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藏医“三因四缘学说”浅析白带异常病的病因机理

2017-01-15 17:04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西宁81000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7期
关键词:藏医白带培根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1

理论研究

基于藏医“三因四缘学说”浅析白带异常病的病因机理

仁青卓玛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1

藏医学是以哲学思想模式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从而使其具有逻辑性与科学性,“三因四缘”学说是藏医一切疾病的理论基础,万病终究不离其宗,找出病因,才能对症、对因治疗。文章用文献理论基础与辨证思维阐述藏医“达参嘎宝病”为西医的白带异常病,基于“三因四缘”辨证思想解释分析白带异常病的病因,病因分为“龙”、“赤巴”、“培根”、“寄生虫”4类,其中主要病因为“赤巴型”和“寄生虫型”,白带异常病常与“培根型”白带异常病结合两因或多因发病,从而对藏医白带异常病的病因机理、分类、主次病因做了详细的解释。

三因;四缘;白带异常;病因

生理性白带在正常情况下可保护女性生殖器官不受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但其平衡极易被破坏而成为病理性白带,白带异常是最常见的妇科病,影响着妇女的健康与日常生活,作为各类妇科疾病的鉴别要点,因此对白带异常的病因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基于藏医“三因四缘学说”分析白带异常病的病因机理,对后期各类妇科病的诊断与认识、预防与治疗有指导性作用。

1 藏医“三因”学说概论

藏医学是基于“三因”学说为支柱或支点扩展起来的,作为藏医理论思想哲学模式,使藏医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藏医学中一切疾病是由3种内因、4种外缘所引起,由6种入侵门户积在人体的上部、中部、下部,其传播之路有15条等各种独具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组成,而“三因”学是藏医理论学的基础,人体本身由四源(土、水、火、气)组成,疾病也由四源产生,药物与四源也有密切联系,身体—疾病—药物息息相关,这三者的相关点是四源;而“三因”的产生与本性也是四源。“龙”的本性是气、“赤巴”的本性是火、“培根”的本性是土与水,这就使万物皆产生于四源,也将回归于四源;身体是由“三因”(龙、赤巴、培根)、“七精”(食物精微、血、肉、脂肪、骨、髓、精液等是人体的七大基础物质)、“三秽”(尿、汗、粪便)形成,因此所有疾病都是由于破坏了“龙”、“赤巴”、“培根”三者的平衡状态而产生了疾病。“龙”、“赤巴”、“培根”的特性贯穿于身体的每个部位,《四部医典》中详解“龙”的特性是粗糙、轻浮、寒冷、细微、坚硬和动摇;“赤巴”的特性是滋润、锐利、湿热、轻浮、恶臭、下泄和潮湿;“培根”的特性是润滑、清凉、沉重、迟钝及形成粘糊状,由这些特性在生理和病理之间转换、健康与疾病之间转换;“三因”、“七精”及“三秽”,通常不发生大变化时,人身安然无恙,反之,失常时则生疾病。除“三因”外还有血、虫病和黄水症等,“龙病、培根”是寒性,“血与赤巴”性炽热,“虫病及黄水症”介于两者之间,其性兼有寒与热。当阐述作用时,“赤巴”紊乱身体的元气就要受到燃烧之害,因为它本性属火,所有的热症均由它产生。“培根”紊乱身体就需降温,因为它本性属于土和水,一切寒症由它产生。“龙”同虫病和黄水相似,“龙”在当有太阳的性质时,则促进燃烧身心元气,当有太阴的性质时,则促进寒冷的生成,因此,“龙”在身体上下、内外各处运行着,是寒冷紊乱的主因,所以“龙”是产生一起疾病的总原因[1]。总之,“三因”是正常机能发生病变的基本病因,它们之间发挥着协同或拮抗的作用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机理,也会破坏身体平衡而引发疾病。

2 藏医“四缘”学说

藏医中生理性的“三因”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当破坏了“龙”、“赤巴”、“培根”三者的平衡状态才能引发疾病并命名为病理性的“三因”,各种疾病都是由外缘诱发内因而发病,没有外缘的诱发,就不可能产生疾病。因此,要随时注意防止诱发各种疾病的外缘发生。季节、器官、饮食起居、药物性味等功能若出现失调,产生了低、超、反的情况时,就会引起疾病,所以饮食起居、应用药物要适当,则是保持健康的主要因素。女性生殖器病的病缘在《四部医典》中详解为性交过多、月经淋漓、产后饮食、起居不当等原因[1];在《月王药诊》就外缘做了详细解释,饮食不当、身体受凉、起居不当、性生活过甚;性交过多属四种外缘之起居紊乱所致,性交过程中不注意卫生致使寄生虫滋生繁殖为主要原因[2]。

