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客家民居的时代性传承与演变

2016-12-16 03:19陈路路杨家强
山西建筑 2016年30期
关键词:柱础土楼岭南

陈路路 杨家强 张 龙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岭南客家民居的时代性传承与演变

陈路路 杨家强 张 龙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介绍了岭南地区地域、气候与客家文化的特点,借助大万世居、碧滟楼、土楼公社三个不同时期的居住建筑,分别从外部环境、空间构成模式、材料构造、物理环境、装饰色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按照由外及内,从物质到精神的顺序重点剖析随着时代变迁,岭南客家民居传承演变的动态过程,提炼出了有利于当代岭南居住建筑发展技术和精神层面的因素。

客家民居,社会环境,建筑装饰,物理环境

1 岭南客家民居传承的时代背景

1.1 地域和气候特征

所谓地域性,可以理解为建筑文化的空间属性,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环境因素与地理因素,同时从广义上说,与人文、社会、技术密不可分。客家人作为岭南外来居民,对当地文明的排斥与对自我族群的保护意识逐渐物化在其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上。

从社会构成和生产模式上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和以农耕为背景的产业模式已经向我们暗示了居住模式的封闭性。

从气候上来看,闽西南、粤东北、赣东南等客家聚居地以高温、潮湿、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这些地区热量丰富,夏热冬暖,暴雨台风较为频繁,因此建筑必须具有防热、防雨、防潮、防风的特性。夏季空气湿度大,日照时间长,如何组织良好的通风是客家民居基于气候特征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性问题。

1.2 客家文化的历史积淀与传承

早期的客家人在礼制观念、等级制度方面与中原一脉相承——注重门望、族谱、祖祠等。然而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客家文化与本地文明逐渐碰撞、交流、升华,最终孕育出相对稳定的客家文明。和中原的雄浑气魄相比,客家文化蕴含着稍许顺从和适应。这些特点和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念相呼应,即关注伦理道德,将建筑山水赋予某种人格精神。

2 岭南客家民居演变之规律

2.1 外部环境的传承与演变

外部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者相互交织,密不可分。

从大万世居到碧滟楼再到土楼公社,从整体上遵循由封闭到逐渐开放,由聚合到分散再到聚合的一个蜕变过程。这个过程与其建造时代的社会背景、技术条件息息相关。相对比较封闭的大万世居于乾隆年间建成,这种封闭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对外排斥感与自我保护意识(见图1)。到了清末建成的碧滟楼,此时这种整体高度聚合的模式已经被打散,虽然高耸的城墙和碉楼仍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已经和周边其他的客家民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见图2)。建筑的体量减小,周边的会水楼、会龙楼等建筑与之相呼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现代的土楼公社,原始的封闭被打开从而促进内外的交流。建筑通过“e”字形的平面方式,打开一个通高的切口作为开放性的入口,强化内外的通透感(见图3)。

立足于当代审视整个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建筑主体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今天的大万世居在四周现代居住建筑的包围之下显得格格不入,显然这不符合客家人“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自然和谐哲学。又如土楼公社虽旨在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带来的却是内部居民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来源于建筑定位与周边建筑的矛盾导致的阶级不平等。传统的围龙屋却成为了如今的“被围屋”,而土楼公社却成为了社会底层的“避难所”。

2.2 空间构成模式的传承与演变

建筑的防御功能常常追随着社会环境的脚步。大万世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建成,是客家人为防止盗匪侵扰而筑,由于建造时间较早,其防御体系还不够完善。而碧滟楼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除防止盗匪外,还是防御近代战火的坚固堡垒,体现在建筑上即在围楼四周加建角楼。而到了当代和平时期,建筑的防御功能已逐渐褪化,土楼公社的构成模式已完全可以摆脱建筑的防御功能。作为“中低收入人群住宅”试点项目,建筑的居住功能从此跃居首位。

