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2017-01-06 11:41杨仁英
未来英才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课堂实践提高效率初中数学

杨仁英

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提高效率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凸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就对关注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人格魅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在师生关系上,更是决定了学生 对你的态度。再调皮的学生对于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教师总是十分尊敬甚至崇拜。所以, 要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 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学生们喜欢的教师形象当然是年轻漂亮,有亲和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漂亮是一种美,但这毕竟是不可能人人拥有的。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 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常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二、巧妙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在既定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合理解决教与学这对矛盾的过程。教师主导作用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没有教师精练的讲解,有效的组织,巧妙的引导、启发、点拨,课堂教学不可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而学生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决定因素。只有巧妙处理主导与主体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并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2、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爱因斯坦有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学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绪的志趣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有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呈高度正相关。教学中若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就容易激起学生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求知的动力源自于学生对揭示未知事物之真相的渴望。将知识点引入一个个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探究性学习之中。若能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启发、借鉴和学习,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又由发散到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中得到了发展,对解决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确保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开放探索过程,凸显创新环境

数学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发现和实践的过程。教师只有开放知识和问题的探求过程,精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策略,让学生凭借学习和生活的经验感受,自己去主动地探索发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获取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例如,我在执教《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时,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先去探索“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再去探索“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最后是探索“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我考虑到这样的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对班上五十多学生的猜想可能会有多种情况出现,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猜想应更开放,从关注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想法入手,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宽阔的交流平台,本节课上,学生能够跳出教材,大胆地进行猜测,主动寻求判定三角形相似的三种方法,收效很大,尤其在进行随堂练习时,更体现这样处理教材的优越性,如P120“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将这题安排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后的随堂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用上面这个理由说明相似,而学生居然想到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说明理由,非常合理而显精彩,这是个惊喜的收获。

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阅读,熟悉课本内容并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做标记”,如函数这一节内容不易懂,就在不懂的地方打上标记,同时联系学过的内容进行反复思考。

教学生会听课、听好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多数学生在上课时听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那么,怎样听好课呢?第一、在听课过程中必须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记重点。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课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和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的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课堂实践提高效率初中数学
瞄准目标,精细练习,提高效率
瞄准目标,精细复习,提高效率
剖析错因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