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简析

2017-01-13 19:55唐建新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命制现代文课标

唐建新

2016年中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选文及试题命制有如下特点:

一、小说阅读类试题增长迅猛。2016年小说阅读类试题的数量为2015年的3倍。在现代文阅读命题选文中,即使一些记人的散文,表现手法也非常接近小说。

二、国际视野增强。2016年现代文阅读试题,涉及国外的文本有十多篇,涉及的国家有美国、意大利、新加坡、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阅读素材整体呈现出开放、多元化的特点。

三、著名作家尤其是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作家的作品。受到重视和青睐。“课标”推荐的老舍的《骆驼祥子》,被河北省卷和江苏南京市卷选人试题,教科书里的《蒲柳人家》被山东泰安市卷和四川内江市卷节选进入试题。曹文轩的儿童文学作品有《甜橙树》《青铜葵花》进入试题,学生喜欢的毕淑敏、杨绛等作家也有《旷野与城市》《教你生病》《人生没有永远》等作品被选作阅读文本。

四、命题素材鲜活。贴近考生。微型小说、散文等命题素材,大多来自近两年热门的报纸、杂志等,有的阅读文本直接来自作者的博客,如福建福州市卷的现代文阅读选文《火车上的故事》。这些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没有心理距离的好作品。这样选材,对引导学生加强课外时文阅读,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五、文学作品阅读核心能力考查点清晰。试题表述规范得体。依据“课标”的要求,命题人在试题命制方面不再绕弯子、打哑谜,而是比较直接、清晰地考查考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特殊细节及有创意的表达方式等的体验认知和理解能力,并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体验、理解达到的程度。

六、试题命制开放多元。给考生的创造性阅读、质疑性阅读留出了广阔的空间。不少试题在文学作品阅读部分的最后一题,给考生留足了发挥的空间。如给出两种观点让考生自选一种进行简要评判:有的直接给出开放性的试题,让考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谈人物形象的价值或者作品的意义,或者要求说出带给自己哪些成长的思考等。

这样的考查方式,紧扣“课标”,贴近考生,不加码、不猎奇,以考查考生对作品内容的体验、理解为主,有利于引导中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命制现代文课标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由命制唐朝使职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对一道中考题的命制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