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肿瘤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2017-01-11 06:37
关键词:静脉炎静脉发生率

吴 静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PICC在肿瘤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吴 静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ICC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PICC;肿瘤;临床应用;护理效果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建立长期静脉通路的新技术,其穿刺点在外周静脉,血管的选择性较大,因此可避免传统中心静脉穿刺的风险,穿刺成功率高。PICC的创伤较小,因此不易发生感染,增加了导管滞留时间,护理也比较容易。常规护理虽然能满足患者临床治疗需要,但是护理缺乏针对性,导致临床护理满意度较低。研究表明:加强PICC患者使用过程中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但是该结论有待验证。为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10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2~75岁,平均(48.7±2.6)岁,肿瘤类型为肺癌9例,肝癌15例,淋巴瘤10例,乳腺癌9例,其它肿瘤7例。观察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4-78岁,平均(49.6±2.3)岁,肿瘤类型为肺癌11例,肝癌17例,淋巴瘤7例,乳腺癌10例,其它肿瘤5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本课题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进行,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对护理内容充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ICC护理:(1)将PICC的应用目的、优势、护理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使其配合护理,以避免并发症发生;(2)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静脉炎、皮下血肿、疼痛、局部感染及渗透等情况的发生;(3)每次输液后应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脉冲式冲入,并正压封管;(4)每日对穿刺部位周边皮肤进行消毒,并妥善固定导管,加强患者PICC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5)定期对PICC导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肝素帽等维护。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1例局部感染,3例静脉炎,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发生3例液体渗漏,5例局部组织疼痛,1例静脉炎,1例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两组数据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29例,满意18例,不满意3例,总体满意度为94%;对照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19例,不满意13例,总体满意度为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恶性肿瘤的发生多与环境因素相关,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一旦患者出现特征性症状时,肿瘤往往已到晚期。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需要长期静脉给药,为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临床上一般选择静脉置管应用于持续性输液。临床研究表明,PICC的尖端一般定位在无名静脉近端或上腔静脉远端,血液流速较快,可迅速稀释药物,使刺激性药物得以安全输注,保护患者血管,避免静脉炎、局部组织疼痛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增加。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定期进行消毒、冲管、换贴膜、换肝素帽等维护,可有效降低感染、液体渗漏、管腔阻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综上所述,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1] 李蓉梅,袁 玲,吴 玲.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8,(06):27-29.

[2] 束寒玲,戴文君,张小华,洪静芳.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6,(04):535-539.

[3] 卢 敏,王红梅,杜 敏,牛素桃,袁佳铃,张 辉,宋 敏.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06):29-30+40.

[4] 屈惠琴,陆 云,赵春芳.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术后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19):2378-2380.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73

B

ISSN.2095-6681.2017.17.79.01

猜你喜欢
静脉炎静脉发生率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DCA循环法的应用实践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