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探索广东绿色发展新气象

2017-01-12 19:53梁光源黄泽欣
环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南村惠州水乡

梁光源+黄泽欣

11月22日至28日,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主办为期七天的“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组织了全国40多家媒体(主要包括中央和广东省主流媒体及行业媒体,主要商业网站、移动客户端、知名自媒体等)70余人深入广州、佛山、惠州、东莞、深圳等市,挖掘当地探索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实践。

广州:湿地建设显成效 生态功能渐提升

此次“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中,记者们走访了位于广州西、东部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和天河智慧城大观湿地公园,深入探秘广州在湿地保护中所做出的工作。

据介绍,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由海珠湖及39条河涌组成,是典型的江心洲与河流、涌沟果林镶嵌而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类型。在这里,游人可充分领略“自然、生态、野趣”的果林湿地特色风貌,是市民可及、可达、可享受的世外桃源。

为了对湿地公园加强保护,广东省政府不仅对游客进行限流,还每周周一闭园清理整顿。目前,海珠湿地公园丰富的鱼类为水鸟提供了合适的觅食环境,成为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上鸟类重要的补给站,其良好的环境,也让很多候鸟在此驻足。据介绍,目前湿地公园共有鸟类142种,昆虫66种,两栖动物7种,爬行动物13种,兽类7种,鱼类36种。

2013年启动的大观湿地公园项目,则采用“海绵城市”理论,通过地形塑造,修复场地内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形成一条城市雨洪湿地廊道。总长约1公里的上游示范段,根据场地情况因地制宜设计了大小不一多个湿地泡串联在一起,湿地泡分别具有沉淀塘、氧化塘、净化塘、稳定塘的作用,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既可调蓄雨洪,又可为下游提供清洁水源,起到湿地生态系统的“海绵”作用,同时为周边用地提供了一处可休憩游赏、科普健身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这也是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中首个“海绵城市”试点项目。

佛山:昔日污染重镇 今日岭南水乡

24日,采访团来到此次活动的第二站——佛山。看看这座曾经的工业重镇,是如何变成如今天蓝地绿的岭南水乡。

曾经,位于陶瓷重镇南庄的紫南村也遭受工业初期“以环境换GDP”的粗放式发展困惑,所幸的是,紫南村在发展过程中,及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对生态保护的认识日益深刻。2007年末,出生于紫南村的企业家潘柱升经劝说后回到故乡当上了村书记,带领紫南村着力改革,向生态作出让步,大刀阔斧改造旧村级工业园区,关停搬迁了村内22家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和小作坊,全面改造提升保留下来的仅有5家企业,并紧紧围绕“效益、带动、共赢”三点,在关停或搬迁企业土地上,引进了绿色企业,尤其是科力远这只超百亿元的“金凤凰”选择在佛山南庄紫南村“筑巢”,正是看中了紫南村的绿色发展环境和潜力。

此外,紫南村利用村内原有鱼塘、农地,在全村范围内打造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绿色生态休闲农庄,使类似桑基鱼塘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紫南村得到保留。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紫南村5.88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河网交织,鱼塘密布,“祠堂群落、旧楼古屋、石桥流水、渔舟唱晚”的岭南水乡特色秀外慧中,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紫南村仍然坚持保留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实属难能可贵。

紫南村只是佛山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缩影。佛山将智能制造作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全市1022家企业中开展“互联网+”应用推广,带动1万家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促进佛山制造在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整体提升。

惠州:不要“不绿的GDP” 坚守“绿色发展”初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新常态下,惠州定下了‘十三五时期GDP年均增速9.5%左右的目标,这需要勇气,但我们对实现这一目标有信心。”25日,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对到访的“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的记者们说。

25日的交流会上,不少第一次到惠州的采风团成员表示对“惠州蓝”和“惠州绿”感到惊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3%、2016年前三季空气质量全国第三。不仅“绿”、“美”,惠州还“绿富”共赢:整个“十二五”期间,在每万元GDP能耗5年下降17%的情况下,惠州市GDP年均增长12%,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年均增长达21%,经济总量跟财政收入都跃升到全省前五位。麦教猛说,惠州已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据悉,惠州已建设了项目准入机制,以高准入门槛来支撑绿色发展,并对重点行业中不符合环保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等一律不批。“十二五”以来,在惠州进入审批阶段的800多宗项目有183宗污染项目被清退,平均每年环保否决率超过10%。

