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环境下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的实践探究

2017-01-05 07:56彭惠玲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实验班班级教师

彭惠玲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移动环境下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的实践探究

彭惠玲

(桂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汉译翻译项目按难易程度可分为体裁式、模版式、主题式和开放式四个级别。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通过构建移动环境、组成项目小组和分享小组学习成果等方式实施,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热情和翻译水平,效果良好。但是要加强对小组成员个体监控和注意点评方式,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移动环境;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小组学习

一、项目学习简介

项目学习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理论思潮。项目学习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克伯屈在1918年提出,他认为项目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兴趣与需求的基础上,由学生来决定目的、拟定计划、实施计划,最后由师生共同完成评定结果。

项目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基本要求。项目学习最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项目学习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教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1979年后,国外教育学者们以理念探讨和模式构建为主流,为各类语言项目学习进行设置和行为研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评估体系,但比较缺乏实证研究。

国内语言学习项目最早是1999年文秋芳等人在《综合素质实践课——从理论到实践》中介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学生设置学习项目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随后,苏州大学在英语教学中也实施了项目学习法,通过实践初步验证了项目学习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可行性。至2014年为止,依据中国知网论文检索,我国外语教学项目学习研究论文已有146篇,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项目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和教师发展研究,基本还处于对国外理论的引进、仿效和探讨阶段,研究成果未能提出完整有效研究假设、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同时,从已有汉英翻译研究成果来看,对汉英翻译项目学习研究显现较大空白。

二、移动环境和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

(一)移动环境

移动环境指的是由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手提电脑与手机等)共同组成的网络学习环境。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单纯的纸质学习转向了纸质学习与网络学习并存局面。电脑与手机的普及,使得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以用电脑和手机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进行学习,也就是在移动环境下进行学习。

(二)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

汉英翻译项目按难易程度可分为四个级别:初级的体裁式翻译项目模块(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不同文章体裁的翻译项目);二级的模板式翻译项目模块(新闻、杂志、说明书等具有固定形式和结构的翻译项目);三级的主题式翻译项目模块(有特定的主题方向的翻译项目)和四级的开放式翻译项目模块(自主选择的多样性翻译项目)。

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是按主题把翻译材料归类,即把相同主题的翻译材料归为同一类,作为一个翻译项目。主题一般分为科技、经济、政治、文化、旅游、环境、教育等几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小类,如文化可分为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等几类。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主题的翻译。

三、移动环境下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的实施

四位教师在所教班级(均为非英语专业,分属不同专业)中实施了移动环境下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每周开展一次,持续16周。其中两位教师所教班级为大二年级,另外两位教师所教班级大一年级,每人教四个班级,在其中的两个班实施项目学习,另外两个班级不实施,作为对照班。具体做法和步骤如下。

(一)构建移动环境

本研究是依托课题(脚注[基金项目]中的第一个课题)进行,课题组开办了一个翻译项目学习网站,里面包含一个主题式翻译项目模块,挂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直接点击浏览和上传材料。

(二)组成项目学习小组

学生们根据自己翻译兴趣,3-4人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每人翻译一段大约300词的中文段落,翻译过程中有问题就在小组内讨论,翻译完成后交换修改,提交最后的定稿交给教师。翻译任务完成后,每个小组用汉语写一篇小结,总结如何翻译小组选择的主题文章,包括有哪些特色词汇、句型特点和如何处理句子和篇章等内容,然后提交给教师。教师把这些成果公布在班级QQ群里,由学生投票,加上教师评价,选择优秀的翻译文本和小结上传至网站展示,供其他学生观摩学习。

(三)分享项目小组学习成果

教师在班内点评各小组小结,以其翻译文本作为例子,讲解各个主题翻译技巧。然后布置翻译作业,作业是翻译八个大约300词的中文段落,每个段落主题都不相同,八个段落八个主题。每个组员均要在课下完成,在小组内讨论修改后上交。然后通过学生投票和教师评价,选择优秀的作业上传至网站。最后在课堂上,教师公布参考译文,与上传到网站的优秀译文进行对比,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不足,再总结其他同学翻译中的典型问题。

四、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实施效果

实验结束后,笔者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了实验班学生对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的反馈意见。共发放调查问卷867份,当场回收,共回收854份,回收率98.5%,有效问卷836份,达97.9%。

(一)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部分学生认为项目学习能较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如图一所示:

图1 项目学习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用

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很好地遵循了项目学习中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原则,对某一主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了项目学习小组,翻译和写小结时共同讨论和修改,最后由学生投票和教师评价共同评选出优秀作品。

这样的实施方式使得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启发思维,由填鸭式教育变为启发式教育,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一味听从教师安排,充分培养了自己学习兴趣,发挥了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发掘了学习潜能,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大部分学生喜欢项目学习,如图二所示:

