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象征资源的普利策新闻奖:网络“凝视”与话语实践

2017-01-13 06:47黄月琴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凝视普利策新闻业

■ 黄月琴

作为象征资源的普利策新闻奖:网络“凝视”与话语实践

■ 黄月琴

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承载物”和操作范例,普利策新闻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学界和业界的瞩目。本文以一个新闻诠释虚拟社群为研究对象,以“凝视”理论为视角,探析普利策新闻奖在国内的网络话语论述与作为象征资源的话语实践。本文发现,普利策新闻奖常被用作业务技能学习资源、精神激励资源、行业预测资源和本土反思性资源,其话语实践对于新闻专业共同体具有主体阈限的作用,形成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张力空间,并建构新闻人对理想新闻业的想象与象征认同。

象征资源;普利策新闻奖;网络凝视;话语实践;新闻诠释社群

普利策新闻奖作为世界最知名的新闻专业奖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中国新闻学界和业界的瞩目,其获奖作品和相关人物传记陆续被翻译、出版,评奖结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每年四月的颁奖季以及每逢国内新闻奖评选等这样的热点时段,普利策新闻奖总是激起更多的话语讨论。普利策新闻奖是伴随着专业主义价值观的输入而进入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视野和职业意识的,它与“传播”“受众”等西方概念一道,标示着新闻实践模式的扩展和价值范式的转换。不仅激化和合理化了很多改革实践①,而且逐渐形成一套“构筑、阐释、正当化”专业新闻实践的替换性的象征资源②,与权威象征资源之间形成一种并存、分立甚至竞争的关系。

随着一年一度的颁奖,普利策新闻奖定期介入新闻诠释社群的话语论述之“河流”,激发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想象与讨论;同时,作为一种全球传播现象,普利策新闻奖也提供了一个通过观看“他者”促使“我者”反观自身的论述机会和话语路径。本文即以普利策新闻奖的相关话语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一个虚拟的新闻阐述社群如何讨论和“凝视”(带着权力关系和身份意识的观看)普利策新闻奖这一话语过程的分析,来理解象征资源的输入,新闻专业主义与中国实践话语之间的勾连,并讨论它对新闻业的影响。

一、理论框架:凝视、话语与象征资源

1.作为观看方法的“凝视”

本文将新闻阐述社群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把围绕“普利策新闻奖”这一事件展开话语实践的过程视作文化意义上的“凝视”。“凝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文化批评中一个重要概念。“凝视”不仅指基于视觉概念的实在的观看,更是基于认知和想象意义的“虚拟”的“看”。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精神分析学家拉康以及米歇尔·福柯在不同的层面上,都阐述过凝视的理论内涵和作用机制。凝视是携带着权力、欲望以及身份意识的观看方法。观者是“看”的主体,也是权力和欲望的主体;被观者是“被看”的对象,也是权力的对象,是观看者所欲的对象。看与被看的行为建构了主体与对象、自我与他者。拉康认为凝视本质上是一个主体的镜像机制,观者借此确认自我,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进而生成主体意识。因为,自我与主体的构成分别与某个特别的结构性时刻关联在一起,自我的完形是通过观看、通过镜像的凝视完成的,主体的象征性认同则是通过语言或言语的调停实现的③。因此,凝视既是一种权力机制,创造或巩固等级化的象征秩序,具有整合、控制与社会承认的功能。凝视也是“精神的眼睛”,是现实的主动创造者,介入并侵占特定的空间,并生成意义④。

凝视的过程往往交织着主体的精神阈限。“阈限”(liminality)是一个文化人类学概念,本义是作为“伴随每一次地点、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年龄的改变而举行的仪式”⑤,阈限可以理解为“通过仪式”中的特定阶段⑥。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将“共融”引入阈限概念的阐述,“共融”是在阈限阶段出现的社会关系模式,“阈限性充满了力量和潜能,也充满了实验和游戏”⑦,它在结构的间隙和边缘出现,却充满了“生成”的潜能。经由阈限,人们获取共融的体验。阈限和共融是一个主体及其能动性得以建设并经历的过程⑧。凝视、阈限与共融是主体脱离常态,唤醒某种虚拟,展示理想的选择并产生情感连带和象征性认同的文化过程。

话语实践是特定的主体谈论或再现事物的过程。话语是“一组陈述,这组陈述为谈论或再现某一历史时刻的特有话题提供一种语言或方法。话语控制着一个话题能被有意义地谈论和追问的方式。它还影响着各种观念被投入实践和被用来规范他人行为的方式”⑨。费尔克拉夫等社会语言学者认为,话语实践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形式。在话语实践中,情感、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得以嵌入其中。凝视与阈限的外在形式需要言语来表征,形成主体的话语实践。

2.象征资源与新闻评奖

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在国内业界的既有讨论中,是作为更专业、更公平的评奖标准和更理想的评奖范式存在的,许多学者将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与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做出具体而微的、不厌其烦的比较分析,提出改进国内新闻评奖的建议和措施。普利策新闻奖所推选出的优秀新闻作品、新闻人及新闻机构,经过人们的广泛关注、评论和言说,进入一个多维度、多链条的传播过程之中,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新闻业事件”。对于艰难变革中的中国新闻业来说,“凝视”普利策奖具有特殊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舆论监督受阻和新闻专业主义未待充分发育又迅速式微的今天,作为西方新闻业专业范例的普利策新闻奖及其作品给中国新闻人社群带来怎样的影响,又激发出何种话语实践?

