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航空初心践行强军首责

2017-01-02 08:36刘志敏航空工业沈阳所所长
军工文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强军沈阳

刘志敏 航空工业沈阳所 所长

奚继兴 航空工业沈阳所 党委书记

不忘航空初心践行强军首责

刘志敏 航空工业沈阳所 所长

奚继兴 航空工业沈阳所 党委书记

56年,沈阳所肩上的使命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历经风雨洗礼,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是航空工业沈阳所(以下简称“沈阳所”)建所56周年。56年来,沈阳所始终铭记初心,传承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忠诚践行强军首责。56年,沈阳所肩上的使命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心中的梦想从未因岁月的沧桑而磨灭。56年,沈阳所历经风雨洗礼,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科研型号为本:发挥主机所责任担当

沈阳所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探路者、战斗机总体设计的先行者,以研制先进航空武器装备为己任,以发展飞机设计技术为根本,以“报国、强军”为信仰和使命担当。从建所初期激情燃烧的奋斗年代,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时代,一代代沈阳所人团结拼搏、严谨求实、艰苦创新、献身航空,为大国铸国防重器,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上写下了值得铭记的篇章。

1961年,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沈阳所前身)为标志,以我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开拓者——刘鸿志、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顾诵芬、管德、李明、李天、杨凤田等为代表的沈阳所老一辈飞机设计师,和扎根东北黑土地广大航空人一道载入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史册。

作为新中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的主力军,沈阳所从摸透米格-21飞机起步,逐步从修理仿制、跟踪研制、实现了自主设计。1969年,沈阳所设计的我国第一架高空高速战斗机——歼八飞机首飞成功,开创了我国自主设计研制战斗机的新时代。自此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战斗机逐渐成为我军的主战装备,承担起保卫祖国蓝天的重任。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中国航空工业出现了引人瞩目的“井喷式”发展。沈阳所积极发挥主机所牵头的责任担当,稳步发展,提升能力,实现了从三代机向四代机的延伸、从陆基飞机向舰载机的跨越、从有人机向无人机的拓展。

2012年,沈阳所研制的我国首型舰载战斗机——“飞鲨”在辽宁舰上成功实现起降,标志着我国舰载机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辽宁舰面世时,西方媒体分析中国的舰载机还需要经过数年时间才能在舰上使用。仅仅2个月之后,“飞鲨”便完美着舰,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有力回应。“飞鲨”首次着舰的五年来,型号研制团队再接再厉,先后攻克了多种极限条件及特殊状态下的起飞着舰难题,不断提升“飞鲨”的综合作战能力。“飞鲨”于2016年随辽宁舰编队赴远海开展训练,又于2017年参加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庆祝活动,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由于在“飞鲨”研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飞鲨”总设计师孙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年,沈阳所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战斗机——“鹘鹰”飞机在珠海航展上惊艳亮相,2016年,“鹘鹰”再度参加珠海航展。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同时开展两型第四代战斗机研制的国家。“鹘鹰”飞机还代表中国走出国门,先后参加了迪拜航展、巴黎航展,引起了国际航空界的广泛关注。

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中,沈阳所设计研制的三型19架战斗机光荣地接受了检阅,引起了世人的轰动。

蓝天亮剑,我主空疆。沈阳所研制并装备部队的战斗机已成为我军战术体系中的高端主战装备,威严地捍卫着祖国的神圣领空。

管理创新为基:激活转型发展新动力

管理助推发展,创新激发活力。在一个个型号和一项项成果背后,沈阳所不断加强管理,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为研究所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早在建所初期,沈阳所就在艰辛求索中建立起新中国的飞机设计管理体系,按照“一代产品、一代技术、一代管理”的指导思想,不断健全完善以目标为导向、以计划为基础、以控制为手段、以客户为中心的科研管理模式。

面向未来型号的研制需求,沈阳所将2017年作为研究所的“流程建设年”,全面启动了基于系统工程的研发流程建设工作,以及项目和业务管理流程的梳理和优化,明确了15个专业领域。推行“长家分离、去行政化”,建立了技术带头人系统架构,构建了技术发展和型号推进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制订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开展专业评价体系建设。适应先进战机研制需求,组建“大项目办”,成立专业工程部,不断完善科研组织架构。

沈阳所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全所上下坚持问题导向,寻找差距不足,面对“危机意识不强、设计理念不先进、专业基础不扎实、服务保障不到位、学习钻研不够、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运营管控责任不明晰”等制约研究所未来发展的七类瓶颈问题,成立专项整改工作组,制定详细的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

与此同时,沈阳所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理念,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沈阳所的数字化研制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与未来型号的融合、作战体系仿真等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沈阳所的科研工作氛围中处处散播着创新的气息。

沈阳所采取扎实举措,持续深植创新文化基因。一是完善创新推进机制。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了科技奖励办法,科技创新基金管理规定、预先研究项目奖励办法等所级制度,大力扶持所内创新项目。二是完善创新奖励机制,强化行为导向。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大会,奖励和表彰创新成果。设立“飞鲨奖”,表彰有重大创新的个人或团队并给予重奖,并大力宣传创新典型和创新团队。三是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发展导向。完善员工成长通道和核心员工管理机制,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脱颖而出。四是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强化价值导向。积极开展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的探索研究,建立预研成果转化机制,设立“创新生态圈”,促进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和应用。五是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以研究所为主体,以产品研制为牵引,与国内知名高校、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管理创新为沈阳所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创新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羽翼。沈阳所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以管理推动新发展,用创新谱写新篇章。

党建文化铸魂:提供强有力政治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沈阳所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不渝的优良传统,更是面向未来践行强军使命的坚强基础。2015年,沈阳所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确定了“抓党建、把方向、带队伍、扬正气”的“十三五”党建发展思路。

以“抓党建”为核心,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最大政绩”意识。所党委定期专题研究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分析提出针对性措施。党委委员全年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基层党建工作。成立所党校,创新实施党务督导,建立“党建云”信息化平台,按照“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落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1122”党建工作体系,促进党的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效融合。

以“把方向”为关键,发挥所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握思想和政治方向,所党委深入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握发展方向,2016年3月所党委会讨论通过了《沈阳所“十三五”发展规划》,全体所领导到基层单位进行战略宣讲,凝聚人心、提振士气。把握决策方向,坚持所党委会作为研究所最重要的议事会议,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确保重大事项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以“带队伍”为根本,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全面实施领导力工程,持续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独特优势。举办领导干部管理知识系列培训,提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制定中层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和考核实施办法,完善干部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平台、干成事的给激励”的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加强后备干部管理与储备。

以“扬正气”为保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科研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所党委制定《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全所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和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强化文化引领,实现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深入推进研究所学习型文化落地深植,营造和养成“学习、创新、反思、共享”的文化氛围,组织所庆日主题升旗仪式、罗阳烈士铜像祭扫仪式,新员工入职宣誓、入职30周年员工座谈会等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沈阳所“十三五”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沈阳所将按照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落实航空为本强军首责,发挥“主机牵头”责任担当,以“航空报国”精神为引领,用自主创新打造精品型号,用战略眼光瞄准科技前沿,用一流品牌赢得发展优势,努力建设“创新型、智慧化、国际化”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所人将会不忘初心,开拓前行,用实际行动为强国、强军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强军沈阳
我的科技强军梦
航空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强军战歌
沈阳远洋公馆
最小和最大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强军路上
强军梦——朱日和沙场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