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

2017-01-14 12:33刘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3期
关键词:奶量优良率母婴

刘丽

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

刘丽

目的 探究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 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 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分泌情况、乳房肿胀情况。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为91.11%, 对照组为71.11%, 观察组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重度肿胀例数多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9,P<0.05)。结论 将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应用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 可有效提升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 减少乳房肿胀情况, 值得推广。

中药热敷;手法按摩;剖宫产;母婴分离

母乳是婴儿最重要的食物, 其富含多种抗感染物质, 如溶菌酶、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等, 具有易吸收、易消化的优点[1]。经过剖宫产的产妇乳房并没有得到婴儿的吮吸, 常存在泌乳时间长、乳房有肿胀感等问题。基于此, 必须提高对产妇母婴分离之后护理过程的重视程度, 缓解产妇术后焦虑、抑郁不良情绪, 预防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等问题, 保障母婴健康。本文重点探究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产科90例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 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对照组产妇, 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42±2.45)岁, 孕周36~41周, 平均孕周(37.42±2.42)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0~35岁, 平均年龄(28.21±2.32)岁;孕周36~40周, 平均孕周(37.97±2.51)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 具体如下。

1.2.1 中药热敷护理 通过中药药包进行热敷, 产妇剖宫产6 h后, 护理人员制作中药药包, 主要的药物有粗盐、陈皮以及通草, 用微波炉将药包加热至45℃, 置于产妇乳房上,以环形的方式包围产妇乳房[2], 合理避开其乳头, 热敷2次/d,20 min/次, 促进产妇乳房的血液循环, 推动产妇乳腺管位置的软化程度, 药包的大小控制在15 cm×15 cm。

1.2.2 手法按摩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中医手法按摩产妇的乳房, 借助吸奶器将产妇乳腺管疏通, 减轻产妇的堵奶症状。剖宫产12 h后, 用干毛巾轻柔的擦干、清洁热敷后的乳房, 并用中医手法进行按摩[3]。通过拇指反复按摩产妇的乳房下穴、檀中穴, 将其他4根手指合并, 沿着产妇乳房根部,朝着乳房的方向进行按摩, 坚持从下至上的顺序, 交替反复按摩, 直到乳房的两侧。用手指腹部轻划约半圈, 交替反复操作。张开4指, 轻握住产妇乳房, 从乳房根部朝着乳房位置做梳状, 两侧乳房均进行3次。最后轻捏产妇乳头, 促进其乳腺管的通畅, 两侧乳房均按摩10 min/次, 2次/d;按摩结束后, 用吸奶器吸取适量乳汁, 每2小时进行1次, 20 min/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分泌情况:分为奶量较多、奶量适中、奶量少、无奶四种情况, 奶量分泌优良率=(奶量较多+奶量适中)/总例数×100%。并观察两组产妇乳房肿胀情况:分为正常、轻度肿胀、中度肿胀以及重度肿胀四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母乳分泌情况对比 护理后, 观察组产妇奶量较多、奶量适中、奶量少、无奶例数分别为11例(24.44%)、30例(66.67%)、4例(8.89%)、0例, 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为91.11%;对照组分别为8例(17.78%)、24例(53.33%)、10例(22.22%)、3例(6.67%), 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为71.11%。观察组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乳房肿胀情况对比 护理后, 观察组产妇乳房正常、轻度肿胀、中度肿胀以及重度肿胀例数分别为30例(66.67%)、14例(31.11%)、1例(2.22%)、0例;对照组分别为15例(33.33%)、13例(28.89%)、10例(22.22%)、7例(15.56%)。对照组重度肿胀例数多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母乳是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增强婴儿抵抗力的重要食物,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当前临床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提升[4], 特别是高龄产妇, 因此, 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问题也逐渐增多, 在剖宫产后, 产妇会直接与婴儿分离, 乳房未能立即得到吮吸, 从而造成产妇乳腺管阻碍的问题, 也伴有乳房肿胀等症状, 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乳腺炎, 进而不利于产妇分泌乳汁。同时, 因担心孩子的成长问题, 产妇还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极大程度上干扰到产妇产后母乳喂养, 因此, 必须加大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过程的重视程度。

中药热敷方式可加快产妇乳房位置的血液循环, 增加乳房处的催产素, 进而提升泌乳量。同时, 中医按摩手法可保障乳腺管位置的通畅性[5], 能够缓解乳汁的淤积情况, 促使乳房的排空, 最终降低乳腺炎发生率。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仔细为产妇讲解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的优势, 取得产妇的配合与支持, 消除其焦虑情绪, 以更好地帮助产妇恢复[6-10]。

[1] 郝明英, 张学菊, 李梅, 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25(21):2943-2945.

[2] 李沛霖, 刘鸿雁. 中国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研究. 人口与发展, 2017, 23(2):100-112.

[3] 杨洋, 马经纬.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婴分离成功母乳喂养的影响价值评估. 养生保健指南, 2017, 15(18):94.

[4] 杨建宝, 乐云, 王毯, 等. 基于NNN分类系统研究剖宫产术后护理常用的标准化护理语言.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4):279-284.

[5] 曹海洋, 李赫, 罗超, 等. 病人加温系统与液体加温输入法对剖宫产产妇术中体温及麻醉后寒战的影响. 护士进修杂志,2016, 31(17):1551-1554.

[6] 王晓云. 中药热敷及中医手法按摩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4):138-139.

[7] 陈永红. 探讨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效果. 内蒙古中医药, 2017(9):176-177.

[8] 冯晓华. 中医穴位按摩在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的作用. 中外医疗, 2012.31(26):3-4.

[9] 胡冰, 黄宝良, 张晓瑜. 对母婴分离的产妇实施乳房护理干预促进泌乳的效果分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4):23-25.

[10] 龙妹. 早期乳房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 中外医疗, 2012.31(29):17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111

118000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为91.11%, 对照组为71.11%, 观察组产妇奶量分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重度肿胀例数多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通过应用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 可有效改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

综上所述, 将中药热敷及手法按摩应用在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乳房护理中, 可有效缓解产妇产后乳房肿胀情况, 提升其奶量分泌优良率, 为婴儿提供充足的母乳, 值得推广。

2017-10-12]

猜你喜欢
奶量优良率母婴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母婴网
宝宝饱不饱 衡量有四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