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基于公安大学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的考察和探索

2017-01-12 01:36宋子逸许芷浩
关键词:公安院校公安理想信念

徐 伟, 宋子逸, 许芷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北京 100038)

公安院校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基于公安大学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的考察和探索

徐 伟, 宋子逸, 许芷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北京 100038)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工程,直接关涉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政法队伍的政治灵魂。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政法队伍建设第一位,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公安院校是公安行业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公安高等专门人才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和输送公安政法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加强公安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起点和源头。公安机关的政治属性和行政职能,要求公安民警必须在政治上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这就决定了公安院校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人才培养的首位,把政治素质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因此,深入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学生的思想政治基础,对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乃至公安政法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意义。

理想信念教育; 公安院校; 人才培养

0 引言

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教育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帮助青年学生塑造理想信念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对全体青年学生进行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从而助其树立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使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所处的位置,明确个人义务和责任,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是个体成为被其所处的某个特定社会所接纳的一个社会化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着重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理想信念教育对公安队伍来说尤为重要。公安院校作为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势必要从源头处,以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眼光来看待和把握对警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其重要的逻辑起点就在于厘清公安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及核心。

公安院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既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脉相承,又别具公安行业特色——忠诚教育和警察职业意识培养。郭声琨部长在全国公安教育战线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始终把忠诚教育作为公安院校教学育人的第一位任务,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忠诚警魂。因此,公安院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坚持把“忠诚警魂”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要求[1],深入开展忠诚教育,把培育和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公安院校学生对党忠诚,对公安事业热爱的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想,公正廉洁、奉公守法的人民警察和执法者的职业理想,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想。

1 公安院校理想信念教育价值透视

1.1 加强公安院校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人民公安队伍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肩负着捍卫党的政权安全、保卫人民安居乐业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公安队伍能否时刻保持人民本色,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直接关系着人民安全的维护和社会正义的伸张,直接关涉社会安全稳定大局与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政法队伍的灵魂”、“必须把理想信念摆在政法队伍建设第一位”;强调“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对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建设具有根本性的保证作用。公安院校是公安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公安院校学生中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对于使广大公安民警时刻保持人民本色,始终在政治上绝对忠诚绝对可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加强公安院校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现时期,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思想文化因素越发突出;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日益复杂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把我高校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有效抵制西方反动势力颠覆渗透活动、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固本之策,对于培育警校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党性意识、铸牢忠诚警魂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3 加强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是改进公安队伍思想现状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基层公安队伍面临着工作形势严峻、执法环境恶劣、强度高、压力大等现实难题,加之人心浮躁、私欲膨胀的社会大背景和某些不正之风的侵袭,部分民警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出现了松动和偏差。更有甚者则出现了信仰弱化、丧失职业道德、突破法纪约束,以权谋私、知法犯法,追求私欲和权力,极大地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严峻现实警示我们,公安队伍理想信念教育亟待夯实。“只有赢得青年学生,才能赢得公安未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这个理念,加强和改进公安院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2 当前公安院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2.1 传统课堂教学脱离公安特色,吸引力下降

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一直是公安院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依托。与此同时,由于课堂教学具有单向输出、形式死板、学生参与度低等弱点,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首先,传统思政课堂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时代感、与实践脱节,学生主动学习了解的兴趣不高。以对公安大学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感兴趣的程度这个问题,有20.2%的同学选择了非常感兴趣,30.25%的同学选择了比较感兴趣,40%的同学选择了一般,接近10%的同学选择了不感兴趣。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被动接受政治理论和理想信念的课堂教育。其次,当前公安院校此类课程的讲授和普通高校基本雷同,未能体现出公安行业特色,其教学内容以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为主,缺乏对警察职业形势和价值追求等的融入融通,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忠诚警魂和警察意识的培育和养成。此外,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以机械的单向输出为主,课堂上缺乏师生双向交流和互动,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客体,其自主性和参与性较差,使课堂丧失了活跃性,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度不强,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教育效果。基于上述诸种原因,传统思政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其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2.2 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教育手段的冲击

