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6-12-16 07:54张先庚梁小利王红艳龙芋君
护理学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护理学咨询指标体系

刘 月 ,张先庚 ,梁小利 ,王红艳 ,曹 俊 ,龙芋君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2.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护理教育】

本科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刘 月1,张先庚2,梁小利1,王红艳2,曹 俊1,龙芋君1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2.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目的构建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等多维度方法初步形成我国老年护理本科人才核心能力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全国13个省市26名专家函询论证,最终对本科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进行了确定。结果构建了本科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8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和76项三级指标,并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结论本科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确立,丰富了老年护理的学科内涵,为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我国老年护理教育水平的提升。

老年护理;护理本科人才;核心能力;德尔菲法

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1]: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亿,占总人口13.26%。与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2.9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程,促进了老年护理需求的持续增加,同时也向老年护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但目前我国老年护理工作者素质良莠不齐,高水平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寥寥无几,这无疑对我国的养老护理事业发展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严重影响。鉴于此,本课题从适应我国老年护理需求出发,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确定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旨在为未来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评价和考核提供参考,促进老年护理二级学科的建立,从根本上提升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的质量。

1 方法

1.1 咨询问卷设计 运用文献研究法,依托能力本位理论[2]和角色理论[3],结合我国老年护理发展需求,经多次讨论,初步形成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咨询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课题背景资料、研究目的和方法、填表说明、咨询表主体和专家基本情况表。

1.2 咨询专家选择 结合德尔菲法原则和本研究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专家的年龄、学历、职务和地域分布等,有目的地聘请了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在内的26名专家,分别来自全国13所院校和3家医院,年龄结构跨度老、中、青3个层次,专业覆盖老年护理教育、老年护理管理、老年临床护理和老年医学教育4大领域。聘请的26名专家中本科学历及以上占96%,副高级及以上占96%,具有10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者达100%,工作30年以上者达27%,保证了专家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1.3 专家咨询 选定的专家通过面对面发放、信函和电子邮件方式填写咨询问卷。指标重要程度判定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4],专家需按照非常重要=5、比较重要=4、重要=3、不太重要=2、不重要=1对各级指标进行赋分,并且预先设置修改意见栏和需补充项目栏供专家对每个指标进行修改、删减及补充。第1轮咨询结束后,以第1轮咨询结果为基础,设计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再次提请专家判断各级指标的重要性和提出建议,同时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一级指标权重采用简单优序图法赋值,二级指标权重先根据专家咨询评分采用比例分配法计算,后采用“乘积法”计算复合权重,以保证其科学性。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专家咨询所得数据录入Excel 2007和SPSS 19.0进行定量分析,对算术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认可率等进行统计描述,以筛选和确立各级指标及其权重;对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的权威系数、专家意见协调系数等进行数据处理,以分析专家组代表性和权威性。

2 结果

2.1 专家积极系数 本研究第1轮发放问卷32份,回收31份,有效问卷28份,回收率97%,有效率90%;第2轮发放问卷28份,回收26份,有效问卷26份,回收率93%,有效率100%,均表明专家对本研究的积极程度较高。

2.2 专家权威程度 本研究专家熟悉程度均值Cs为0.892,专家判断系数均值Ca为0.923,专家的权威系数均值为0.908,故本研究26名专家对本次评估内容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具有一定可信度。

2.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Kendall’s W检验计算结果见表1。本研究函询的和谐系数、卡方检验结果均P<0.01,和谐系数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对各级指标结构认同的协调程度高”的结果可信,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高。

表1 专家对各指标设置意见的和谐系数及卡方检验

2.4 指标的筛选与修改 本研究以同时满足>3.50,CV(变异系数)<0.25,认可率>70%作为指标的筛选标准。第1轮仅1项指标CV>0.25,其余各指标CV<0.25,>3.75,认可率>85%,有 24名专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占专家总数的92%;第2轮各指标CV<0.18,>4.25,认可率为100%,有11名专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占专家总数的42%。经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老年护理本科人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包含8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和76项三级指标。核心能力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详见表2、表 3 和表 4。