二、研究路径

鉴于国内常常将“普利策新闻奖”称为“普利策奖”,而后者涵盖面更全面。本研究以“普利策奖”为关键词,利用新浪微博所提供的微博搜索引擎,在笔者所关注的网络社群中进行搜索。时间段选择2010年至2015年,每年大约4月15日至17日(即普利策奖公布后的论述高峰时段),剔除重复性和无效样本后,最后选定约680条讨论普利策新闻奖的微博。这是本文展开话语分析的主要语料。

三、关于“普利策新闻奖”话语的传播结构

由普利策奖为讨论主题的微博话语圈,通过关注、转发、收藏、评论等技术结构机制的运用,显示出一种微观的话语层级关系,使得有关普利策奖的话语场域呈现某种可以观察的结构。从话语被生产继而投入公共空间开始,转发、评论和再转发、再评论,构成了一个个由点向面的四散流动而又纵向延伸的话语链条,展开社会传播的过程,并生发出丰富的话语实践。

如果将普利策新闻奖话语视作一个不断扩散和加载的动态传播过程,它大致可以化约为一个由4个圈层组成的传播结构,如图示:

1.核心话语圈

核心话语圈是话语链条的起始点,也是话语扩散的中心圈。博主是“普利策奖”话语生产者,他们发表原创性帖子,多数是以长微博的形式评论和分析获奖作品的写作技巧、解析普利策奖的评奖动态,被点赞、转发和评论。通过观察可得,比较积极的博主有@媒介评弹、对普利策奖素有研究的学者展江等。有些博主是海外注册用户,把对普利策奖更直接和更丰富的认知、讨论和分析翻译成中文,加以发布,架构海内外接力传播的链条。

2.扩散性话语圈

扩散性话语圈多由新闻学界人士和新闻研究者组成,往往带有某种权威的身份。他们积极转发关于普利策奖的消息及分析文章,但可能出于谨慎,通常不予置评或少置评,只以标签或话题双井号提炼概括内容并进行推送,主要着眼于分享和传播资源。

3.评论性话语圈

评论性话语圈这部分博主不仅转发和接力传播那些原创性微博,而且积极加入自己的评论,发表看法,找原因、发牢骚、提对策,批判性比较强。如博主@传媒老王、@记者的家、@新闻实习生群等。他们的评论往往又被再转发、再评论,在微博空间不断生长和延续,形成对普利策奖意义的再生产过程。

4.外围泛化话语圈

外围泛化话语圈是在新闻业的外围进行观察。博主并不直接从事新闻业,并不十分在意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或获奖媒体,而是对普利策奖这个话语符号赋予想象和象征性,使之对应正义、独立和理性的意涵,通过运用这个象征符来批评现实和表达抗争。

四、关于“普利策新闻奖”的话语类型与使用

普利策新闻奖作为一种专业典范,通过新闻社群的关注、转发和评论,被编织入中国新闻实践者的主体意识、身份、情感和想象,成为一种可资诠释和运用的象征资源。具体来说,这种运用有以下几种方式和类型:

1.作为学习资源:分享业务技能

普利策奖被讨论得最多的是获奖作品的主题、作者经历、写作技巧、体例风格等,因此它首先是一种学习资源,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业务操作的专业范例。范例是新闻理念的结晶,那些著名的新闻工作者、经典新闻作品与新闻业某些“热点时刻”一道,共同凝聚新闻理念和价值,构成关于本行业的经验记忆,并为新闻实践的延续提供象征资源。在关于普利策奖的网络话语实践中,通过转发和评论,社群成员分享这些新闻范例,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例如“顶级分享:透视普利策社论写作奖一贴回顾普利策社论写作奖95年历程,梳理社论奖作品五大特征”,被234人转发(2013年2月16日数据),特别是被官微@中国网络传播学会这个传播节点转发后,被更多的人看见和分享。还有诸如“像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一样写人物——《经济观察报》记者的经验之谈”“原来特稿还可以这么写”等长微博都广受欢迎。2012年11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蒋沁赴香港浸会大学参加“普利策得奖者工作坊”,记录并整理其过程。以长微博的形式分享她零距离接触普利策奖得主的感受,像这种微博被一再转发,生成长长的话语链,在话语空间不断扩散开来。

