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教材,构建高效课堂

2016-12-21 19:32卢美琴
亚太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数学教材课标高效

卢美琴

摘 要:深入解读教材是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把教材凝固的文字,转化为富有情感的教育活动,变知识型课堂为言语性课堂,变讲授性课堂为自主探究课堂,变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为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高效的数学课堂应是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意识的创新的舞台,因此,数学课堂上老师创设的一切机会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数学才能展示其精彩的一面。

关键词:数学教材;课堂教学;高效;优化;课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实施。随着‘新课标的逐渐推广和施行,新课程的理念也逐渐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中。但如何深刻解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教材的编排体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全体有效”、“全程有效”这一目标,这仍然是需要长期坚持实践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理教材前后联系,找准切入点

教材的设计知识点前后是相互联系且交替螺旋上升,因此教师在教材解读过程中要做到“瞻前顾后”。所谓“瞻前”,是指解读某一知识点时,除了要解读这部分知识,还要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知识,理解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起点。所谓“顾后”,就是在解读某一知识点时,不仅要解读这部分知识,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知识,以便为今天的知识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当我们对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了然于胸,明确了新知的起点,找准切入点,新课的教学便已成功了一半。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这节课时,我出示:1.332÷4=(),400÷75=(),28÷15=(),78.6÷11=(),让学生分组比赛分别算出他们的商,第一题是学生已学过的能除尽的除法,后三题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商是循环小数的除法。第一组的同学很快就算出商,其他三组的同学还在认真计算,当算出多位商后有同学提出:老师,这商位数很多,根本就算不完。“老师,我发现这商有规律”,我适时呈现了四个小组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后三组的同学大呼:“老师,这样不公平,第一组计算能除尽,商只有三位数,而我们除不尽。”在孩子们的呼声中我自然引出:“能除尽的商是有限小数,除不尽的商是无限小数”进而追问:“今天的比赛真得就不公平了吗?如果你能找到后三道题的计算规律,你就会发现其实今天的比赛是公平的。”学生好奇心被充分调动,积极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对后三道题的观察、比较、发现,找到了循环小数的特点以及计算的规律,感受到循环小数的商虽无限而计算过程却是“有限的”,也从而感受到本次比赛的公平性。计算教学虽然枯燥,然而当我们能从整体上解读教材,理清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延伸,找准切入点,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也能把枯燥的计算上得有趣、有味。

二、析教材之间区别,突出重点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瞻前顾后,溯源探流,深刻分析研究所教的内容,弄清她与旧知之间的区别,明确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准确抓住重点,课中凸显重点,并把重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节课,通过认真解读教材并把本节课知识点与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明确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都可以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但折线统计图能容易看出数量的变化趋势,这是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而这也是本节课重点要学生感知与体悟的。我在课一开始出示姚明身高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分析,回顾旧知并提出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把这幅条形统计图画成折线统计图会是什么样的?”学生想象后我出示三副条形统计图让学生选择:“这三幅折线统计图,哪一副能表示姚明的身高情况?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认真观察了这三幅图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从图中“线”的变化趋势判断第二副折线统计图能表示姚明的身高情况。初步感受折线统计图中“线”的作用,当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认识之后我又设问:“在画折线统计图时为什么描点了还要再连线?”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份病人的体温变化折线统计图设问:“从图中你能知道病人的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你是怎么看的?”

从课开始选择表示姚明身高的折线统计图到画折线统计图时的设问:“为什么描点了还要再连线?”以及练习中看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不断的让学生感知“线”的作用,凸显了本节课的重点,深刻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征:通过“线”的变化,能清楚的看出量的变化趋势。把原本难上、怕上的课变得简约易学。

