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民委主任下基层》之为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2016-12-20 19:44
青年与社会 2016年32期
关键词:兴边红河州红河

张红文,一个标准的哈尼汉子。他刚毅、朴实、勤奋、不服输的个性特征,深深印刻着哈尼人的勤劳与智慧。他历任过边疆民族地区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等待职,担任红河州民宗委主任9年来,他心系各族群众,千方百计地改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水平,使一批又一批的少数民族群众摆脱了贫困,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红河州民宗委先后被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张红文本人年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奔小康 一个地区都不能落下

红河哈民族彝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毗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辖4市9县133个乡镇,其中:河口、金平、绿春3个县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848公里,境内世居着哈尼、彝、苗、傣、壮、回、瑶、布依、布朗、拉祜等10个少数民族,有9个世居民族跨境而居。

红河州地理条件特殊,一条红河穿境而过,把州境分为南北两大片区。其中:南部6县国土面积占全州的43.7%、人口占34.6%,而80%以上是少数民族,由于自然和社会历史等原因,南部地区从上世纪50年代援越抗法、60年代援越抗美、70年代对越自卫反击,直到80、90年代初期为止,担负了长达40余年的支前战备任务,再加上南部边疆6个县90%属山区地貌、自然条件,自我发展能力弱,历史欠账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张红文同志常说:“在红河这个地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边疆。”为了把党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张红文带领委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长跑遍了金平、绿春、河口三个边境县沿线村寨,深入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科学设计项目方案,促进更多项目落户边境地区。

金平县者米拉祜族乡河边寨村委会东风寨村组长陆正果说:“过去,我们东风寨人都怕出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逢雨季,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人畜混居,吃粮靠救济,自2014年,我们东风寨村实施了兴边富民示范村建设项目,投入资金80万元,州县民宗部门与拉祜族群众共同规划村庄建设,共同实施村内卫生路、活动室、球场、人畜饮水工程等项目。现在可好了,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自来水架到家门口,我们拉祜族群众的生活可方便了。”

东风寨村变化,是红河州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红河州共争取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建设资金16418万元,实施兴边富民示范村121个和“十百千万”示范点90个。

河口、金平、绿春三个县通过“兴边富民”工程的实施,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村寨呈现出“民富、村美、人和谐”的良好局面,“水、电、路”通了,腰包鼓起来了,人也精神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边境3县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有了较大改善,然而,新的困难和矛盾又摆在了面前。红河、元阳、屏边三个县虽然不接边,但其自然条件和曾担负的战备之前任务与3个边境县相同,而且有4个乡镇的10多万属民族直过区,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单一,社会发育程度低,使不接边的3个县逐步边缘化,与沿边3个县,特别是与北部地区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参照“兴边富民”工程,加大对红河、元阳、屏边3个不接边县的投入力度,缩小南部地区区域间发展差距,张红文向州委州政府提出在红河、元阳、屏边3个县先行先试“兴边富民”工程的建议。此建议被红河州委州政府采纳,红河州人民政府从2009年起,在州级财政中每年安排150万元,每年每个县分别给予50万元项目资金,截止2014年底,州级财政共安排不接边的三个边疆县先行先试“兴边富民行动”项目7个,资金900万元,三个县又整合各类资金682万元,重点对人民群众最急需的“水、电、路”和特色产业培育方面进行扶持。

“以前我们是增收无产业、致富无门路、发展项目无资金,多数年轻人在村子边晒太阳,无所事是;现在变化可大了,村子里建起了卫生路,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大家都忙着发展养殖业、栽菜、群众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元阳县牛角寨乡果期村委会大顺寨村杨建文说。

据了解,大顺寨村是元阳县牛角寨乡一个哈尼族村寨,属民族直过区,州委州政府在该乡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先行先试项目,有力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

“兴边富民”工程在不接边地区先行先试,红河州是云南省第一家,可见红河州委州政府推进精准扶贫、推动各民族协调发展的信心与勇气,也倾注了红河州民宗委的一片心血和汗水。村看村,户看户。如今,南部6县沿边村寨与不接边的3个边境县形成了齐头并进、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农村呈现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动了红河州南北协调发展,缩小了南北差距,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五个认同。南部6县2015年GDP达2043850万元,占全州的 16.7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931 元,人均粮食产量 409 公斤,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持续增长。

促和谐 从问题最多处给力

黑树林地区(红河片区)是指红河县的垤玛乡和三村乡,两乡位于红河县西部,由于该地区地处一州两市(红河州、玉溪市、普洱市)四县(墨江、元江、红河、绿春)的结合部,这里曾是云南省山林水土矛盾纠纷突出的“热点”、“难点”地区,辖12个村民委员会129个自然村144个村民小组6800余户3.2万人。