2.作为精神资源:唤起专业认同

普利策的名言:“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这是微博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段话。这段隐喻记者与国家之间象征关系的文字,具有独特号召力,唤起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笔者检视部分记者的微博,发现他们关于普利策的话语,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段名言。例如一个《新京报》记者曾在2010年11月11日新京报生日和2013年“世界新闻自由日”写微博重温普利策名言。职业记者之外,活跃在转发圈和评论圈的新闻学子、徘徊在媒体门口的准记者是最多提起和引用普利策名言的人群。正是通过对普利策其人其事的介绍,通过对“水门事件”等经典案例的回顾和解析,微博空间发挥着类似于学校的教育功能,培育着新闻人和准新闻人的职业意识和专业认同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普利策奖提供的是一种思想资源和精神激励资源。

3.作为风向标:预测行业发展

4.作为反思性资源:分析本土问题,体察制度困境

普利策奖的评审工作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主持进行,评委会具有独立性,每年都会对评委名单进行审核,评委直接对作品负责。委员会成员多半来自学术界,和评奖人没有任何利益关系。这样一种评选机制,决定了评奖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同由官方评定和由媒体自行评选的新闻奖有着根本的区别。正是作为“学院奖”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奠定了普利策新闻奖的权威地位。普利策奖对于中国新闻人的刺激在于,国内没有广受认同的体现职业荣誉的专业性新闻奖,也难以形成具有价值共识的专业社区。部分博主将此归咎于国内新闻院校的犬儒、封闭和落后性,博主@传媒老王等人为此发表了较多微博,批评国内各新闻学院与业界隔绝,难以承担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建构新闻业权威的功能。另一方面,在普利策新闻奖的话语场域内,许多微博内容显示出对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等官方新闻奖项的复杂情绪。

与普利策评奖后的热闹相比,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结果揭晓后,微博上几乎没有什么反响和讨论,也未形成关注点和热点话题。因为“对这个奖真没有什么可说的,和普利策奖两回事”。在不讨论、不关注和沉默以对中,这些新闻评奖正面临着社会认同的困境和功能失效的风险。但同时,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不少人又感叹“按照普利策标准,当下中国真是新闻富矿”。有博主说:“有时想想不少普利策奖作品报道的事情才多大点事儿啊,若放在国内,普利策奖评委可终年不休地评奖,即使颁发普利策终身成就奖……普利策最高特别致敬大奖都不为过”。

在诸如此类的话语中,普利策新闻奖是作为一种外部参照存在,被新闻社群用作反思性的象征资源,在凝视外部和“他者”的过程中,展开自我的精神阈限,由此及彼,互文交织,检视本土新闻界存在的种种问题,体察制度困境,也表达出新闻从业者在现实面前的焦虑和无力感。

五、研究总结

中国新闻奖等官方新闻奖项在宣传工作和媒体组织的考评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弊端也众所周知。当一个个的复数的新闻阐述社群都不再关注和讨论这些奖项,也不再倾注热忱和连带情感时,意味着它们失去作为凝视对象的象征地位,也意味着功能消解的风险。在此情境下,普利策新闻奖对于国内的新闻诠释社群来说,提供了一种对照性语境和替代性的象征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普利策新闻奖是一个镜像装置,正是通过这个观看装置,新闻人省察自身的制度环境,展开关于专业标准和职业荣誉的讨论并编织新闻业的理想图景。

在舆论监督受阻、新闻操作空间逼仄和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专业主义新闻实践正面临艰难的局面。我们毋宁视之为新闻专业主义的临时蛰伏。当新闻人“凝视”普利策新闻奖,主体的精神阈限、情感连带和话语交互的过程同时得以开展,这股情感能量所汇聚、唤起的集体意识和象征认同,将推动新闻专业主义实践在不断发展的制度技术环境中寻找新的突破形态和生长点,并孕育新的中坚力量。

注释:

① 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新闻大学》,1995年春季号。

③ 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吕炳强:《凝视与社会行动》,《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④ 朱晓兰:《“凝视”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⑤⑦ 参见[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⑥ 杨倩:《媒介事件中的阈限和交融》,《思想战线》,2011年第37卷。

⑧ 潘忠党、於红梅:《阈限性与城市空间的潜能——一个重新想象传播的维度》,《开放时代》,2015年第3期。

⑨ [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4-45页。

(作者系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毓强】

猜你喜欢
凝视普利策新闻业
“最熟悉的陌生人”——文学经典在21世纪普利策获奖剧作中的另类再现
新闻业的决定性角色:编辑
论新闻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报业集团应对策略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论《天地玄黄》背后的眼
微信朋友圈的拉康式解读
高分四号,从3.6万公里外“凝视”中国
互联网催生传统新闻业的三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