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预防

2017-01-15 11:50杨志英山西省盂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中国畜牧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狂犬病毒狂犬病猪群

文│杨志英(山西省盂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预防

文│杨志英(山西省盂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文通过对该病毒病原的传播途径以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进行分析陈述,提出了五种实验室鉴别诊断方法,并总结出了该病的预防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病原

猪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具有寄主的广泛性和高度的细胞致病性的特点。伪狂犬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存活时间长,冬季可达一个半月,在猪肉组织内可存活数年,在70℃的高温中仍能存活10余分钟。0.5%~1%氢氧化钠能够迅速使其失去活性,对乙醚、氯仿及福尔马林、紫外线照射都甚为敏感。

伪狂犬病毒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可以在多种组织器官细胞中繁殖,属泛嗜性病毒。虽然仅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的类型不同,其毒力程度和其他特征等方面均有不同,区别在于感染性、毒力以及在感染过程中的毒素排出量和持续时间。该病毒具有复制周期短的特点,常在神经内形成潜伏感染。

二、流行病学特点

伪狂犬病毒在全球分布广泛,很多家畜如猪、牛、羊、狗和猫都是易感动物。除此之外,许多野生、肉食类动物如水貂、雪貂、狐狸等也都易感。最敏感的实验动物是兔,其次是大鼠、小鼠、豚鼠。据目前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来看,人感染该病毒的报道很少。

在同一个养猪场,健康猪是通过患病猪排毒而传染的。此外,被病毒污染而未经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及其用具是主要媒介,起到了传播病毒的作用。空气的流动也使病毒在猪场之间进一步传播。在猪群中,该病毒由鼻间接触扩散,但更为直接的传播途径是交配时通过感染的阴道、精液以及妊娠期的胎盘,或经由猪等其他感染动物的尸体。

感染的可能性主要由毒力、剂量、感染途径和年龄决定。易感性与饲养管理、营养供给、密度、后备母猪的引入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被伪狂犬病毒传染的动物除猪之外都会死亡。猪发病后,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取决于猪的年龄。仔猪与断奶仔猪最危险,成年猪感染后在一般情况下症状不明显,妊娠母猪被传染后可引起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或者不育等。不同阶段的猪被感染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不同,其中最高的是15日龄之内的仔猪,被感染后必死无疑;其次是断奶仔猪,发病率约为40%,发病猪约有50%死亡;再次是成年猪,染病后其生长发育会有迟缓或增重停滞等现象。

冬季是伪狂犬病的高发季节,但其他季节也会发病。

三、临床症状

该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毒的毒力程度和剂量,还有被感染猪的年龄。其中,最主要的是感染猪的年龄,幼龄猪感染后病情最为严重。

一旦被伪狂犬病毒感染,新生仔猪将会大量死亡。临床上,被感染的仔猪在第2天就会发病,第3~5天会出现死亡。发病仔猪的神经症状表现突出,如倒地昏睡、痉挛等,在发病后的1~2日就会死亡。其中,15日龄内仔猪被感染的后果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达100%。患病仔猪的症状在临床上表现为病发突然,体温在41℃以上,精神状况很差,全身抖动和抽搐,行动失去平衡,上吐下泻,很少有康复。对于被该病感染的断奶仔猪来说,其发病率高达20%~40%,死亡率是发病率的50%;神经症状表现也较为明显,如后肢麻痹针刺无痛感,呈划水样或角弓反张等。

成年猪感染发病后症状表现不明显,常呈隐性经过,比较容易恢复;主要症状为发烧,精神不振,某些病猪出现呼吸困难、打喷嚏、咳嗽,后期可引发传染性胸膜肺炎。

怀孕母猪感染该病毒后可引起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以死胎为主。头胎母猪和经产母猪都会发病。

种猪感染该病毒后可表现为不育症。感染猪伪狂犬病的妊娠母猪会产出死胎或产下的仔猪患病。根据一些养殖场的报告,如果在春季出现猪伪狂犬病的暴发,会导致母猪下半年配种困难,90%返情,数次配种的失败将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对于成年公猪来说,患病会导致其生殖器官肿胀或萎缩,进而影响生殖能力。

四、剖检病理变化

眼观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卡他性胃炎和肠炎病变程度不同,肝脾等实质性器官可见有坏死病死灶,颜色为灰白色。扁桃体和肺部的病理改变是充血、水肿、坏死。偶尔可观察到肺水肿。症状最为明显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脑膜充血、出血较为明显,脑脊髓液增多,母猪子宫内感染后可见胎盘坏死性炎症,胎衣出现白色坏死灶。

组织的病理改变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其特点是弥漫性非化脓性脑膜炎、神经节炎以及局部炎症。核内包涵体和出血性炎症在脑神经细胞内、鼻咽黏膜、脾及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内可见。有时凝固性坏死在肝脏小叶周边出现。肺泡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隔核小叶质增宽。