据史料记载,黑树林片区自光绪年间以来,经历240多年,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插花地较多,部份村寨林界不明、地界不清,经常出现争水、争林、争地等现象,上百人以上的打架斗殴就达30多次,导致该地区越闹越穷、越穷越闹,甚至出现农户之间毁庄家,破坏生产,上世纪90年代还出现集体外出乞讨的现象,影响了该地区对外形象,也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发展。

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既要通过洒胡椒面的方式,让党的惠民政策普惠人民大众,也要通过精准滴灌,捏紧拳头,形成推进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

红河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黑树林地区红河片区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在红河县三村、垤玛两乡投入1.1亿元资金,下大力气,使这一片区“愚、乱、贫”的状况有了根本性转变。在规划上,黑树林片区综合扶贫涉及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产业扶持发展、扶贫开发、社会事业建设、民生保障、基层党建等七个方面,整体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抓手,通过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促团结”,全力把黑树林片区建设成为组织建设模范、脱贫致富奔小康模范、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模范、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模范。

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以点带面,连片滚动,建设着力建设一批民族团结示范村,让该地区人民群众沐浴党的民族政策,幸福生活, 安心生产,该地区目前已成建 19 个民族团结示范村。

在产业发展方面,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在两个乡每个乡筛选5个村小组,每个村小组给予10万元的产业发展互助金扶持,采取无息借支方式借给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期限一至二年,今年扶持李家,明年扶持张家,滚动使用,加大技术培训,全力推动生猪养殖、蔬菜种植等“短、平、快”项目发展。垤玛乡垤玛村委会不迪村小组负责人说道。垤玛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由“十一五”时期的 4586万元增加到99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91元增加到5040元。

通过几年的建设,黑树林片区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在,我们村乡村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进去便捷,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生产生活也方便了。” 三村乡坝木村党总支书记张伟剑说。

农村的发展,一是要解决“水、电、路”交通瓶颈问题,二是要发展产业,想办法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对推动农村如何发展,张红文如数家珍。

黑树林片区由过去争水、争林、争地,变为现在发展致富的多、创文明示范户的多、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多,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现在是村村和谐,户户忙增收。“民宗部门,这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家。今天的幸福日子,要感谢共产党,感谢州县民宗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垤玛乡腊哈村朱松沙用朴实的话,道出了该片区群众的心声。

惠民生 着力培养一代人

“现在,我还能在大学教室里上学,我要感谢州县民宗部门的叔叔阿姨们。”现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的唐娜嫣同学感激地说。

2014年7月,张红文到屏边县新现乡调研,了解民族团结进步村项目情况。在调研中,他了解到唐娜嫣高中时就读于屏边县一中,家住屏边县新现乡新现街,因为家住高寒山区,由于家庭贫困,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自己和弟弟与爷爷奶奶生活,无法筹齐上学所需的学费。张红文请随行屏边县民宗局的领导尽量帮助解决唐娜嫣上学的费用。唐娜嫣在村委会、村小组干部的帮助下,向县民宗局递交了申请书,经过层层审核,并进行公示,唐娜嫣同学得到1000元的学费救助。

红河州民宗委文教科长戴春明说,多年来,红河州民委抓好民族地区社会民生“拾遗补缺”的事,坚持“救助一名大学生,托起一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希望”的理念,多方筹集资金,全力帮助民族地区孩子能上学、上好学。

据了解,2011年以来,红河州民宗委连续4年共救助农村少数民族特困大学生700名。在资金筹措上,州民宗委每年从民族机动金中安排40万元作为特困少数民族学生救助金。在资金管理上,红河州特困少数民族学生救助金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由州民宗委员会管理。在救助对象及金额方面,救助金用于因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农村少数民族特困学生,对布朗族、拉祜族考生考上大专即给予救助,确保少数民族特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蒙自三中初一班吴绍琪同学,家住金平县大寨乡白沙坡村,确能到蒙自一中上学高中,家里又不用掏学费,没想到高中也能免费上学。原来,为缩小南北教育差距,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红河州先后制定了多项扶持措施,对红河州内的苗族、瑶族、拉祜族、布依族、布朗族5个少数民族部份学生采取照顾和补助等优惠政策,进行专门招生培养,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到红河州农校、州卫校、州民族师范等6所州内中专学校就读,除享受国家给予的生活补助外,红河州政府每年每人再补助1000元。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深入边疆学校、村寨全面普查,使像吴绍琪这样的边远地区学子也得到救助。近4年来招生1500名民族班学生,瑶族民族班学生4年来共有162人。

猜你喜欢
兴边红河州红河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说谎和开玩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公共资源共享改革大力支持兴边富民和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红河州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