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四个强化”实现“四个提升”
——宁德市“十二五”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016-12-16 16:51上官保国
福建林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宁德市公益林油茶

文/上官保国

立足“四个强化”实现“四个提升”
——宁德市“十二五”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文/上官保国

宁德市林业用地面积1490.72万亩,居全省第四,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6.0%,其中生态公益林510.8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4.3%,占比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近年来,宁德市围绕生态市和“六新大宁德”建设,坚持走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管护机制创新、森林灾害防控、民生林业驱动,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森林资源培育,提升生态根底

一是造林绿化工程。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全面开展“大造林”,推进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用材林、丰产竹林等十大基地建设,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植树造林240.2万亩,比“十一五”增长109.9%,其中荒山造林、迹地更新144.5万亩,比“十一五”增长84.1%。二是“四绿”工程。通过“四绿”工程建设,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水平。新增国家级园林城市1个(宁德市)、省级园林县城(城市)6个、省级森林城市(福安市)1个。省级生态市验收全覆盖,柘荣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市验收。建成绿色工业园区8个,绿色军营15个,绿色校园110个,绿色乡镇38个,绿色村庄880个。三是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环城一重山造林7268亩,封山育林90.6万亩,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59.58万亩。建成基干林带25.79万亩。完成普查建档古树名木11558株,屏南马尾松、福鼎罗汉松、周宁鄂西红豆树等古树名木获福建“树王”称号。四是森林经营工程。林木主伐由皆伐逐步向择伐转变,全面停止天然阔叶林采伐和天然针叶林皆伐。全市商品材年产量19.8万立方米,比“十一五”减少23.4%。2014年阔叶树较2009年增加13万亩,占比达15.58%。全市森林覆盖率66.99%,居沿海设区市之首,同比“十一五”末增长5.29个百分点;绿化率90.94%;森林蓄积量4371.61万立方米,同比“十一五”增加1392.78万立方米,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双增”目标任务。

二、强化管护机制创新,提升生态效益

一是严格生态林管理。共划定林地和森林、自然保护区、湿地、沿海防护林、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等6条红线划定工作。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区划界定沿海基干林带和重点生态区位。实行生态公益林三级保护制度,开展生态公益林优化布局调整,已建立重点生态公益林储备库2.34万亩。启动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柘荣县成为全省首批七个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县之一,现已成功签约7个集体林权单位和林农142户,赎买面积8954亩。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建设力度,加强濒危物种、重要湿地的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已累计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1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全市设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0处。三是完善考核机制。率先在福鼎开展宁德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将营造林工作、林地面积、森林覆盖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增减情况、林木采伐限额及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等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和保护等内容纳入审计范围。将森林资源保护纳入各县(市、区)年底绩效工作范围,并相应增加山区县森林资源保护分值比例。

三、强化森林灾害防控,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森林防火体系。建成生物防火林带7.1万亩。建立健全护林员巡山护林机制,深入推进护林员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全市9个县(市、区)均完成护林员改革、共组建扑火队伍132支。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系统,提高火险预报准确率,建立健全林火监测系统,新建远程视频瞭望系统1套(26个监控探头),全市重点林区瞭望覆盖率超95%。建成物资储备库10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9个。“十二五”期间,全市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等指标持续控制在历史低位,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成林业有害生物基层测报站点136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5个,布设有害生物监测点5021个,每年定期发布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预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治,大力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服务,成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13家,提高防治效率。三是林业执法体系。建成市、县、乡(国有林场)三级支队、大队、中队林业综合执法体系,创新建立林业执法“一会四查”机制,并将全市12个国有林场直属中队执行落实“一会四查”情况纳入全市国有林场绩效考核内容。强化林业执法电子监察平台和“两法”衔接平台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查处林业案件6625起,处罚违法犯罪人员9512人次,共挽回经济损失7293多万元。2012年以来,市森林公安局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全国森林公安严打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记集体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

四、强化民生林业驱动,提升扶贫实效

坚持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促进绿色增长和农民增收。一是竹业富民。全市竹林面积达123.3万亩,产值18亿元。改造低产竹林面积60万亩,建立丰产竹林面积18.9万多亩,竹业示范片每亩收入从600元增至1050元以上,辐射带动低产林每亩收入从350元增至650元。二是油茶扶贫。培育闽43、48、60等丰产良种苗木,推广种植油茶新品种面积超10万亩。拥有中国油茶之乡1个、国家地理证明商标1个、油茶系列产品7项。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134家,辐射带动全市4万多户种植油茶15多万亩,实现户均增收7000元。油茶扶贫开发成效受到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高度肯定。2015年全国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脱贫现场会在霞浦召开,全面推广宁德市油茶扶贫做法。三是花木产业。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9.5万亩,产值13.2亿元,其中设施花卉面积达126.7万平方米,带动花卉产业带动花农及花卉从业人员人均增收1790元。四是林下经济。全市林下经济总面积达94万亩,产值46.8亿元,参与农户数22万户,建立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

(作者单位:宁德市林业局)

责任编辑/罗美娟

猜你喜欢
宁德市公益林油茶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无钉桥梁的传承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家乡的油茶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