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2016-12-29 00:59郭文彤
关键词:空心股骨颈股骨头

郭文彤

(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7)



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郭文彤

(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7)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研究组给予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骨折恢复时间)、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骨折恢复时间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长(P<0.05);两组术后ADL评分分别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术后ADL评分分别均较对照组升高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较对照组16.67%显著低(χ2=5.455,P<0.05)。结论 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并显著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但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的优势不及空心加压螺钉。

股骨颈骨折;动力髋螺钉;防旋螺钉;并发症;功能恢复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骨伤科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是一种沿股骨头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股骨颈具有特殊解剖结构,加之血运来源特点,极易导致股骨颈骨折后骨折较难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形,据世界流行病学报告由股骨颈骨折造成的骨折不愈合发生率高达15%,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约为25%[1],同时有研究亦表明股骨头坏死后可逐渐累及整个股骨头,进一步引发创伤性髂关节炎,可见临床有必要探寻合理、有效方案,对患者疾病控制及预后改善作用意义重大[2]。以往空心加压螺钉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具有一定疗效,但由其引发的并发症仍是目前较难解决的难题,随着防旋钉、动力髂螺钉的出现,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3]。为进一步探究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本研究与临床对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纳入对象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8~62岁,中位年龄(55.32±3.26)岁,身高156~175 cm,中位身高(165.38±3.21)cm;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7~61岁,中位年龄(55.41±3.25)岁,身高155~175 cm,中位身高(165.41±3.11)cm。两组患者上述所列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相较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空心加压螺钉进行治疗,患者全麻成功后,取其平卧位,行牵引复位,患者于C臂X光机透视检查并证实复位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距离股骨大转子下5 cm处行直切口,将一枚导针于透视下利用导向器经皮及股骨头平行沿股骨头钻入,并使之与股骨颈轴线和前倾角相平行,并再次进行透视检查,明确导针位置。依据导针位置,将2枚平行导针再次导入,置入后依据导针长度选择合适空心加压螺钉并打入,并确保空心螺钉呈倒品字于股骨颈内排列。研究组给予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治疗,患者全麻成功后,取其仰卧位,于C型臂X光机透视下对骨折情况进行检查,并通过侧力牵引及外旋,确保下肢外展,将患肢缓慢回到中立位并促使其内旋,并将牵引力减少,将骨折复位,采用2孔DHS加防旋螺钉固定,于满意位置后将切口关闭。两组术后均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并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并进行定期检查。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骨折恢复时间)比较;②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对两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量表)进行观察,该量表含10个项目,依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程度分为0、5、10、15分四个功能等级,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功能恢复越好,两组均于术前、术后1周、3周、5周进行评估;③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骨折恢复时间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两组术后ADL评分分别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术后ADL评分分别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术后ADL评分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研究组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2例骨折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1例内固定失败,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较对照组16.67%显著低(χ2=5.455,P<0.05)。

3 讨 论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多发的骨科创伤性疾病,临床类型较多,由于老年人受骨质疏松、反应迟钝、髂周肌群退变等生理因素的影响,因而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而老年人由于自身脏器功能衰减导致手术过程中耐受度较低,可见探寻科学合理的外科手术方案至为关键。由于股骨颈具有特殊的血供关系,股骨颈一旦骨折,易引发供血血管损伤,造成主要供血来源被阻断,并进一步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因而目前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仍存在一定难度[4]。

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患者骨折类型、时间及患者年龄及自身生理状况制定合理方案,良好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因素。目前内固定方式的选择较多,其中空心螺钉及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在股骨颈骨折复位中的应用较多[5],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骨折恢复时间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长,但研究组术后ADL评分较对照升高显著,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低,空心加压螺钉属于多根螺纹加压钉类,空心加压螺钉2根固定后,可对骨折端进行有效加压,并可有效抵抗旋转剪切刀,对骨折部位的固定作用牢固,移位率极低,促进骨折愈合[6];由于其固定过程中具有固定牢固特点,可有效减少因外力固定增加卧床时间导致的并发症发生,因而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切口、骨折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长,与江辉耀[7]研究中空心加压螺钉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切口小及术后骨折恢复快的结论相吻合;动力髋螺钉是由滑动螺钉进展而来,其具有加压及滑动双重优势,滑动螺钉对血运恢复作用显著,可有效增加损伤组织的血供,对关节囊不损伤情况下可防止股骨头坏死,其与钢板支撑作用对颈干角有维持作用,利于骨折解剖复位,促进骨折愈合,在联合防旋螺钉后,可有效减小动力髋螺钉对组织创伤及力臂长度,进一步降低髂内翻畸形[8]。钉版断裂及股骨头切割等发生的几率,并有效促进患者骨折后功能恢复,且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综上,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积极作用显著,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 周锦春,郭敦明,王青,等.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多中心多因素相关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5):549-554.

[2] 马慧勇,曹江龙,李旭晨,等.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4):988-989.

[3] 章年年,叶招明,朱仰义,等.双螺钉系统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伤,2013,26(7):565-571.

[4] 李海峰,玉彬,李强,等.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721-723.

[5] 李炜.空心螺钉与动力髋螺钉加防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36-38.

[6] 侯吴仁,徐敏鸥.动力髋螺钉加防旋螺钉与3枚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15,28(9):796-801.

[7] 江辉耀.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J].河北医药,2014,18(3):379-381.

[8] 孙彦豹,王静,金宝城,等.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3,32(6):513-515.

郭文彤(1965—),男,江苏扬州人,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骨科工作。

R683

B

1004-7115(2016)12-1389-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6.12.025

2016-09-08)

猜你喜欢
空心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地球是空心的吗?
空心人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空心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