除此以外,惠州还积极构建自己的绿色产业体系,先后引进了美国的科锐、韩国的三星、LG等大型外资企业,并用绿色生产理念引导本土的TCL、德赛、华阳转型升级。如今,惠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先进装备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58%,高新技术、高技术产品占GDP的比重达44%。创新驱动发展下,惠州绿色发展的“红利”在显现。

为加强绿色空间管控,惠州正全面推进涵盖生态低碳规划的“多规合一”方案。2015年12月,惠州市政府下发《惠州市“四规合一”工作方案》,提出要将分属住建局、国土、环保等不同部门的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实现“四规合一”融合,为城市发展争取更多绿色空间。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惠州如今正下决心打造“四规合一”升级版,纳入近海海岸线规划等新内涵。

东莞:不能做到开门见山 必要做到开门见绿

麻涌,是东莞的经济重镇,有着中国粮油物流加工第一镇、全国电商专业镇、中国现代港口物流重镇等称号,采风团此次东莞之行都在这个曾经的东莞污染重镇中进行。

26日,记者来到位于东莞市麻涌镇的华阳湖湿地公园,原来这里只不过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河涌,如今已经形成了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的湿地生态旅游圈,当行舟在马滘河上的“花海漂游”时,花船花景,美不胜收,成为了观景休闲的绝佳场所。

据麻涌镇镇长黄桥法介绍,麻涌镇河网密布,但是在过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针对这一情况,麻涌镇投入了2.8亿元对河涌进行清淤、截弯取直、绿化美化,将污染区改造为兼具水利、生态旅游功能的华阳湖国家级湿地公园,麻涌镇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后,也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广东省生态镇。

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是东莞探索跨区域统筹发展的新尝试。早在2014年,东莞就以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为重点,以监管执法为主,财政奖励为辅,制定水乡片造纸产业转移工作实施方案,引导水乡“两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企业整治和退出。2016年,继续深化“两高一低”企业退出整治。并且制定了《2016年水乡经济区计划整治与引导退出“两高一低”企业名单》,计划整治企业101家,目前已完成整治的有63家。

如今的东莞,已经对所有道路、水系基本完成了绿化建设,建设生态景观林带252公里,打造出18公里水乡大道、9公里洪屋涡水道岸线、7.1公里万江都市岸线、32公里麻涌水上绿道等一批绿化精品。

深圳:低碳创新造绿色深圳 蓝天白云变鹏城常态

作为南粤大地宜居社区和环境范例奖最多的深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尤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推进大气、水、土壤、噪音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质的提升,成为中国宜居宜业城市的典范之一。

采风团来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妈湾电厂,目睹了企业节能减排的发展历程,并走进岸电上船的船只以及发电生产车间进行实际察看。深圳妈湾电厂在脱硫改造、降氮脱硝改造、燃气点火改造、岸电建设等方面都领先行业,引导整体产业走向低碳环保。

“这三根高耸的烟囱,一年四季都不会看见冒黑烟。”妈湾电力副总经理王成告诉记者,作为深圳唯一的火力发电企业,一直以先进技术引领环保事业的发展,坚持为社会提供低碳清洁能源。

近年来,该企业先后投入约24亿元用于各项环保设施的建设,包括海水脱硫系统、低氮燃烧系统、除尘、除渣系统和废水处理设施, 环保设施的投入占总投资的20%以上。

让深圳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让市民享有更多“绿色福利”,不断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未来竞争力,这是深圳“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由此,未来五年,深圳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密防范环境风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早日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绿色发展示范城市。

猜你喜欢
南村惠州水乡
山东一社区免费送适婚青年婚房
水乡情
用树叶辑成的书
桐南村以北
浅谈对称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新水乡歌
惠州多姿多彩
水乡安徽
2009年“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日程
北村和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