三、悟图例蕴藏意图,分散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重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切实掌握。对于难点可以采取适当分散,预作准备,多举实例等办法,加以解决。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法则等,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大纲》的这些教学指示,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认识时间”这节课时,我们初读教材后,对教材中的“拨一拨”与例2是这样设想的:“拨一拨”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从而发现1时=60分,例2便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尝试看“几时几分”。在课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几时几分”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困难,特别是“4:45”、“9:50”这样的时刻学生在看钟表时更是困难重重,学生的“难”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认识“几时几分”难在哪里,与之前学习的“认识整时”不同在哪里?带着问题我们细读教材,分析、思考、比较之后发现学生在认知上所遇到的坎:“认识整时”如“4时”这时时针刚好指着“4”,而认识“几时几分”如“4时30分”这时时针已超过“4”可还是看作:4时”,这才是学生认知上遇到的坎,在细读“拨一拨”这一环节的教材时,我们从编者所呈现的三幅“钟面”图中也悟到编者的用意,学生在认识“几时几分”所遇到的困难可以在“拨一拨”这个环节进行渗透,做个铺垫,分散难点,于是在教学“拨一拨”这一环节我们是这样调整的:当时针与分针都对着12时,学生读出时刻是“12时”,说说你是怎么看的?复习了“整时”的读法.接着把钟面时刻调到"12:30",让学生观察这时的时针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时针离开了12,时针大约过了半格,这时整时还是读“12时”,师追问‘如果分针继续走,时针还会有什么变化?通过演示,学生不难发现这时时针会越来越接近“1时”,但还没到“1时”,还是读“12时”。继续追问:‘如果分针走一圈,时针又有什么变化?通过这样放慢演示过程,学生不仅很快发现1时=60分,对看“几时几分”有了初步感知,分散了例2的教学难点,当放手让学生自主认识“几时几分”时,已是“胸有成竹”了。

四、依学情整合教材,捕捉效点

“整合教材”,就是根据使用的教材特点,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即知识起点、生活起点和学习能力,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使教材更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提出"用教材教",而非“依教材教”,说明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载体与参考,而非唯一依据。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用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概念多且较为抽象,整节课不仅要解决“面积”的概念、感受常用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比较合适”,还要认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内容多,很难在40分钟内有效完成。基于以上想法,我对教材进行了两方面的处理:

(一)弱化对“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比较合适”的操作体验

本节课的重点是“面积的概念及面积单位的认识”,体验“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比较合适”是本节课的难点但不是重点,教学这一环节时若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议一议发现用圆和三角形作为单位面积度量时会有空隙,正方形可以密铺,能准确知道面积,所以“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比较合适”。

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会更深刻但却很费时,而重点知识的教学却被弱化了。若不动手操作,把测量的过程用课件直观演示,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也能发现“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比较合适”,这样又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重点知识的教学上,所以我认为这一环节不动手操作更合理。本环节教学我们比教材多提供了长方形作为单位来测量,这主要基于学生心中的疑问:长方形也能密铺,为什么一定要用正方形呢?通过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比较,学生发现用长方形作为单位测量时要考虑摆的方向,这样更深刻体验“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比较合适”。

(二)例1、例3合理整合、有效融合

例3面积单位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面积单位大小的感知体验是本节课的难点,面积单位的教学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凸显、突破?

在学情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具体物体的面认识很容易,而长方形、正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学生在一年级就已认识,所以对这些平面图形面的认识学生也不会有困难。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对例3面积单位的教学做了调整,在课开始,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接着比划想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长什么样?有多大?边长1厘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长什么样?有多大?它的面在哪儿?

并介绍:正方形面的大小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在课一开始让学生在认识平面图形——正方形面的同时对面积单位的大小、形状有了初步感知,然后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面,在感知无论是物体表面还是平面图形都有大小,从而引出面积概念。对例1、例3教学进行合理整合、有效融合,可谓是一举两得、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有效教学始于对教材充分、全面的解读,落实于完美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立足教材,还要立足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创新教学设计,更要力求体现对教材的超越和回归,积极构建真实高效的课堂,优化课堂教学,使数学课堂闪现智慧的火花,洋溢出强盛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石门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材课标高效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认真研读数学教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