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2016-12-21 19:32张幼国
亚太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组织实施学习活动高中物理教学

张幼国

摘 要:针对高中现在的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中的创新方式,根据人们在生活中的认识以及教学中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性的教学,更深层次的对教材进行剖析,提高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文章主要根据现在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以及实施等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组织实施

在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工程中主要是对其中的物理知识进行研究,从深层次的研究分析表明其中的物理知识。探究性教学的模式主要是从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等方面进行研究,逐渐的提升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通过这几种教导模式对学习活动进行指导与组织,逐渐实施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创设问题情境、重视教师课堂主导地位

对于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来讲,在课堂中进行实施期间一定要保证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只有教师进行正确的教育指导才能更好的保证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教育效率。因为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期间需要涉及相关的情境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或是实践,但是学生基本上是不能自己设置情境进行研究的,所以需要教师在这方面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情境问题的设置。并且学生在学习期间经常存在一些成绩上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在这方面非常擅长,经常是教师一点即透,可以有的学生可能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并不是非常熟练,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答才能掌握,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期间需要我们教师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主导地位,创建一些善于开发学生的情境,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中心点,围绕着中心点逐渐的进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能力。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同在进行问题的设置期间也会存在很多的不同,根据教师提出的不同问题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进行讨论[1]。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逐渐的发现问题了解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文中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在多媒体上观看的火车运行模拟动画,其中有一列沿京沪铁路运动的火车,在运动期间,能不能研究它从上海到北京的运动简化为一个点?物体是否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看作质点?并且让学生讨论:一个简单的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主要是什么?物理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且针对这些提问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学生通过这些提问会在教师进行实验期间充满疑惑,这样在疑惑中就会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与答案。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定律或是概念进行探究性学习

因为在进行物理学习期间需要学生熟练地掌握物理中各个知识点的概念与其中的定律,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期间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定律与概念等,以学生为重要的主体,其中的知识点与概念定律等为探索的主要线路,利用物理实验的形式对其进行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与探索中,在实验中亲身的感受到其中的伟大变化,通过自身的理解形成一定的物理答案。在这其中我们需要了解到物理概念主要是反应一种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比较抽象的理念,是一种理论性的知识。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观察与实验来获得相关的认识,形成一种基础性的理论观念,并且通过相关的比较与综合归纳之后将其中的区别进行重点突出,共同的本质进行集中的一种特点建立的,是一种理论性基础性的概述。另外物理的定律主要是根据相关的事物相互之间的作用背景下存在的一种必然性的关系,其中在物理中主要称之为原理、定律、定理等名称。在进行物理的学习中一定要充分的掌握物理定律与概念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其中教与学之间的区别。

例如在学习时间与位移这节课时,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时间和时刻之间的含义以及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还要知道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怎样进行测量与计算。在学习位移概念的同时要知道位移的概念含义,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知道它与位移规律之间的区别。同时还要了解到路程与位移之间的区别;充分的理解与掌握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概念。

三、通过实验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对于物理来讲是一种具有强烈逻辑性质的学科。物理学习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实验教学,通过对物理知识进行实验性的教学,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实际发生的情境与原理的利用,这样可以很好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进行提升,帮助学生在探索与观察的基础上学习好物理知识[2]。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关于物理实验方面的实施,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对实验的设计与制作等融入到物理教学中,用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重力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掌握基本相互作用的概念与相关理论期间,我们需要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进行实验期间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探究实验活动,明确重力的方向。实验中教师将一个小球利用细线将其悬挂在一个支架上,在没有任何影响的状态下并让其自由下垂,在下垂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详细的计算出这个时间段中这根细线下垂的方向是什么。在保持细线下垂不变的基础上逐渐的转换支架的木板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夹角,叫学生详细的观察:在转变的过程中细线的方向是不是发生了变化。通过这样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以及重力概念中指出的力是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的,力是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的深化对力的了解,熟练的掌握这方面的理论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教学模式还在不断的创新探索中,需要对其不断进行完善才能更好的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新课改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殷汉卿.试论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中探究点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4):53-55.

[2]刘国跃,廖碧涛,龚劲涛.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8):136-138.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

猜你喜欢
组织实施学习活动高中物理教学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背诵式语言输入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施措施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