除了建筑的防御性,宗法观念的改变外,客家围楼的风水意义也在逐渐减弱,其中较为突出的体现在建筑后部的围龙处。大万世居线型的围龙由半圆型和圆角型的围龙发展而来,是客家人在建筑背后做的“人工龙脉”。民国时期的碧滟楼,围龙不复存在,风水意义也逐渐淡化。土楼公社建成在当代,在社会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风水观念还不能融入到理性的科学生活之中,建筑的空间模式最终围绕居住功能展开。

2.3 材料与构造的传承与演变

大万世居及碧滟楼均为土木结构建筑,除祭祀祖先的中三堂采用较规整美观的大式梁架外,其周围建筑多为硬山搁檩,即房屋中不用木柱,而将檩条直接搁置在两山墙上。

大万世居中堂梁架糅合了客家、广府和潮汕三种民系建筑梁架的做法特点。瓜柱形式及柱栌斗阴刻为广府民系建筑大木构架特点,而“斗立桐”、木瓜、水束等形式则为潮汕民系建筑大木构架特点(见图4)。

至清晚期,在梁架的视觉重点前檐部位也出现了使用驼峰/墩或驼峰/墩斗拱形式。碧滟楼中堂前檐构架,其形制为三步梁一头插入前金柱,一头穿过前檐柱承挑檐檩,梁上承一驼峰斗拱,驼峰斗拱承双步梁,双步梁斗拱上再承一驼峰斗拱,驼峰斗拱上承一檩(见图5)。其中三步梁采用梭梁形式,其他各步梁为直梁,断面为腰鼓形。一般而言,驼峰斗拱梁架仅见于梁架前檐部位,后檐部位仍然采用瓜柱梁架。驼峰/墩斗拱一形式在珠江三角洲广府地区应用也非常广泛。从承重构件上看,土楼公社采用的结构形式为当代建筑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然而,钢筋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对于钢材的大量消耗,以及其材料的不可逆性,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

2.4 物理环境的传承与演变

从物理环境上看,大万世居到碧滟楼再到万科土楼,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化零为整”的过程,在保证通风效果的情况下形式上得到了简化。大万世居和碧滟楼保留着传统民居门厅、天井、后院、巷道的组合通风模式,白天通过温度差形成热压通风,夜间室内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大万世居通过北一北二、南一南二四条巷道与前院相连,北二南二巷道较宽,为主要的风口,北一南一又称为“青云巷”,综合温度更低(见图6)。而到了清末的碧滟楼,四条巷道整合成了两条尺度较大的长条形天井,青云巷不复存在,小天井的数量也有所减少。侧天井分别有门洞与中路的前中后庭院相通,在热压通风时,从侧天井引入较凉空气,有利于降低庭院的温度。在风压通风时,长条形的侧天井风速较大,同时从中路庭院抽风,加强了中路的通风效果(见图7)。

而土楼公社作为一个现代建筑,由于加入了机械通风,再加上现代居民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逐渐增高,通过外立面开窗和入口的处理,将传统民居中天井院落廊道等元素加以整合,形成中心的方形庭院和周边四个月牙形庭院(见图8)。

2.5 建筑装饰与色彩的传承与演变

传统客家围屋建筑装饰手法主要有木雕、石雕、灰塑、彩描等几种形式。总的来讲这些装饰手法都比较注重色彩的运用,以及装饰件与结构件的结合。由于围屋核心位置的祠堂在客民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装饰多集中于此。

在各类装饰性较强的构件中,柱础形态的变化最为明显。清中期,如大万世居等围屋多用鼓形、八角式柱础。而至道光年间,柱础形式日益丰富多样,开始出现四方式、花瓶式等。其中四方式和花瓶式柱础在当地使用较为广泛,直至清晚期,这两种柱础类型都是当地柱础的主要形式。早期四方式柱础层次较少,束腰较粗;而晚期层次丰富,多横向向外出跳三次,础身与础座和础质部的束腰也更细,这一变化与瓜式柱础的变化特点一致。花瓶式柱础亦是越往后期束腰越细。碧滟楼的柱础较多采用瓜楞式柱础。至道光年间,瓜楞式的柱础开始在当地广泛流行,这一形式柱础上所刻瓜之图案有寓意瓜迭连绵、子孙万代之意,故较受当地客家人喜爱。见于其他围楼的清光绪年间的柱础,雕刻图案更为丰富,并在其上加以花草等纹饰图案。