表2 核心能力一级指标

表3 核心能力二级指标

表4 核心能力三级指标

续表4

3 讨论

3.1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符合中国国情 本研究以能力本位理论和角色理论为指导,构建过程中综合考虑核心能力在知识、技能、态度、个人特质等多方面的表现及教学目标和专业发展需要,力求使本科老年护理人才获得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时必需的实际能力。经过2轮专家咨询,本研究一级指标中临床护理能力的权重赋值为0.1964,排在第1位,专家认为本科老年护理人才最核心的工作任务和角色职能还是在临床实践中为老年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这一结果与国内外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结果[5-6]相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老年专科护士是医生的补充者和合作者,不仅工作范围广且具有处方权,所以其核心能力标准要求更高,临床护理能力中包括采集病例资料、诊断和治疗急慢性疾病、实验室化验结果分析等能力[7]。而国内的本科老年护理人才,由于国情和角色定位的不同,其核心本质仍是护理,故指标构建过程中要求适当降低,侧重于健康评估能力、照护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其次,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其更强调护士的跨文化护理和健康照护的全球化,而国内则更注重人际交往能力(权重赋值0.1408),特别是沟通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内老年人较少参与社会活动,极易产生落寞和沮丧情绪。在老年护理实践活动中,本科老年护理人才需加强与老年患者的沟通,以使他们能够抒发情感,维护社交互动,达到整理护理的目的。

3.2 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老年护理本科课程设置提供了框架指导 课程设置是将教育思想、观念及宗旨等转变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中介,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具体的课程设置有赖于学生的能力目标为指引,而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则需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去执行,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8]。2010年美国护理院校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就已颁布《美国护理本科教育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及课程指南》[9],该标准不仅定义了老年护理领域所需的各项核心能力,同时也发布了与核心能力相对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建议,以期帮助老年护理教育者把老年护理教学目标、内容和策略纳入护理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体现较强的核心能力培养意识。近年来,国内护理领域相关学者也开始涉足核心能力研究,通过构建注册护士核心能力[10]和各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11],以此为指导进行相关课程设置,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与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本研究对老年护理本科人才的核心能力进行描述和分析,经过专家论证构建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不仅细化了培养目标,同时也为老年护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框架指导,保证老年护理本科专业毕业生能掌握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核心能力。

3.3 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老年护理二级学科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颁布了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12],对学科目录作了新一轮调整,其中批准护理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此次一级学科的认定,为一级护理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建立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老年护理学二级学科的建立有利于老年护理学向专科化方向发展和延伸,形成老年护理学特有的学科体系;有利于培养老年护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在老年护理方向取得较大进展和突破。本研究顺应我国老龄化大背景,探讨老年护理本科人才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丰富了老年护理的学科内涵,突出了老年护理专业特色,加速了我国老年护理教育事业的改革,为后期进一步建立老年护理本科人才的考核评价及老年护理二级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5-01)[2016-02-20].http://money.163.com/11/0428/10/72NHUULC00253 B0H.html.

[2]纪翠红,王惠珍,徐南楠.以核心能力为本位探讨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J].护理学杂志,2010,25(18):89-91.DOI:10.3870/hlxzz.2010.18.089.

[3]牟善芳.护理理论精要[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4-76.

[4]王惠珍,魏小雪.国际适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5,22(7):14-17.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7.014.

[5]CNA.Advanced Nursing Practice:A National Framework[M].Canada:Canadian Nurses Association,2008:21-36.

[6]刘 明.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架构之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27-29.

[7]于 放.美国老年护理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9-12.

[8]李 沐.应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框架[D].蚌埠:蚌埠医学院,2012:11-12.

[9]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Recommended Baccalaureate Competencies and Curricular Guidelines for the Nursing Care of Older Adults [EB/OL].(2014-12-27)[2016-02-20].http://www.aacn.nche.edu/education-resources/AACN_Gero-competencies.pdf.

[10]徐 园.基于护士核心能力设置护士分层培训核心课程的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院,2013:35-71.

[11]莫美珍,陈如红.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护理学报,2014,21(14):8-11.DOI:1008-9969(2014)14-0008-04.

[12]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关于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的通知[EB/OL].(2014-12-27)[2016-02-2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4/201104/116439.html.

R192.6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13.014

2016-03-10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资助(2013KPY11);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资助(001112008012)

刘 月(1987-),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助教。

张先庚(1969-),女,四川成都人,博士,教授,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xiangengzhang666@sina.com。

吴艳妮]

猜你喜欢
护理学咨询指标体系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