图2 学生喜欢项目学习程度

项目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动机大大增强,特别是优秀成果上传至网站对他们鼓励非常大。已有作品上传的学生感觉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了肯定,得到众人赞扬,决心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多成果能被上传。没有作品上传的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会琢磨自己作品与优秀作品差距,争取下次作业能上网站。这就形成了一种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学习效果大有提高。

(二)提高了翻译水平

笔者选取一位教师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对比研究。这两个班级均为文科专业,分别为管理(54人)和旅游(56人),男女生比例、学习成绩和学风都较为相似,管理专业的班级实施了项目学习,为实验班;旅游专业班级未实施项目学习,为对照班。实验开始前,两个班均做了同一个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中的翻译题,请两个教师(非任课教师)对每篇翻译打分,每篇的成绩为两人打分的平均值,两人之间的评分信度(inter-rater)达到0.94,可以使用其打分。实验结束后,重复上述翻译和打分过程(同一个翻译题,相同两位教师),两人之间评分信度(inter-rater)达到0.95,打分有效。

数据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表1、2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方法,表3、4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方法,具体分析及结论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成绩的p=.379>0.05,说明前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两个班来自同一翻译水平群体,可以进行比较。从表2 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的p=.041<0.05,后测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班翻译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实验前后成绩的p=.039<0.05,说明实验班学生翻译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从表4可以看出,对照班实验前后成绩对比的P=.092>0.05,说明对照班翻译水平虽然也有所提高,但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翻译成绩统计结果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翻译成绩统计结果

表3 实验班翻译前测、后测成绩统计结果

表4 对照班翻译前测、后测成绩统计结果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通过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学生翻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五、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反思

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调查项目学习不足之处,有两点值得反思。

(一)要加强对小组成员个体监控

小组学习中,一般是对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根据完成情况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估。小组中某些成员会担当主要任务(我们称之为任务的积极执行者),而另一些成员则对他们产生依赖心理,承担的任务较少(我们称之为任务的消极执行者),而最后他们的成绩是一样的,这样就带来了评估的不公平,打击了积极执行者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助长了消极执行者的惰性,学习效果也不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主题式翻译项目小组学习中,给每个组员分配了同等学习任务,即每人都要翻译一个段落,修改另外每个组员的翻译和为小结提供几条建议。这样较好地避免了贡献量不一的弊端。评估时又加入了个体评估,即评选个人优秀稿件,同时保留了小组整体评估,即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结。

(二)运用正确的点评方式

点评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在下一次翻译中注意改正,通过反复纠错,可以有效减少错误,提高翻译水平。但批评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指出学生不足又不打击其学习热情呢?一是采取集体点评方式,笼统指出学生翻译中普遍存在问题,而不点名说是哪个学生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尴尬;二是点评挂在网站上的优秀习作,习作作者也不会感到尴尬,因为其习作已经被认定为优秀习作,又被挂在网站上供人学习,有一些缺点也是瑕不掩瑜,不会让其觉得自卑。而且其他学生也可以增强信心,既然优秀习作也有缺点,自己的习作有缺点自然在所难免,不宜过分低估自己。

小 结

主题式翻译项目把翻译材料按主题分类,每个主题有自己特点,有助于学生分类掌握每个主题翻译技巧和特定词汇,适合小组学习和项目学习。本文对主题式翻译项目学习进行了探讨,对其实施方法作了具体实践,效果良好,也做了一些反思,但有些问题还没解决,如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到了实施后期,随着项目学习次数增多,有些学生产生了倦怠情绪,学习热情降低,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教学方式进行调节?哪些方式是行之有效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1] Sally Berman.多元智能与项目学习——活动设计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 傅玲芳,杨坚定.基于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

[3] 冯秀琪,朱玉莲.基于网络的项目学习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3(10).

[4] 高艳.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0(12).

[5] 顾卫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苏州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总结[J].外语界,2005(12).

[6] 胡庆芳.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7] 王勃然,王立婷.网络环境下基于活动理论的英语项目学习模式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2).

[8] 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 朱丽.如何运用教学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张玉秀)

On Project Learning of Topic-related Translation in Mobile Environment

PENG Hui-l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 China)

The project learning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tyle, module, topic and open. The project learning of topic-related translation is executed by three steps: constructing mobile environment, constituting learning groups and sharing learning results. It enhances students’ autonomy learning ability, learning passion and translation proficiency. But individual control and ways of commenting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order not to damage students’ study motivation.

mobile environment; topic-related translation; project learning; group study

2016-02-25

彭惠玲,女,湖北黄冈人。管理学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大学英语教研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移动环境下地方院校汉英翻译项目学习的分级设计与评估研究”(编号:2015C366)成果之一;2013年桂林理工大学教改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下广西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JG30)成果之一。

H315.9

A

1009-9743(2016)04-0124-05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4.023

猜你喜欢
实验班班级教师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班级“四小怪”
最美教师
班级英雄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教师如何说课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