3 藏医“三因四缘学说”对白带异常的病因机理

在西医中白带异常是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病理性白带有透明黏性白带、灰黄色或黄白色泡沫状稀薄白带、凝乳块状或豆渣样白带、灰白色匀质鱼腥味白带、脓性白带[3],视白带的性质为各类妇科疾病的鉴别要点。白带异常为1种症状,在藏医《四部医典》第三部密诀本中第四十三章和第七十四、五、六章中有所阐述,虽然在《四部医典》中并没有直接注明“达参嘎宝病”或“坎嘎尔”,但在藏医学经典文献中有屡次提到治疗命名为“达参嘎宝病”或“坎嘎尔”(藏医白带的音译)的以“白带增多”或质地异常的病。如在《医学所需偕俱》和《堪藏周嘉医著》中就有明确提到,但几乎都是笼统的介绍出几种治疗“达参嘎宝病”的药物,而安多地区普遍对白带的方言就称为“樟嘎尔”,故藏医学中,西医学的白带异常就为“达参嘎宝病”,所以在藏医学中探索出与西医白带异常的藏医注明:“达参嘎宝病”,从这一词汇中也可了解到藏医学中不仅将白带异常与西医的白带异常同义即为多种妇科疾病的症状来探讨,也可将白带异常作为一种疾病来探讨,从不同角度阐述,而更利于多方面的理解,为了便于理解,故将在本文中藏医的“达参嘎宝病”意译成“白带异常病”来说明。藏医中月经称为“达参”,月经和白带都为女性所特有,“达参”的释义为每月具有周期性的,通常意义上的“达参”是“达参玛宝”为月经,“玛宝”为颜色红色,“嘎宝”为颜色白色,所以“达参玛宝”和“达参嘎宝”都为每月有周期性的月经和白带,这两者都具有周期的特性,故都包括在“达参”中。在藏医学中可以根据藏医独有的三因学说将白带的性质与其相附属的女性生殖器官、“三因”的特性相结合做出细致的认识,在《四部医典》中阐述的总的“达参”的特性和病症包括“达参玛宝”和“达参嘎宝”,故“达参嘎宝病”的症状就可以归属于“达参”相对应的病症,故“龙型”白带异常病的症状为子宫无知觉、质地稀少有泡沫、并有血块或瘀血、尿频、有怀孕感、子宫口紧闭,可引起各种子宫疾病;“赤巴型”白带异常病的症状为色黑黄、发臭、流脓;“培根型”白带异常病的症状为阴道发痒、寒冷、微痛、经常流黏液物;“寄生虫型”白带异常病有两种,一种是“浪巴”(藏医音译),其症状为热疼、因热而战栗、尾椎阴户发痒、乳房增大、心情烦躁、失眠、喜动、性欲增强、身体消瘦、阴部恶臭;另一种是“楚巴”(藏医音译),其症状是由于无房事瘙痒尤甚、子宫肿胀、流黄水、肿胀坚硬疼痛、阴部瘙痒[4];而以上这些病因中“培根型”其特质中包括黏滞性,而白带就是黏滞性的液体物;性交为外缘,其性属于热性故同“赤巴型”特性湿热相应;起居行为中生殖器卫生不洁,寄生虫激增与“寄生虫型”相符合,所以以上这三者为病因中主要致病因素。

4 总结

藏医白带异常病是以白带基本特点为基础,与其相附属的女性生殖器官、“三因”特性相结合起来的独具特色的视角来阐述的;其病因中“赤巴型”白带异常病和“寄生虫型”白带异常病与“培根型”白带异常病两因结合较多见,以两因结合或多因结合发病。以上只阐述了藏医白带异常病与“三因四缘”结合的病因机理,是单一型的,然而需考虑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辨证思维才能治疗有效,因此,要进一步从女性生殖器官特点、人体体质等多种因素做细化的研究与临床考证。藏医白带异常既可以作为各种妇科疾病的症状,也可为一种疾病,以白带异常为主的疾病,找出相应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与预防,因社会中多数妇女都被白带异常所困扰,故以它为中心为主进行研究更具有意义。

[1]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2]强巴卓嘎.藏医妇科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夏祥玛夏亚娜.月王药诊[M].白若扎娜 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4]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R29

A

1007-8517(2017)17-0001-02

2017-07-05 编辑:陶希睿)

仁青卓玛(1992-),女,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在读,藏医医师,研究方向为藏医诊断学与临床技能。E-mail:1002424792@qq.com

猜你喜欢
藏医白带培根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白带异常,早点去看医生,别回避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白带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孕期白带增多,是怎么回事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
百货们的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