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求商业回报 公益创业背后的幸福与心酸

2016-12-26 13:31
环球慈善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工公益服务

通过创办社会组织,动员社会资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来购买公益产品和社会服务;创办者不追求商业回报,只索取成本覆盖或合理的薪酬待遇——近年来,“公益创业”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南京现有登记备案的进行公益创业的社会组织3.1万家,正式注册的1.1万家。公益创业涉及助困、助残、环保、文化、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已逐渐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公益创业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和商业创业有什么区别?公益创业主要解决哪些社会问题,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度调查。

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公益创业

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强有力补充

90后姑娘唐晓来前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高级营养师。最近,唐晓来正忙着公益创业,筹办一家社会组织,专注于青少年健康饮食教育。

唐晓来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在一家社会组织工作,从事老年人营养教育。在给老人讲授科学饮食时,唐晓来发现,不少老人几十年来的饮食习惯很难改变。于是,她意识到,健康饮食习惯应该从小养成,这样可以受益终身。渐渐地,她萌生了自己去创办一个社会组织的念头,专门从事青少年饮食健康教育。

在刚刚启动的由团市委、南京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主办的第二届公益领袖营上,37名青年参加学习,他们都是正在或者即将从事公益创业。南京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负责人介绍,不同于商业创业的激烈竞争,公益创业门槛低、形式多种多样,社会需求量也很大;并且现在国家倡导公益事业发展,各级政府、基金会等对公益创业支持力度很大。可以说,公益创业即便失败了,个人也不需要承担太大风险。

近几年,随着公益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我市社会组织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2013年开始,我市全面推开公益慈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三类组织直接登记。5年前,我市备案的进行公益创业的社会组织约为1万家,今年,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已有3.1万家。他们开展助困、助残等服务,为市民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在公益创业人高洁看来,和商业创业一样,公益创业也是从无到有,一步步开拓发展。但公益创业不为赚钱,而是创造社会价值,追求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公共利益。

高洁今年29岁,是个性格开朗的姑娘。大学毕业之后,高洁工作之余在两家医院的肿瘤科做志愿者,主要为癌症晚期病人做临终关怀。2012年,高洁的临终关怀项目获得了4.8万元的政府公益创投资金的扶持。她辞掉工作,在雨花台区成立了本善社工服务中心,开始了她的公益创业之路。

高洁记得,当时她服务过一对双双患癌的老夫妻,他们的小儿子之前已患癌症去世,大儿子也患有癌症,家庭不宽裕。“我每天都去他们家,陪他们聊天,陪他们出去遛狗。”高洁说,除了陪伴,她还请来肿瘤科的医生志愿者上门为他们义诊。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高洁服务的项目在增多,服务的领域也在拓宽,服务的对象除了重病老人,还有困境儿童、困难单亲母亲等。

除了本善社这种综合性的社会组织,南京还有大量的社会组织专注服务于某个领域或某一类特殊的人群。如1213志愿者联合会,主要是寻访抗战老兵、大屠杀幸存者,记录口述历史、留存真实记忆,并对他们当中的困难群体给予生活上的援助;南京乐活公益发展中心关注的是唐氏综合征患者,给他们制定康复计划,帮他们融入社会……这些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提供的各类社会服务成了政府公共服务强有力的补充。

资金短缺,一些项目不得不停止开展

“尽管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达3万家,但这当中真正运作得好、能长期开展活动的并不多。”南京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有关人士说,公益创业是指社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创业过程。而我市的这些社会组织中,有相当一部分很弱小,开展的活动很少,社会影响力小;有些名存实亡,被称为“僵尸组织”。

创办一家社会组织,会遇到哪些困难?

记者随机调查了20名公益创业者,发现资金短缺是每个人面临的困难。

惠仁社工服务中心于2013年在鼓楼区注册,是业内运作得较为成功的社会组织之一。前天下午3点半,一群背着书包的孩子准时出现在中心二楼的教室。这是该中心的“五彩学堂”项目,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学后,10多个孩子就会来到这里。他们来自周边4个社区,大多是困难家庭和外来工子女,父母无暇看管。孩子们在这不仅课业得到辅导,还可以做手工、学绘画等。

中心负责人周飞祥说,中心从创立之初只承接了1个项目,发展到现在有7个项目,一步步壮大,得益于这几年政府购买服务和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的加大。但中心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缺钱。中心9名社工,每个人的年薪在4万~5万元,另外每个月的水、电费有上千元,一年的开支近40万元。由于政府购买服务并不是持续性的,社会捐助也是短期的,如果一些项目下一年找不到钱,就不得不停止开展。

