于5月20日到6月10日播种。由于该品种生育期偏长,要尽可能适时早播以延长其营养生长时间,有利于高产。秧田每667 m2播种量12.0 kg,大田每667 m2用种量1.0 kg,培育带蘖壮秧。

3.2 移栽

适时移栽,作中稻种植,秧龄不超过33 d,作菜后稻种植秧龄25~30 d为宜。插植密度20 cm×22 cm,丛插1粒或2粒谷秧。每667 m2栽插1.4万穴左右,保证基本苗6万~8万苗。

3.3 肥水管理

由于广优772生育期长,植株高,故需肥量略多,适宜在中等偏上肥力田块栽培,每667 m2施纯氮11 kg,氮、磷、钾比例为1∶0.6∶1,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5∶3∶1∶1。氮肥要早施,后期以磷钾肥为主,防早衰保高产。水分管理原则:浅水促蘖、适时烤田促深根防倒伏、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由于广优772二次灌浆现象明显,应严防断水过早影响千粒重和产量。

3.4 病虫害防治

虫害要及时防治、科学用药,尤其要注意防治螟虫和稻飞虱。药剂防治要调查虫情和苗情,确定防治田和防治时期。严格抓好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预防工作,在破口期和齐穗期用爱苗加75%三环唑各预防性喷施1次,确保稻田清秀无病,达到高产目的。

(责任编辑:林芸青)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Guangyou 772” as post-vegetable cultivar

HUANG Fu-sheng

(ShuiyuanTownAgriculturalTechniqueExtensionStationofJian’ou, Fujian Province 352124)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Guangyou 772” as post-vegetable cultivar in Jian’ou city, and summarized its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from the aspects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transplanting,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and so on.

“Guangyou 772”; post-vegetable rice; yield;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16-06-16

黄富生,男,1968年生,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6.07.022

猜你喜欢
米质试种中稻
2米高“巨人稻”试种成功
安徽天长 建试种基地育优良品种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河北永清:“无土芹菜”试种成功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