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控测试作文题

2016-12-29 06:44点评青田中学叶德义
中学生天地(C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抓住机会名言作文题

■点评:青田中学 叶德义

丽水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控测试作文题

■点评:青田中学 叶德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幸运是机会的影子。

古罗马诗人斯塔提乌斯:真正的幸运在等待着有资格享受的人。

经典语录: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就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同学的立意

郑淼淼: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幸运也属于一种机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有资格把握机会,真正享受幸运,幸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能力的体现。有能力,才有幸运!

点评: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由三句名言构成,第一句指出幸运与机会如影随形,抓住机会才有幸运;第二句指出真正的幸运并非偶然、神秘的运气,只有那些有准备、有资格的人才能享受;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享受幸运的前提(或资格)是有改变自己的能力。综合材料可提炼出关键词:幸运、机会、能力(资格或前提)、改变自己,其中的逻辑关系是:通过改变自己强化能力,才能够抓住机会、获得幸运。

这位同学的立意“有能力,才能把握机会,拥有幸运”在同学中具有代表性,对材料有一定的综合思考,但没有涵盖最后一句名言,也是非常关键的句子的主旨:“改变自己”才是提高能力获得幸运的前提,立意与题目的中心主旨还有一定的距离。

陈永之:古语云:气运加身,便有好事发生。可是有时你的幸运带来的东西,也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能力、有准备、有勇气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它。

点评:这位同学的立意从幸运与能力出发,认为能力是拥有幸运的关键,但这一立意主要是基于第二句名言,缺少综合思考。他点到了第三句名言中的“能力”,却忽略了后面更关键的“改变自己”,也没有注意到第一句名言中机会与幸运的关系。此外,“幸运”本就指好运气、好机会,该同学对幸运也可能带来祸患的思辨和题目主旨无关。

叶怡翔:幸运是“幸”加“运”。运气像是一个大转盘,是由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客观因素决定的,偶然味儿十足。成功的人常说诸如“这都是运气好”的谦辞,而无能者总以“运气不好”为托词。幸运是机会的影子,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有准备的人才是有资格享受幸运的人,而有准备的人也是一个有能力改变自己的人,因此“幸”的标签是贴在有准备、有能力的人身上的。

点评:这位同学思考了幸运、机会、资格的关系:幸运有偶然性,跟随着机会出现,有所准备才能抓住机会并享受幸运,而有准备的人也是一个有能力改变自己的人。但她没有将此归纳为立意,反而立意为“‘幸’的标签是贴在有准备、有能力的人身上的”,显示了思维的混乱,显然会影响接下来的写作。

老师来审题

作文题要求同学们阐述自己对幸运内涵的理解和对如何获得幸运的认识,重点是阐述如何改变自己以获得幸运。因此能扣住“幸运”与“改变自己”的关系,着重阐述改变自己以获得幸运,就切合了题意。

比如从改变自己与获得幸运的条件关系进行思考,认识到努力改变自己,其实就是形成能力,有了能力才有可能享受幸运,从而得出立意:只有努力改变自己才有可能享受幸运。

或是通过厘清机会、努力与幸运的内外因关系,形成立意:机会是外因,努力是内因,要幸运光临,既要把握机会,更要努力。

这次作文,未能抓住“改变自己以获取资格(或能力)”这一点的立意比较多,究其原因,还是同学们审题不够仔细。当题目中有多则材料,审题时需要理解题中的每一则材料,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再结合现实来表达自己对材料观点的思考。

写作提纲示例

立意:提升自己,抓住机会,享受幸运。

第一部分:由韩信受胯下之辱后,苦学本领,最终拜帅封侯的事例引入,提出论点:提升自己,抓住机会,享受幸运。

第二部分: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具体阐述如何提升自己、抓住机会。

分论点一:改变自己,提升能力。

(1)从改变认识尤其是心态开始。引用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以谢安下棋定军心、闻淝水大捷而不惊喜为例,阐述修养是一种更高的能力。

(2)时刻勤奋,才能更好地提升能力。以祖逖闻鸡起舞为例进行论证。

分论点二:等待机会,抓住机会,甚至创造机会。

(1)等待不是消极被动,而是选择最合适的时机。以马周四次被李世民邀请到皇宫为例论证。

(2)创造机会是主动出击。以陈子昂摔古琴为例论证。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只有改变自己,抓住机会,才能赢得更多的幸运。

猜你喜欢
抓住机会名言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抓住机会促进学生阅读感悟的个性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各省高考作文题汇总:你觉得哪套作文题最难写?
爱心浇灌幸福花
支错招了
名言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名言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