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储存时间血液制备洗涤红细胞效果比较

2017-01-10 23:42阿不都外力阿巴拜克力阿布都米吉提于苏云
关键词:喀什地区储存红细胞

阿不都外力·阿巴拜克力,阿布都米吉提·于苏云

(1.新疆喀什地区中心血站,新疆 喀什 844000;2.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500)

·基础研究·

不同储存时间血液制备洗涤红细胞效果比较

阿不都外力·阿巴拜克力1,阿布都米吉提·于苏云2

(1.新疆喀什地区中心血站,新疆 喀什 844000;2.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500)

目的 了解血液制备工作中储存时间不同时洗涤红细胞(WRBC)的质量。方法 样本来源于本院采集的悬浮红细胞400.0 ml,共有100袋,均为CPDA-1方全血制备,将其置于冰箱内保存,于储存7 d时(A组)、14 d时(B组)、21 d时(C组)、28 d时(D组)、35 d时(E组)分别提出20袋,予以专业制备WRBC,于制备成功后60 min时展开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除C组与D组相比无显著性外,A组、B组、E组上清蛋白质测定值对比(P<0.05);血红蛋白测定值方面,A组与E组、D组与E组比较(P<0.05);溶血率方面,A组与C组、A组与D组、A组与E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B组与E组,均(P<0.05);原料血的溶血率方面,除A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外,A组与其余三组、B组与其余三组比较(P<0.05)。结论 WRBC组织专业制备工作中,要重视储存时间的把握,并以<14 d为主要选择。

WRBC;血红蛋白测定值;上清蛋白质测定值;储存时间;溶血率

WRBC中原红细胞组织保存率介于70.0%~80.0%间,而且保存期限非常短,展开CPDA-1方全血制备工作时,若添加剂红细胞整体储存时间存在差异,所制而成的WRBC质量同样会有所不同[1]。为了解制备工作最佳储存时长,本次抽取本院采集的悬浮红细胞400.0 ml作对象,旨在完善血液制备技术,确保WRBC质量的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所用设备有:⑴氯化钠溶液;⑵一次性的塑料血袋;⑶电子天平;⑷血细胞计数设备;⑸离心设备;⑹半自动生化分析设备;⑺恒温水箱等。

1.2 方法

⑴样本来源于本院采集的悬浮红细胞400.0 ml,共有100袋,均为CPDA-1方全血制备,将其置于冰箱内保存,冰箱内温度介于2度与4度间。分别于保存7 d时、14 d时、21 d时、28 d时、35 d时各提出20袋。⑵对洗涤溶液展开冷凝保存,并予以编号,分别标记为Ⅰ号、Ⅱ号、Ⅲ号与Ⅳ号,并将Ⅰ号溶液与Ⅱ号溶液融入Ⅲ号溶液与Ⅳ号溶液内。⑶以无菌接合设备准确连接溶液联袋以及悬液袋的导管设备,确保洗涤溶液顺利进入至专用的红细胞袋中,且剂量标准是100.0 ml,对导管设备妥善夹毕。⑷使液体充分混合后,予以离心,转速调制每分钟3500转。⑸缓慢取出血袋,将其妥善置入专业分浆夹内,提取出上清液后,置入空袋中,并使洗涤溶液充分融入至红细胞组织中,确保其液体剂量标准达到150.0 ml,再对导管设备妥善夹毕。⑹重复离心、洗涤操作,共三次后,将氯化钠溶液(剂量标准:50.0 ml/U)妥善置入其中,并注入至专用配血管内,再提出40.0 cm展开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其上清蛋白质测定值、血红蛋白测定值、溶血率、原料血的溶血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测定值录入至专用Excel表内,并以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上清蛋白质测定值

A组(0.35±0.13)g、B组(0.47±0.19)g、C组(0.55±0.19)g、D组(0.59±0.16)g、E组(0.69±0.19)g,除C组与D组相比无显著性外,A组、B组、E组上清蛋白质测定值对比(P<0.05)。

2.2 血红蛋白测定值

A组(44.00±5.72)g、B组(44.03±8.52)g、C组(39.59±12.00)g、D组(42.12±4.27)g、E组(37.47±3.22)g,A组与E组比较、D组与E组比较(P<0.05)。

2.3 溶血率

A组(0.12±0.06)%、B组(0.14±0.05)%、C组(0.23±0.12)%、D组(0.27±0.09)%、E组(0.42±0.14)%,A组与C组、A组与D组、A组与E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B组与E组(P<0.05)。

2.4 原料血的溶血率

A组(0.07±0.05)%、B组(0.05±0.02)%、C组(0.14±0.07)%、D组(0.28±0.10)%、E组(0.49±0.20)%,除A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外,A组与其余三组、B组与其余三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经由氯化钠溶液展开洗涤工作后,WRBC内血小板成分、血浆成分以及白细胞成分都会被大量清除,能够防止过敏现象、非溶血性的高热现象发生,避免输血时出现病毒传播事件[2]。一般而言,WRBC洗涤操作中,其非红细胞组织、血浆组织均可被充分去除,若WRBC制备材料选择氯化钠注射液,其储存时长可达24 h左右;若制备材料选择红细胞保养液,其储存时长等同于一般红细胞组织[3]。

对于存在肝脏功能障碍现象、肾脏功能障碍现象的患者,或者输注血浆蛋白物质后会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需展开输全血的患者,若其治疗工作中,必须持续展开输血工作,则可施予WRBC方案[4]。而血液储存工作中,若以保养液对其进行储存,通常会有红细胞受损问题出现,且如果储存时长超过15 d,全血制备WRBC结构形态往往会出现异常,不仅会有棘形红细胞物质形成,而且还会有溶血现象发生,同时红细胞物质的寿命也会因此而缩短,因此要把握检测时机[5-6]。本次研究活动中,于洗涤后60 min展开检测工作,发现A组、B组、E组上清蛋白质测定值对比(P<0.05);A组与E组血红蛋白测定值比较、D组与E组血红蛋白测定值比较(P<0.05);而在溶血率方面,A组与C组、A组与D组、A组与E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B组与E组比较(P<0.05)。此外,A组与C组、D组、E组原料血的溶血率比较,B组与C组、D组、E组原料血的溶血率比较,同样差异显著(P<0.05)。可见,储存时间越长,不仅上清蛋白质测定值、血红蛋白测定值发生异常的概率会增加,而且还会有原料血溶血现象存在,所以要把握储存时间。

综上所述,WRBC组织专业制备工作中,其产品质量往往会受到原料血临床储存时长的影响,且储存时间越长,其溶血率以及上清蛋白质测定值出现异常的风险就会增加,所以要重视储存时间的把握,并将储存时长设定为14 d内。

[1] 纪云鹏,朱红芹,蔡 莉.对洗涤红细胞质量控制项目删除白细胞清除率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0):1044-1045.

[2] 张新龙,刘海英.少数民族地区RhD(-)血液冰冻保存洗涤复苏技术及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803-804.

[3] 黄小琴,骆洁贞.全自动血液分离机(G4)制备洗涤红细胞(MAP)的关键控制环节[J].医药前沿,2015,5(5):128-129.

[4] 肖乐宇,任明臣,马振芳,等.机器法和手工法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7):3201-3203.

[5] 林 彬.去白膜与未去白膜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量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30.

[6] 时卉丽,赵 倩,杨凤霞,等.国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及配套耗材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8A):168-169.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46.11

B

ISSN.2095-6681.2017.15.59.02

猜你喜欢
喀什地区储存红细胞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危险物品储存和运输安全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松鼠怎样储存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