传统建筑向来注重装饰,而到了19世纪初,由于受西方现代主义“功能决定形式”“装饰就是罪恶”等理论原则的影响,现代建筑极少使用繁杂的装饰。土楼公社的阳台采用外挂式纤维土花格预制板,结合一扇可开启的木百页窗,在视觉上达到完整统一的效果。内院各楼层外廊,仅以栏杆和木百页窗做适当的“装饰”,整体给人以单调冰冷的感觉。

总的来说,客家围屋的装饰艺术表现出较强的历时性特征。建筑的装饰陡然从“洛可可”式的繁杂堆叠转向了现代主义的“理性”“极简”。这一过程变化速度之快,使得传统装饰艺术中的精华尚未得到理性剖析、传承与发展。

3 客家民居的传承与演变对岭南居住建筑设计的现实指导意义

大万世居建成于宗法礼制盛行而技术材料不够发达的时代,它的空间构成及装饰等完美地适应了当时宗族聚居的需要,虽然采用“土”“木”这样的传统建筑材料,但它在通风、隔热、防潮等方面的处理达到了较高的人居舒适度。碧滟楼建于近代,上距大万世居一百多年,在继承大万世居等古代围楼建筑做法的同时,根据时下的外部环境变迁,巧妙地推陈出新。一方面传承着传统文脉,一方面改善空间构成,使之适应当时的人居需要。土楼公社力求追随传统,不过仅仅是在形式上拼贴了传统围楼元素而已,传统建筑最为宝贵的文化生活内涵没有得到体现。

岭南当代居住建筑设计不应只是对于传统民居的形式模仿,应是立足于当代社会环境,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和谐的邻里家庭关系、丰富的社区生活,注重民居建筑视觉美与心理美的统一,续起传统围楼的“文脉”,在现代建筑中实现“文化继承”。

[1] 陆元鼎.岭南人文·性格·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9.

[2] 吴为光.围龙屋建筑形态的图像学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8.

[3] 刘 烁.客家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8.

[4] 吴少宇.多民系交集背景下惠州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5] 余欣婷.广府地区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技术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6] 杨星星.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7] 朱雪梅.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8] 刘晓都,孟 岩.土楼公社[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6):66-75.

[9] 刘晓都,孟 岩.土楼公社,南海,广东,中国[J].世界建筑,2011(5):84-85.

[10] 饶小军.土楼公社,一种集体主义的梦想[J].世界建筑,2009(2):28-29.

[11] 何 熹.闽粤条形民居自然通风的量化分析及现代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2] 韦 斌.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原理的现代应用设计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8.

[13] 刘思思.深圳龙岗城堡式围楼生态手法解读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4] 赵 星.传统乡土建筑的当代“建构”之路[D].天津:天津大学,2005.

[15] 殷晓君.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以龙南客家围屋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08.

[16] 张韧柘,吴 迪.大万世居客家围保护规划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协会[C].2008:3179-3206.

The research on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time of Hakka Houses in Southern China

Chen Lulu Yang Jiaqiang Zhang Lo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Guangzhou 510640,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region, climate and Hakka culture in Southern China, pay attention to the Dawan Shiju, Biyan building, Tulou community which represent the Hakka Houses in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Through external environment, space patterns, material construction,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ornament to do in-depth study by means of contrast. Analysis the dynamic process which reveal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Hakka Houses in Southern China, and find the technical and spiritual elements which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Southern China.

Hakka House, social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ornament, physical environment

1009-6825(2016)30-0018-03

2016-08-19

陈路路(1991- ),男,在读硕士; 杨家强(1990- ),男,在读硕士; 张 龙(1988- ),男,在读硕士

TU241.5

A

猜你喜欢
柱础土楼岭南
忆岭南
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探析
雨岭南
“脚下的风景线”——柱础
绍兴地区传统柱础样式演变及保护研究
不辞长作岭南人
土楼夜景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南汉国宫殿十六狮柱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