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研究

2016-12-27 22:30马光霞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9期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高校

马光霞

摘要:近年来,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急剧上升,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就高校群体性事件展开研究,对其预警机制的建立做了初步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另一方面,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使得高校学生管理问题日趋复杂,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安全稳定和谐和发展。因此,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日益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预警机制的建立,更是重中之重。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前预先发出警报,从而防范和阻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源头控制危险,将危害和损失真正降到最低。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分类

我国目前已发生的高校群体性事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民族性、宗教性群体事件

当前,民族性、宗教性问题已成为我国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导火索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招招录有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在思想上,宗教信仰上很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频繁发生骚乱,导致了民族性、宗教性群体事件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

2、政治性群体事件

当代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不太成熟,是非判断能力较弱,认识易偏激,思考易片面。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某一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很容易激发起了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或引爆了他们积累已久的激愤情绪,从而导致他们以集会、游行示威或抗议等集体非常规行为来表达个人政治诉求或发泄不满,群体性事件也由此而发生。

3、自然灾害性群体事件

最近几年,自然灾害发生率不断上升,主要包括了洪涝、地震、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一旦这些自然灾害发生,学校的正常秩序将受到严重干扰。在发生期内,学校不能正常行课,学生由此无事可做,长期聚集在一起,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偏激,做出违背常规的举动,从而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

4、公共卫生性群体事件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如2009年甲流事件。

5、高校内部管理引发的群体事件

高校内部管理所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因学校后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校内人事制度改革,教学管理措施等造成部分群体利益受损而发生的冲突。比如因对食堂卫生、饭菜质量以及价格不满引发的学生罢餐事件,这类冲突规模较小,一般发生于校内,而一些涉及到大多数学生的根本性利益问题,则规模较大,其冲突的方式更为激烈,对校内秩序的破坏力更大,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极为恶劣。

二、建立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1、有利于预防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

突发性是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一个共同的特点。群体性事件往往因某种因素的诱发,突然爆发,事态在短期内迅速扩大。由于事出意料之外,常常使得在学校在解决时陷入被动状态,导致事态得不到及时控制和处理,或处理不当导致事态不断升级,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最有效杜绝群体事件突发性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这也是预防和处理危机的关键。

2、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

任何群体事件的发生必然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且大多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它不仅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特别是一些暴力性的群体性事件,还会给学生个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为了从根本上阻止群体事件发生所导致的危害,建立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3、有利于保证高校良好的公众形象

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损害了高校管理制度的权威,极少数同学甚至会出现与学校对抗的情绪, 不断出现的群体性事件使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信任产生了怀疑和动摇,损害了高等学校良好的公众形象。

三、对建立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的建议

1、纠正认识偏差

当前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宗教和自由化意识形态等思潮向高校学生急速渗透,很多校外的社会性问题延伸到高校,造成学生思想发生偏差。因此,要针对引发突发事件的问题进行思想引导,纠正思想认识偏差,消除因认知欠缺或偏差而引发的突发事件。

在这方面,攀枝花学院坚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进行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教育学生要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二是进行法治理念教育,发挥法制的规范约束作用。强化学生知法、遵法、守法意识,使他们认清不合法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从而弱化盲从与冲动行为。三是利用权威媒体、权威人士形成正确舆论来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客观评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增强预警意识

加强预警管理,增强人本意识。学校应充分利用课堂、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通过分层次的宣传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强大学生预警意识。

例如,在应对对自然灾害方面,攀枝花学院从上而下,要求全校学生学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和演练,真正掌握危机中自救和互救的技能,以提高生存能力。

3.健全信息收集与处理机制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是高校预警活动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攀枝花学院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第一、构建由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等监测主体在内的监测系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立体交叉式信息网络体系,并实现信息的顺畅沟通。例如,学校针对突发性事件,要求每个二级学院填写《学生危机预警周情况登记表》(见下图)和《学生危机预警月情况登记表》等。第二、采用多样性的收集方法。使用网络监测、问卷调查、心理测试和咨询、谈心、座谈、观察等多种方法来收集学生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把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第三、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具体做法是在每个班级选拔一名信息员,定时向老师汇报同学的信息,及时处理所发生事宜,力争将矛盾和事件最小化。

4、拟定预警实施方案

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原因复杂多变,因此,防控群体性事件还需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分门别类的拟定预警实施方案。

在经历非典事件、甲流事件、8.30地震、涉日维稳等事件后,攀枝花学院不断自我总结,建立了各种具有针对性的预警方案。如《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攀枝花学院地震应急预案》和《涉日维稳工作方案》等。

四、结束语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立的意义并不在于它可以完全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而在于能够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理事件。因此,我们应该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事、因地、因时、因人、因情制宜,讲究方法策略,使预防和处置工作稳妥扎实,把问题和矛盾解决萌芽之中,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保障校园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云芝.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化对策探析[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02:72-75.

[2] 唐楚生,李小英. 试论高校突发群体事件的性质及主要特征[J].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62-64.

[3] 李金韦. 浅论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应急处理[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21-122.

猜你喜欢
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高校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新常态背景下PPP模式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与群体性事件
高校学生常见突发事件情况分析
广播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浅析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特点及管控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