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2016-12-27 09:19解晓静章九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中医学病例案例

解晓静 章九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20)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解晓静 章九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20)

目的 探讨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西医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84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人,在中医临床见习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价进行测评。结果 2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0%以上的学生认为它在促进学习、改善教学过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 中医临床见习中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见习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临床案例教学法;中医;临床见习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和总结,是一种由表知里的思维方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的课时有限,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西医院校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医就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外,还要培养他们的中医诊疗思维能力,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指导临床疾病的诊疗。目前,传统讲授法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很难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在中医临床见习教学中尝试案例教学法,选择典型病例,精心设计见习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师生讨论讲评相结合,着重解决学生临床辨治能力薄弱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将临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医临床见习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1级七年制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人。统一应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学》[1]。教学方法均采取课堂理论授课加临床见习,课时共有52学时。2组学生授课教师、教学时数均相同。2组学生性别、年龄、专业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中医临床见习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观察组在见习前,由教师针对学生已学习的中医基础知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中医病房中选择典型病例,患者病情较稳定,并在考核前已经过课题组教师明确中医诊断。学生课前预习,并结合病例查阅资料。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进行病例采集,询问患者的主证、伴随证、病史,检查舌象、脉象等,然后结合望、闻、问、切所获取的临床资料进行辨证论治。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中医理论知识进行分组讨论,做出病例中的诊断和治疗,根据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1.3 考核方法

1.3.1 理论考试成绩 对2组学生的中医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阅卷采取盲法,评价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1.3.2 学生评价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观察组42名学生对临床案例教学法的认同度和学生对临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共发放问卷42份,进行不记名调查,收回42份,有效收回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所有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组学生理论考试总成绩比较 2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总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见表1。

表1 2组学生理论考试总成绩比较 (x±s)

2.2 2组学生理论考试不同题型成绩比较 2组学生理论考试单选题成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多选题、辨证分型题和主观题成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果见表2。

表2 2组学生理论考试不同题型成绩比较 (x±s,分)

2.3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

表3 观察组学生对临床案例教学法的认同度和教学效果评价[n=42,例(%)]

3 讨论

中医是一门临床医学,它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所以要安排临床见习课,让学生在临床中亲身验证中医药理论和临床价值,使他们对中医学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西医院校学生要理解并接受中医理论,需有一个适应过程。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高校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改变既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习惯,突出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开展虽然只有20年历史,但对我国高等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2]。案例教学法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建立中医逻辑思维方法和辨证论证思维模式的优点。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3],提出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7个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它的提出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明确而全面的方案和标准,即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在见习课上进行中医临床案例实践,将理论课所学到的四诊、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内容融会贯通,使学生对中医诊疗思路有了亲身体会,对中医学的诊疗技术产生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提高其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技能,也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医学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临床案例见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理论思想,感悟中医的诊疗模式,从而不会出现“开卷了然,临证茫然”的半成品[4]。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考试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案例教学法通过临床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明显提高中医学的教学质量。其中单选题共10分,两组正确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多选题共2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疾病的常见症状、常见分型、治法等内容的掌握,两组正确率相比有明显差异;辨证分型题共20分,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对所给临床资料的分析、归纳,对患者做出证型诊断的能力,两组正确率相比有明显差异;主观题共50分,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简答等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的掌握情况,两组正确率相比有明显差异。综合分析理论考试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学生辨证论治、临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实际采集分析临床病例可以提高学生的诊疗能力,当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教材描述不相符时,提示学生不要死搬硬套,学会抓住证型的主证,做到“勿拘泥于书本,勿忘于书本”。表2统计结果显示:临床案例教学法能够被观察组学生广泛接受和认可,80%以上的学生认为它在促进学习、改善教学过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凭借其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改善了中医临床见习中枯燥乏味的弊端,能够有效的衔接理论、实践和临床诊疗,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应用临床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带教教师要选择好临床病例,好的病例不是随意选取的,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启发性,并且难易适中,防止因过于简单而使讨论无味或因过于复杂而使学生抓不住要领无言可发;二是带教教师必须掌握临床病例材料,明确病例讨论过程中要涉及的基本理论,制订周密的病例讨论引导计划,在讨论分析时,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对病例分析的发言,及时提出关键问题,促使临床见习内容的具体深化;三是收集与病例相关的症状、体征等影像、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印象。由于学时数的限制,在临床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掌控好教学的时间、内容与形式。不仅要求教师对整个教学进度安排井然有序,还要求教师具有全盘驾驭的能力[5]。而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临床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总之,临床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把枯燥的、难以理解的理论和病例结合起来,为理论联系实践提供了有效途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学生的喜爱,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辨证论治的思维理念,有助于理解和掌握中医的临床思维模式,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供了有效手段,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中医临床见习教学方法。临床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对教师教学工作包括病例选择、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逐步进行完善。

[1]唐方.中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

[2]林平,陈立典.浅论实习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32-3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14.

[4]李丽玲.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医教育,2005,24(5):81-82.

[5]吕立江.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推拿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应用[C].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2008:60-62.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E Xiaojing,ZHANG Jiuhong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0,China)

Objective To stud y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 84 students of seven-year-program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special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2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clinical 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Theoretical examin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were measured.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in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results(P<0.05).More than 80%students thought that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process.Conclusion Clinical 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 use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s'theoretical examination results,and enhance the initiative of learning.

clinical 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practice

10.3969/j.issn.1672-2779.2016.23.012

1672-2779(2016)-23-0025-03

李海燕 本文校对:孙 欣

2016-09-30)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资助课题(No:10JYY-079)

猜你喜欢
中医学病例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病例”和“病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