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与治疗效果分析

2017-01-14 12:33邹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3期
关键词:性贫血贫血常规

邹萍

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与治疗效果分析

邹萍

目的 研究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20例营养性贫血患儿, 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 每组1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性的干预措施以及治疗措施,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综合性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饮食恢复正常时间(3.40±1.45)d、网织红细胞改善时间(2.45±1.3)d、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4.30±2.50)d均优于常规组的(6.54±2.70)、(5.60±2.45)、(7.50±3.50)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90%(9/10)明显优于常规组的40%(4/1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营养性贫血患儿的治疗过程中,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儿满意度更高, 应该进行推广应用。

儿童营养性贫血;临床干预;治疗效果

儿童营养性贫血症是临床一种较常发生的营养不良性疾病, 在人们的认知中, 通常认为营养缺乏以及贫血是由生活条件较差以及饮食缺乏所造成[1-3]。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儿童往往会有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家长对于儿童饮食也存在错误的认知, 食物不能合理搭配, 导致儿童摄入的营养素的比例不协调, 也会造成儿童出现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多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 并会延续到儿童期, 由于机体缺乏生血过程中所需的一些营养物质, 如铁、叶酸以及维生命素D等, 造成红细胞生成不足, 并导致其造血功能低下, 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4-6]。为了解干预治疗方法对于儿童营养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特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开展相关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例儿童营养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 各10例。全部患儿入院后, 经过临床检查诊断,其临床症状、表现及检查结果都与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诊断标准相吻合, 被确定为儿童营养性贫血。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以及造血功能障碍等其他严重疾病者。常规组男5例, 女5例, 年龄6个月~6岁, 平均年龄(3.3±2.6)岁;实验组男7例, 女3例, 年龄8个月~7岁, 平均年龄(3.7±2.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进行常规性的干预措施以及治疗措施:根据患儿相关检查结果, 开展常规性对症治疗。由于营养性贫血患儿通常是缺铁性贫血, 所以必须使用增铁剂进行补充性治疗, 儿童需口服硫酸亚铁、叶酸及维生素C进行治疗。对儿童的日常饮食进行干预治疗, 确保其日常饮食营养均衡,多食用含铁性较高的食物, 如蛋黄与动物肝脏、瘦肉以及菠菜和大量的豆制品等。

1.2.2 实验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之上,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及综合性治疗:①患儿入院要对其生命体征与微量元素等进行细致的检查, 并了解患儿日常的饮食生活情况, 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与诊断, 从而确定患儿的贫血症状、类型以及严重的程度, 并根据其评估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②在进行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 要首先明确患儿缺乏何种微量元素, 缺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足量补充。对于只是轻度缺乏的患儿, 则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饮食护理干预, 通过饮食对微量元素进行补充。对部分营养状况严重不良的患儿, 需要进行严格的饮食干预,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患儿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 要求其家属进行良好的配合与严格的实施。在此过程中则需要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有效沟通, 从而获取支持。而有些饮食比较挑剔的患儿, 则需要通过饮食多样化的措施, 使其改善食用零食的不良习惯,保证正餐营养价值的提升。③对患儿及家属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 促使家属关注并重视儿童的饮食健康问题, 使其增加对于儿童营养干预误区的认识, 在患儿今后的治疗中,能够进行持续性的恢复。④密切的监控患儿的各项微量元素,并注意对儿童进行铁剂、叶酸、锌及钙剂等的补充。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儿经过干预治疗后的饮食恢复正常时间、网织红细胞改善时间、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并依据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患儿家属对干预治疗的满意度, 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饮食恢复正常时间(3.40±1.45)d、网织红细胞改善时间(2.45±1.3)d、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4.30±2.50)d均优于常规组的(6.54±2.70)、(5.60±2.45)、(7.50±3.50)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4例,一般满意5例,不满意1例, 总满意度为90%(9/10);常规组满意1例, 一般满意3例, 不满意6例, 总满意度为40%(4/10)。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营养性贫血都多发于儿童期, 由于处于儿童期的孩子生长发育最快且营养需求量最大, 在此阶段患儿一旦因为营养不良发生了贫血的相关症状, 就必定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营养性缺乏所造成的贫血症状, 通常是由于患儿有偏食、厌食或饮食单一等不良饮食习惯所导致, 当前仍有很多的家长不重视儿童的饮食营养, 存在一定的饮食误区, 因此也导致在当今社会儿童营养性贫血症的发生率逐渐升高[7-10]。铁作为儿童期最为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生成的关键元素, 这就要求儿童要能够在日常的饮食中补充及吸收大量的铁元素, 一旦其血铁的含量不足就会对血红蛋白的生成造成影响, 导致儿童出现小细胞性的贫血症状, 甚至有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反复性的呼吸道感染,对其智力及行为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影响。此外, 锌也是体内多种重要酶组成的金属成分, 与血红蛋白的合成也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补铁治疗则能够提升儿童锌的吸收, 预防儿童营养性贫血。

[1] 易永志, 易欢华, 陈镇清. 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与临床治疗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1):206-207.

[2] 胡剑, 王爱凤, 祁海啸, 等. 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干预效果评价. 中国健康教育, 2014.30(9):795-797.

[3] 武连富. 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效果研究. 继续医学教育, 2017, 31(5):97-98.

[4] 王红胜, 钟春兰, 刘春红, 等. 饮食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31):61-63.

[5] 徐青华, 寿申岚, 徐金洪, 等. 常山县缺铁性贫血儿童营养干预效果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2):152-153.

[6] 马伴吟, 蔡文玮. 农村儿童营养性贫血防治方案设置.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1997(1):24-26.

[7] 汤小琼, 李瑞芳, 郭瑞冰, 等. 0~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及追踪干预研究. 中国热带医学, 2012.12(4):448-449.

[8] 卢良军, 贾华芬. 黄石市铁山区小学6~1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因素调查及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2017, 32(4):836-839.

[9] 梁海蓉, 樊金荣. 健康教育对儿童营养性贫血防治效果的效果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4):21-22.

[10] 赵大虎, 程岩, 姚庆镛, 等. 湟中妇幼卫生示范县儿童营养性贫血防治研究分析. 青海医药杂志, 1996(7):15-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113

116041 大连市旅顺口区妇幼保健院

在对儿童营养性贫血患儿进行治疗时, 使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综合治疗方式, 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饮食恢复正常时间(3.40±1.45)d、网织红细胞改善时间(2.45±1.3)d、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4.30±2.50)d均优于常规组的(6.54±2.70)d、(5.60±2.45)d、(7.50±3.50)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90%(9/10)明显优于常规组的40%(4/1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儿童营养性贫血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患儿满意度更高, 应该进行推广应用。

2017-10-23]

猜你喜欢
性贫血贫血常规
儿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常规之外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