南京小萝卜儿童关爱中心专注于青少年素质的提升,中心负责人徐玥告诉记者,从中心创办至今,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目前,机构一年申请到的项目经费不到10万元,如果要聘请一年专职员工,那就所剩无几。为了节省开支,中心目前聘请了两名兼职人员,再发动志愿者开展服务。中心现在开展的“爱心小天使”项目,带着孩子们到社区、福利院等地做志愿服务,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做公益是无偿的,但开展各项活动是有成本的。”徐玥认为,草根组织不能完全躺着靠政府、靠社会捐助,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造血”功能。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有少数社会组织在进行有偿服务。比如,服务青少年的社会组织在寒暑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收取一些费用。一些开展课后托管,也收取服务费。还有些为老服务,也在尝试收费。“你是做公益的,怎么能收费。”对于社会组织的有偿服务,一些市民表示不能接受。

市、区政府每年都有一些公益创投资金,但规模小、不够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很难申请到这笔资金。全市正式注册的社会组织,仅有10%左右能获得公益创投。记者从南京市公益创投协会获悉,近年来,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但获得公益创投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评估项目很多,比如,要求社会组织要有专职人员,服务对象要满30人,每周服务不得少于两次;服务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等。一些组织并不能达到这些要求,所以很难获得政府的公益创投资金。

人才匮乏,制约社会组织做强做大

人才匮乏、流失现象严重,困扰着公益创业的发展。

去年末,本善社工服务中心的一名“公益哥”转行到了快递业。4年前,这名“公益哥”从一家大型国企辞职,来到本善社工服务中心从事临终关怀工作,但最终还是辞职离开。作为本善社的负责人,高洁对他的离职表示理解。为了稳定现有人员,高洁进行了人力资源设计,把现有人员分为三个层次:管理层、督导、社工,管理层和督导的工资要高出很多。

小机构无力聘专职人员,稍有实力的虽请得起人但留不住人。有调查显示,社会组织人员流动率高出企业两三倍,原因是待遇太低。目前,南京公益机构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工资待遇低、缺乏安全感等因素造成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大,队伍不稳定无疑会制约社会组织的发展。”南京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我市缺乏叫得响的品牌社会组织的原因之一。

“创立一家社会组织的难度不亚于创办一家企业。”团市委志工部有关负责人说,一些社会组织难以存活下去,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公益创业光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要找准定位,瞄准服务的人群,开发设计出新颖高质量的项目。创办人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带领团队提供高效的服务;要有开发社会资源、拓展人脉的能力;还要懂得宣传推广,从各种渠道募集到资金。

“输血”和“造血”并举加强领军人才培养

“公益创业能够全面培养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未来会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崔效辉说,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创办社会组织获取资金有3种主要来源,一是政府购买,二是社会捐助,三是有偿服务,比例是约各占1/3。对于低收入弱势群体,政府要为他们购买服务。

而中高收入群体,则应该自己掏钱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针对这一潜在的市场,公益创业者也要运用商业思维,开发出能够让客户花钱购买的服务,从而增加自身的“造血”功能。

面对资金难题,惠仁社工服务中心曾尝试过在互联网上筹集资金,他们成功运作过一个网上筹资的项目,叫“不老爱情”。由中心的几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腾讯乐捐平台上发起,为老年人拍婚纱照。两期活动下来,该项目已募集到11万元公益资金,为37对老年夫妇圆梦婚纱照,其中最年长的86岁。

崔效辉认为,在社会组织增加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政府应该继续为公益创业“输血”,加大购买服务的力度,扶持更多的社会组织壮大。此外,社会捐助的资金这一块也有待提升。目前国内的捐赠主要通过基金会接收。

我国目前仅有5000多家基金会,而美国3亿人口,有5.6万家基金会;韩国4300万人口,有4000多家基金会。他建议大力发展基金会去募集资金,进而把资金转给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提供各类服务和援助。社会组织有了足够的资金,能够提高社工的待遇,人才便不是难题。

为解决人才的问题,今年团市委还成立了南京青年公益学院,专门培养公益领域的青年先锋、青年公益组织的领军人才。近期,团市委创办的第二届青年公益创业领袖营即将开营,培训内容包括素质拓展训练、社团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设计与管理、公益活动筹款、项目执行与评估、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等。有关人士表示,通过这样的培训,将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未来的公益行家乃至公益行业领军人物,进而做出品牌做出影响力。

本刊整理自《南京日报》

猜你喜欢
社工公益服务
青春社工
公益
公益
公益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公益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