五、实验室诊断鉴别

初步诊断的依据是疾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该病要与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弓形虫以及布鲁氏菌等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相区分。

1.分离。作为病毒分离的组织器官,包括患病动物的脑、心、肝、脾、肺、肾、扁桃体等,但以采集脑组织和扁桃体最佳,此外,也可取鼻咽分泌物用于病毒的分离。处理后的病料直接接种于猪肾传代细胞、仓鼠肾传代细胞或鸡胚成纤维细胞,24~72小时观察,细胞呈现特征性病变。不方便做细胞培养时,可将处理的病料接种于家兔,观察家兔临床表现,并进行确诊。

2.切片。取被感染动物的病料组织如脑组织或扁桃体的压片(如果有冰冻切片也可取用),用免疫荧光进行检查。优点是速度快,几小时内就能得到可靠结果。对于新生仔猪来说,这种方法和病毒分离有同等的敏感性;但育肥猪和成年猪对病毒分离更为敏感。因此,此种方法对仔猪更为合适。

3.PCR。此种方法主要用于临床诊断。它通过在被检测动物的分泌物如鼻咽拭子或者组织病料中扩增PRV基因来达到目的。该法和病毒分离法相比较,其突出特点是快速、敏感、特异性强,可以容纳大量的样品同时进行,而且能够进行活体检测。

4.血清学。血清学诊断中,血清中和试验主要用于实验室研究。实际操作中应用最广泛的伪狂犬病的临床诊断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其优点在于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3~4小时就能得到结果,而且大批样品能够一起检验。此外,乳胶凝集试验在临诊上也广泛应用,操作非常简便,几分钟内就能获得结果。

5.鉴别。是在使用基因标志疫苗的基础上诊断甄别猪伪狂犬病的一种方法。该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可用于临床检查和检测。

六、防治措施

1.预防。作为被伪狂犬病毒传染后可以继续生存的惟一动物,猪成了净化该病毒的最可靠入手之处。虽然动物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但还是可以从源头处防治,因此接种疫苗成了防控的第一要义;在此基础上,改进和提升猪群的饲养模式和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

2.免疫接种。

(1)保障后备猪的健康是疫病防治的重中之重,因此配种前是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可用基因缺失弱毒苗进行2次免疫接种。

(2)对怀孕母猪的保护也有利于保障新生仔猪的健康。因此,需使用灭活苗或基因缺失弱毒苗对其在产前20~40天或在配种后的75~95天,实行1~2次免疫。其中,还需保证1次的基因缺失弱毒苗。

(3)母猪产仔后,哺乳阶段小猪的疾病防治要视养殖场的历史猪群感染情况而定。如果疫情在本场或四周都没有发生过,可用1头份灭活苗在1个月后进行接种;对于疫情发生过的猪群,用基因缺失弱毒苗1头份在19日龄或23~25日龄进行接种;对于疫情频发的猪群,3日龄内的仔猪需用基因缺失弱毒苗滴鼻进行防治。

(4)对于经常发生疫情的养殖场,免疫接种需加强,保育和育肥猪群需在首免3周后加免1次。

另外,鼠类是病毒的携带者,因此消灭鼠类对于疾病的防治也很重要。还要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其他动物进入场内,要加强场内消毒,防止带入病毒。做好血清学监测排查工作,发现阳性猪隔离,筛选以后进行淘汰。每隔3~4周试验1次,一直到2次试验结果全部呈阴性为止。另一种方法是培育健康猪,建立新的无病猪群,仔猪断乳后,母猪、仔猪隔离饲养,窝间也隔离饲养。16周龄进行血清学检测,及时淘汰阳性猪,1个月后再做1次,非阳性猪合群。

(5)治疗。该病没有特效的治疗办法,做好预防工作是杜绝该病发生的前提。

3.猪场净化技术要点。

(1)注意各个阶段猪的日粮配比,充分保证猪只的合理营养供给。

(2)做好消毒工作,粪便、污物要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3)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各个季节的温度、湿度要适宜。饲养密度要合理、通风换气要适时,保证猪只有个舒适的环境。

(4)猪场要采取“全进全出及同日龄阶段饲养”的饲养方式,这在疾病控制上意义非凡。

(5)猪场要设立病猪隔离场所,对病猪予以隔离,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防止传染。

(6)加强猪场管理,严禁其他动物进入,定期消灭鼠类,彻底消灭潜在的可能传播病毒的中间媒介。

(7)做好各个阶段的预防接种工作,通过检测的抗体水平决定免疫程序。

猜你喜欢
狂犬病毒狂犬病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科学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关键“开关”
打败狂犬病
猪群中暑咋预防
论狂犬病病毒对人类危害
4株狂犬病毒感染小鼠的临床症状及脑组织病理学观察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科学看待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