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其价值观念,对公安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直接的冲击和挑战。首先,网络传播的自由化使得学生在理想信念内容的认定上面临多样选择。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化给学生自主接触繁杂多元的信息提供了空间,尤其在当前自媒体发声的热潮下,学生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极易受到互联网多元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这极大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其次,公安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即为培育警察意识、坚定其从警志向。而近些年来,关于警察队伍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警察形象受到恶意歪曲,导致警民关系紧张、警察权威弱化,这严重动摇了学生的从警意向和职业忠诚,对公安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外,网络新媒体集实时性、交互性、灵活性和趣味性于一身,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关注和投入。而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却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还没有充分运用和占领新媒体这一领域和阵地,导致理想信念教育缺乏时代感和亲和力,教育效果不尽理想。

2.3 当代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价值取向多元

当今高校学生都是九○后甚至九五后青年,他们出生成长的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政治经济面临变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低潮,西方思想文化急剧渗透侵染,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广泛兴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青年追求个性解放,自我意识强烈,受社会多元思潮的影响,他们价值取向多元,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较为普遍。如有些同学的入党动机不纯,许多同学选择警察职业并非出于理想和热爱,而是为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针对公安大学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40%的学生在报考公大研究生的初衷这一问题上选择“立志当警察”,他们选择公安院校又不愿献身基层,这说明有相当部分公安院校学生,在校期间远未树立起对警察职业的坚定认同和追求。因而,做好当代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防止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和灌输说教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在全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现实关切的基础上,采取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第二课堂”辐射范围有限,教育效果欠佳

除了“两课”课堂教学以外,通过学生团学组织举办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多数高校的普遍做法。作为“两课”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第二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此类活动的辐射范围大多限于党员、社团成员等特定群体,在全体学生中所发挥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十分有限,从公安大学研究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相当大一部分同学对研究生院组织的活动缺乏了解和参与,如2015级研究生中84.3%的学生不了解组织党员关爱失聪儿童活动,2016级研究生中74.1%学生不了解“尊崇宪法 绽放青春”主题演讲比赛活动。这说明此类实践活动中蕴含的理想信念培育价值还没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因此,在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形式的基础上,仍要进一步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及时跟进跟踪调查和反馈总结,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

3 公安院校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构建

公安院校理想信念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优势,积累了成熟的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应清醒认识到,面对公安全面深化改革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外部环境,面对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面对当代大学青年的思想特征和现实关切与需求,公安院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在很多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和不足,我们必须增强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认真分析研究面临的形势与应对措施,勇于探索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期更好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乃至公安队伍建设中的战略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近些年来,公安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大力推行“文化育警”为契机,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构建了构建多层级递进式的纵向理想信念教育模式,即结合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心理特征和需求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集思想理论课堂教学、警务化管理、新媒体建设、大规模成建制公安业务实践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横向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两种模式共同构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育人格局,为公安院校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3.1 加强思政理论课程建设,融入公安特色

郭声琨部长在全国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推进具有公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这一要求为公安院校革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渠道主阵地,应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革新,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育人水平和效果。首先要革新教学观念,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人格魅力,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学生的双向沟通,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其次要革新教学内容,在讲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国际国内时事热点、公安理论和实战前沿,尤其要充分利用鲜活的真实案例,加以公安形势与政策的分析解读,突出忠诚奉献教育、清正廉洁教育,敬业为民教育,将铸造忠诚警魂和培育警察意识融入融通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时代感和亲和力。最后要革新教学方式,教师应加强对新技术新媒体的探索运用,通过学生制作课件讲课、辩论赛、实践调研等各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度;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经常性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将思政理论的育人功效延伸至课堂外和学生生活中,着力形成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3.2 深入挖掘警务化管理的育人功能

警务化管理是公安大学的基本管理制度,是公安院校区别于地方普通高校的显著特征,是公安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应该看到,警务化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一项管理制度,它本质上是一项教育制度,它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育警察职业意识的重要载体,发挥着重要的育人职能。过去警务化管理中“管”的内容多,对学生理想信念养成的关注和干预力度不够,有时还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公安院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应充分发挥警务化管理制度的优势作用,赋予警务化管理制度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和职能。学管干部在贯彻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从警察队伍建设和警务人才需求的高度,深化学生对警务化管理模式的认同感和接受度,从队列操课、内务卫生、集合例会等一日生活制度入手,从点滴日常中培育集体观念和警察职业意识。同时,也要在严纪律和宽教化中寻求平衡,既讲道理,又办实事,积极搭建沟通渠道,了解学生诉求,解决学生实际困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激发其集体意识和感恩意识。

