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诺贝尔文学奖需要鲍勃·迪伦

2016-12-20 19:48半茶米亚
青年与社会 2016年32期
关键词:迪伦诺贝尔文学奖鲍勃

半茶米亚

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他著作中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自1996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者后,鲍勃·迪伦与村上春树一样,人气高、陪跑。在这场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的竞争中,鲍勃·迪伦的出征身份是——诗人。他确实写下了这个世纪最震撼人心、流传最广、安慰和鼓励最多人的诗篇。

“因为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这句伟大的评语出自艾伦·金斯堡。

1996年8月,戈登·鲍尔代表竞选委员会为鲍勃·迪伦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向媒体宣读的金斯堡的推荐信:“虽然他(迪伦)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鲍勃·迪伦不需要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需要鲍勃·迪伦。迪伦出版过《歌词:1962-2001》、自传第一部《编年史》(国内译作《像一块滚石》)。他的书登上《纽约时报》年度榜、被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2007年,普利策奖颁发特殊贡献奖献给他——“迪伦不需要普利策,是普利策需要他”。

文学本无陈规,在20世纪被吟唱的民谣,难道不是让文学焕发新生命的一种伟大形式?“因为他充满自由气息、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这是1964年,萨特获诺贝尔奖时的颁奖辞。

21岁时,迪伦写下平生《答案在风中飘》,接连问出12个永恒之问:“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称作是一个人?炮弹要飞行多少次才能永远被禁止? 一座山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冲进海洋? 一个民族要生存多久才能获得自由? 一个人要抬多少次头才能看清天空? 一个人要长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从此,迪伦把民谣变为犀利的抗议诗和揭示现实的寓言诗,开启了新的诗篇时代。“他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这是1980年米沃什的获奖辞。

1963年5月,鲍勃·迪伦专辑《放任自流的迪伦》上市。3个月后,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几十万人的民权大游行,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撼动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迪伦和多位著名歌手在此生最浩大的场面一起大合唱了《随风而逝》,这首歌成了民权运动的国歌。

“他著作中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这是1957年,加缪的诺贝尔奖获奖辞。

艾伦·金斯堡说,迪伦是最棒的诗人。“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我哭了出来。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憾动人心。”

迪伦写下《暴雨将至》时,古巴导弹危机迫在眉睫。尽管当时大规模反战运动尚未开始,迪伦却已写下20世纪后半页最响亮的反战歌曲。

“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这是1976年索尔·贝娄的获奖辞。

鲍勃·迪伦从不买政治家的账,哪怕总统说是他的脑残粉。奥巴马就曾公开表示,迪伦的歌在他iPod上播放率极高。猜猜迪伦如何回应?他说:“大多数总统就职时都有最好的意愿,最后却灰溜溜地下了台,例如约翰逊、尼克松、克林顿……以及杜鲁门,好比他们飞得离太阳太近,结果就被烧死了。”

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契诃夫、卡夫卡、乔伊斯、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普鲁斯特、里尔克、罗伯·格里耶、伍尔夫。以上这些大作家,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漏网之鱼。是的,他们都死了。但米兰·昆德拉还活着啊。为什么他也没获奖?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产生,不过是瑞典学院18位院士开会投票决定。这18个人中不乏师生关系,一旦有空缺的席位,补入什么人也由老人们拍板决定。

20世纪初,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标准“富有理想倾向”被解释为“高尚和纯洁的理想”,托尔斯泰因此躺枪,没被评奖委员会看中。因为18位瑞典人认为他,“他在不少作品中不仅否定宗教,而且否定国家,甚至否定所有权,而他自己却一贯享有这种权利,以及反对人民和个人有权自卫和防护。”从而盖棺定论——在这样的一位作家身上怎么能体现出纯洁的理想?

到了1950至70年代,选择标准变成了“标新立异”,而到了80年代后,则更注重的是“不太为人在意但是优秀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多年来,评选标准左右摇摆。今年他们选择了鲍勃·迪伦,明年会轮到谁呢?天知道,我们不要太惊诧就是了。

《时光慢慢流逝》

山中的时光静寂缓慢,

我们坐在桥畔,在泉水边散步,

追寻野生的鱼群,在溪水上漂浮,

当你置身尘外,时光静寂流逝。

我曾有个心上人,她娇小、美丽,

我们坐在她家的厨房里,她妈妈做着糕点,

窗外的星辰闪烁高悬,

时光静寂流逝,当你找到你的心爱。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暴雨将至》

你到过哪里游历,我蓝眼睛的孩子?

我亲爱的孩子,你到过哪里游历?

我曾在那十二座迷雾山旁踟躇

我曾沿着那十二条蜿蜒的高速公路慢行

我曾走进那七座伤心森林的深处

我曾面对那十二汪死海

我曾进入墓地中一万里

暴雨、暴雨、暴雨、暴雨

暴雨将至

《永远年轻》

愿你能够梦想成真

愿你为永远帮助别人

也接受别人的恩惠

愿你可以造一把采摘繁星的云梯

然后摘下属于你的那颗

愿你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永远年轻

猜你喜欢
迪伦诺贝尔文学奖鲍勃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鲍勃·迪伦
火烈鸟鲍勃可忙了
你好,我是鲍勃
鲍勃·迪伦歌词中的社会正义表现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欧美音乐 鲍勃·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