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积极干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对产后出血状况改善的诊疗体会

2017-01-14 12:33康晓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3期
关键词:本院几率产程

康晓媛

探讨积极干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对产后出血状况改善的诊疗体会

康晓媛

目的 研究分析干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是否能够改善产后出血情况, 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4年本院收治的7087例产妇进行研究分析, 2011年的1863例产妇未接受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措施, 2012~2014年的5224例产妇接受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措施, 对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未开展干预措施的1863例产妇中120例产妇出血, 占6.44%;2012年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的1869例产妇中89例产后出血, 占4.76%;2013年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的1712例产妇中56例产后出血, 占3.27%;2014年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的1643例产妇中42例产后出血, 占2.56%。从2011~2014年产妇产后出血的几率逐年下降。结论 产后出血可以通过干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来控制。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诊疗体会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控制能够降低产妇死亡几率, 产后出血多数都是因为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可以通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来控制[1]。此次本院就产后高危因素控制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1~2014年收治的7087例产妇进行研究分析, 2011年的1863例产妇未接受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措施, 2012~2014年的5224例产妇接受了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措施。

1.2 方法 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干预应着眼于细节, 从产前、产时、产后几个环节进行积极预防, 防重于治。

1.2.1 产前干预 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类管理。尽早终止有凝血功能障碍和肝炎等基本疾病的产妇, 如果基层医院无抢救条件, 则需要转院;产后出血几率较高的产妇需要提前入院。

2 结果

2011年未开展干预措施的1863例产妇中120例产妇出血, 占6.44%;2012年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的1869例产妇中89例产后出血, 占4.76%;2013年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的1712例产妇中56例产后出血, 占3.27%;2014年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的1643例产妇中42例产后出血, 占2.56%。从2011~2014年产妇产后出血的几率逐年下降。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妇科的严重并发症, 具有较高的风险, 如果不警惕, 产妇可能会因出血过多而休克或死亡[6-9]。所以建立完善的制度, 督促医务人员牢记抢救时机, 协同合作非常重要。医院医疗水平提升后, 本院对管理工作进行了强化,特别是危急重症的急救管理。除了常规的抢救治疗之外, 本院对整体和局部因素进行了结合, 关注细节, 确保抢救小组能够职能通畅。各科室间可以协调配合, 在抢救治疗时可以保持镇静稳定。

产后出血的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和产程观察等实现, 任何细节不容忽视。对于产妇, 尤其是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 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后, 要积极处理, 建立通路, 降低出血量。护士、医生和助产护士互相协调, 对产妇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产程异常情况, 及时的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10,11]。

此次研究中, 2011年未开展干预措施的1863例产妇中120例产妇出血, 占6.44%;2012年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的1869例产妇中89例产后出血, 占4.76%;2013年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的1712例产妇中56例产后出血,占3.27%;2014年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干预的1643例产妇中42例产后出血, 占2.56%。从2011~2014年产妇产后出血的几率逐年下降。说明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总之, 产后出血可以通过干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来控制。

[1] 盘宗敏.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临床医学工程, 2009, 16(2):15-16.

[2] 黄洁敏, 骆一凡. 产后出血的治疗.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0,35(6):67-68.

[3] 解秀珍, 曹兆竹, 李丙英. 产后出血的治疗. 中国民间疗法,2011.19(11):67-68.

[4] 王丽红. 产后出血的治疗. 山西医药杂志, 2011.40(17):899-901.

[5] 涂梅香. 产后出血的治疗. 家庭心理医生, 2014(6):73.

[6] 谢幸, 苟文丽. 妇产科学.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1-215.

[7] 罗秋彦, 张文霞, 王京荣. 积极干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对产后出血状况改善的诊疗体会.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7):180.

[8] 李婷. 临床干预降低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25):238-239.

[9] 张荣. 针对待产妇高危产后出血因素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8):65-66.

[10] 马纪红. 产后出血产妇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措施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21):108-109.

[11] 肖月华, 曾巧平.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6):59-60.

Investigation on the experienc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tive inter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for bleeding condition improvement

KANG Xiao-yua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ieling Kaiyuan City Central Hospital, Tieling 1123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whether the high risk factor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can improv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 Methods Study and analysis was made on 7087 pregnant wom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4.1863 pregnant women admitted in 2011

no postpartum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s, and 5224 pregnant women admitted from 2012 to 2014 received postpartum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s.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pregnant women was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120 cases of maternal hemorrhage in 1863 pregnant women without postpartum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s in 2011, accounting for 6.44%, 89 cases of maternal hemorrhage in 1869 pregnant women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s in 2012, accounting for 4.76%, 56 cases of maternal hemorrhage in 1869 pregnant women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s in 2013, accounting for 3.27%, and 42 cases of maternal hemorrhage in 1643 pregnant women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s in 2014, accounting for 2.56%. From 2011 to 2014, the probability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Conclus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can be controlled by intervening in high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Postpartum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 Experienc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10

112300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1.2.2 产时干预 及时处理宫缩乏力、产程过长、胎死宫内等情况。特别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 在第二产程胎头拨露后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10 ml, 25 min滴完, 可使产后出血明显减少[2-5]。在活跃期后为产妇建立静脉通路备用, 减少镇静剂的使用, 为产中疲累、宫缩乏力产妇补充能量。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 对第二、第三产程正确处理, 合理使用缩宫素。

1.2.3 产后干预 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 h, 故胎盘娩出后15、30、60、90、120 min监测生命体征[2], 如体温、脉搏、阴道出血、子宫高度、膀胱充盈情况, 及早发现产后出血和休克;鼓励产妇排空膀胱、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 以便能发射性刺激子宫收缩, 减少出血。

1.3 评定标准 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500 ml, 剖宫产24 h内失血量>1000 ml为产后出血。

2017-10-23]

猜你喜欢
本院几率产程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