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盯目标不如反观内心

2016-12-19 12:33史蒂夫·维内·甘瑟
商业评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内层外层中层

史蒂夫·维内·甘瑟

在企业管理中,经理人的注意力往往都聚焦在具体的工作目标上,比如把净利润提高多少,完成多少销售,并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实现这些目标。然而,老子的《道德经》告诉我们一个不同的观念——“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这也对应了格式塔心理学中所说的“创造性虚空”。

格式塔实践是建立在觉察的基础上。埃德温·内维斯描述了两种觉察的方式,一种是积极的、定向的觉察,另一种是开放的、非定向的觉察。这两种方式都很重要,但是商业世界里往往更注重第一种觉察,它是积极管理的基础。第二种觉察对应的是老子所说的“无为”,不做任何预设,保持天真的心态去观察和倾听,希望得到一些新的发现。

在格式塔认知中,我们界定了三个主要层次的意识领域:内层、中层与外层。

● 内层是我们内在的知觉与感受。

● 中层是我们认知和想象的世界(包含过去与未来,梦想与逻辑)。

● 外层是我们的感知过程,这与感知器官相关。

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都处在中层。规划、计算、考虑、决策、下指令等意识活动都属于这一层次,忙忙碌碌的商界人士从事的就是这些活动。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容易忽视内层意识,除非是感觉到特别饿、疼痛或者有生理疾病。大多数人的外部感知都被中层意识所遮蔽。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清眼前事物。

要提高自我的觉察能力,就需要更加关注外层和内层意识,因为这类意识能够让我们进入当下,心一旦平静下来,可能就会出现格式塔全景——完整的画面,也可能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内层外层中层
◆ 装饰板材
装饰板材
◆ 装饰板材
一种溶液探测传感器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真实写作:作为核心素养的学科价值
一种购物袋
专题Ⅱ 物质构成的奥秘
从组织支持谈中层管理者激励*
《中层危机》:探讨应对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