3.3 依托大型公安业务实践活动,注重仪式教育

近年来,从奥运会、世博会到九三阅兵、G20峰会以及一系列全国性重大赛事,公安大学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多次参与国家大型活动安保任务。公大学子始终发扬“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昂扬精神,以过硬的政治素养、严谨的纪律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一次又一次圆满完成任务,并赢得广泛赞誉。参战大型活动安保,对青年学生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也是一次鲜活有效的理想信念养成契机,从前期的任务布置和誓师动员,到安保中的坚守岗位、并肩战斗,再到任务完成后总结表彰,每一个学生都是这支威武之师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一个学生都在日夜奋战中践行着忠诚可靠、踏实奉献的价值观,夯实了从警卫国、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因此,公安院校要高度重视大型公安业务实践的教育意义,在公安业务实践中健全支部建设、专题教育、考察慰问等关乎思想、关怀人心的配套教育措施,在公安业务实践中贯穿警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教育。要善于挖掘学生群体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做好宣传表彰工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忠诚意识和奉献意识。另外,要充分认识到大型活动仪式对学生情感的强大感染力,可以通过举办开学典礼、军训阅兵、安保誓师大会、宣誓仪式等方式,在重要节点组织学生集体接受仪式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警察荣誉感、自豪感和投身公安事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3.4 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优秀的事例鼓舞人,优秀的榜样激励人。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共同学习生活、拥有相似成长轨迹的朋辈所造成的影响力是无形且巨大的,这就启发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代表的榜样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团组织为阵地,联结每一个党员,凝聚每一个学生,实现组织体系的全覆盖。其次,要注重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相较于队长老师,学生干部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也更为具体,除了在区队管理上能协助学管干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更能在共同的生活环境和话语背景下,以自身为范例,以点带线、以线成面,督促和带领同学们共同筑梦共同逐梦;再次,与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相比,优秀学生代表因不具有任何身份标示,其思想行为对其他学生来说更具有说服力,更能引起其同理心,所以,要引导此类学生最大限度的融入集体,帮助同学,充分发挥其正面示范效应。最后,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好自身丰富的校友资源,挖掘其中的先进事例,通过组织“优秀校友回学校”“优秀校友微访谈”等活动,搭建起在校学生和优秀在职民警校友之间的桥梁,在彼此交流互动中,培育学生对母校的自豪感和对投身公安事业、传承警校精神的坚定信念。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夯实“文化育警”环境

理想信念的养成关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而对精神的改造首推文化。公安院校理想信念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从精神感化和文化育人入手,重视环境的浸润作用,使学生时时事事都能感受到警校的昂扬氛围,于润物无声中主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对于公安院校来说,坚定信念的忠诚文化、公平正义的法治文化、勇于奉献的英雄文化、清正廉洁的廉政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是其主阵地,共青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是主要的动员力量,网络新媒体是其主要宣传平台。公安院校应紧紧围绕上述核心文化理念,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覆盖面为基本立足点,结合学校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形式各异的精品文化活动,如通过举办警务技能大赛、公安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缔造英雄文化;通过组织观看反腐题材影片等营造廉政文化。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建设改造基础设施和文化景观,如建造荣誉墙、打造优秀校友和学生风采展示室等来进一步烘托警校文化氛围。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而在这种参与中,校园文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于无形之中凝聚了人心、培植了理想,坚定了信念。

4 结语

总而言之,理想信念教育,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乃至公安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立足公安全面深化改革对公安教育和公安专门人才的新期待新要求,严格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思想观念养成规律,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征和现实关切与需求,勇于创新观念和方法,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和警务化管理的育人功效,重视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与管理,依托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烘托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通过文化育人将忠诚意识深深的烙进学生内心,从而使公安院校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忠诚、作风上清正,能够认清自己所担当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献身公安事业的坚定信念,做“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公安事业接班人。

[1] 樊京玉.坚持政治建校方针 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前茅”警察大学而奋斗[J].公安教育,2016(3).

[2] 张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 卢黎歌,旧建军.六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

D035.319

2017年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党建理论研究项目(2017JKFGADJ05)。

徐 伟(1980—), 男, 河北人, 法学院副书记, 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建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陈小明)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公安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河南警察学院召开争创全国重点公安院校动员会
“疫情当下,我们上前”——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的港航公安掠影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