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状态与未来愿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研究
——基于近十五年的CNKI文献研究述评

2017-01-17 08:17杨怡菲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专业研究

杨怡菲,宋 丹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4)



现实状态与未来愿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研究
——基于近十五年的CNKI文献研究述评

杨怡菲,宋 丹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以CNKI为文献信息统计来源,检索1999年至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匹配的相关研究文献,归纳分析研究的总体态势、研究成果及研究局限。未来研究应当提升研究模式的科学性,加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实现研究过程的动态化。

毕业生;就业;专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研究总体态势

以“大学生就业”为主题项进行CNKI高级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6034篇;再以“大学生就业”并含“专业”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献6378篇,仅占文献总数的13.8%,可见,在历年文献中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研究对象的载文较多,但是关于毕业生就业与其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及与高校专业设置的互动性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综合文献发表年度(见图1),我国学术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研究的总体态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探索研究阶段(1999年—2002年),这一阶段研究成果寥寥可数。1999年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999年的84.76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33.73万人。这一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及时就业率在60%~75%左右,未能及时就业的人数在27~37万,2001年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毕业生就业率提升,就业形势相对乐观[1]。因而这一时期学术界并未将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教育领域的研究主流,研究内容集中在毕业生就业趋势、择业心态及高校就业辅导等方面,与专业设置的直接关联性不强。

图1 1999年以来 “高校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匹配”的研究论文数量

第二,常态研究阶段(2003年—2010年),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高校要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宏观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为高等教育学界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问题提供了历史契机。这一阶段研究成果数量大幅增加,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特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方面:赵婷婷等认为在就业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就业取向等因素与学科专业的设置紧密相关,建议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与兴趣爱好的培养[2];李锋亮等认为毕业生工作找寻的前期准备、求职策略以及在求职过程中的实际努力程度对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有显著作用[3]。在研究方法上初步尝试设定模型定量研究以具体测算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匹配程度:贺伟等借助专业距离的理念,运用德尔菲法测算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三类课程的权重值,开创性地构建了专业对口率的指标体系[4]。

第三,深入研究阶段(2011年至今),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增强高校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2010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已达630万,并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一阶段学术界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的研究以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为主,致力于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周训梅等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学归因,论证得出大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并提出改善高校课程结构的针对性建议[5]。此外,学者们开展了与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就业能力、就业满意度、就业质量及就业稳定性等相关的衍生研究,研究的实用价值不断提升:于洪霞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其兴趣的吻合程度是实现就业专业对口的重要因素;对口情况越好,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也越高[6];洪文建认为专业对口率与初次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针对目前高校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差距较大的现状,高校应当精准定位实现特色发展[7]。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研究成果梳理

从文献内容来看,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匹配的内涵、探讨匹配理念的合理与否、探析就业与专业不相匹配的原因、提出加强高校专业与就业匹配的政策建议等几大方面。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的内涵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匹配是实现教育投资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衡量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与运用有效程度的核心指标,直接反映了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程度。“专业对口”一词较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意即在职业的分配、选择、流动等具体环节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表达了专业人员希望改变生存现状并从事与自身专业特长相关工作的深切意愿,带有较为浓重的社会及政治意味,实现专业对口的直接意义在于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大批受到系统教育的专业人才。时至今日,针对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匹配的内涵,学术界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定义,具体包括: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名称与其所属的院系名称相符合;毕业生的职业类别与所学的专业类别相符合;毕业生在校习得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与就业岗位实际需求的知识及技能相适应[8]。在匹配程度测算过程中,传统方式是将其作为虚拟变量或定序变量,让被调查者做出主观评定[9];或是在特定专业的匹配性研究中,按照相匹配的就业方向界定专属性的对口定义[10]。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程度之所以很少放在量化层面来探讨研究,是因为学术界很难就专业与就业相匹配的具体定义达成共识,因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对理论基础的夯实和测量工具的开发存在不足,量化过程缺乏合理标准,多采用假设论证的研究范式。

从社会价值视角来界定不同类型的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失衡的定义,一种是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不一致时导致的“假失衡”,即受到教育前瞻性和正外部性的影响,某些基础专业或前沿学科在现行条件下难以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数量低于社会最优规模。另一种是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一致时导致的“真失衡”,受高等教育发展滞后性的影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僵化,各组织层级间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高校的专业设置模式及教学开展方式对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效用亟待提升[11]。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的合理性探讨

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反映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同时,也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探查高校毕业生与专业匹配的合理性在于: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新一代劳动力的供给方,其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若难以对接劳动力市场的真实需求,易造成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在工资效应的影响下,毕业生的个人收入也相应减少,教育投资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回报[12];从经济学角度,当就业与专业不匹配成为普遍现象,不仅会造成高等教育投资的浪费和收益率走低,还会对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除社会投资部分以外,学生在进行专业课学习时所支付的货币支出、承担的机会成本以及付出的大量时间精力空洞化,毕业生在不对口的岗位上缺乏竞争优势,职业晋升受到限制,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影响工作效率[13]。

虽然专业对口是劳动力资源配置损失较小的就业原则,但是在高等教育倡导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念引导下,随着职业流动率的增强以及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蜕变,人力资源配置已经不再拘泥于实现就业与专业相匹配[14],而是希冀通过相关研究为各利益相关者提出改进建议,实现高等教育与外部就业环境持续积极的信息交换。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的重视程度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味强调或过分拘泥于就业的专业匹配则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如果只重专业出身而忽视个人的实际能力,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影响就业体制的良性运转,用人单位应当对比毕业生的自身价值和薪酬水平做出最终选择与否的决定;其次,就业的专业匹配取向不利于专业人员触类旁通,容易忽视非专业领域的特长及优势,难以充分开发自身潜在的其他学科优势,对学科边缘地带及科学新生地带的创造性大大减弱;再次,毕业生在校期间如果仅注重专业领域的学习深造则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新的生产部门、职业机会及社会角色就难以获得新的观念、品质及能力与之相适;最后,严格的窄口径式的专业教育不利于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难以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也容易诱发学生在群体行为的驱使下浪费并扼杀个人才能,做出盲目选择所谓热门专业的短视行为[15]。

(三)高校毕业生专业与就业不相匹配的原因探析

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演变角度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历经统包统分、双向选择及自主择业阶段,但是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和运作模式基本囿于计划体制框架而灵活性不足,劳动力市场的资源流转渠道和信息公开制度也尚不规范,改革措施落地存在困难,不能真正缓解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16]。从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及调整角度,历来几次大规模的专业调整均着眼于专业设置数量及宽窄口径的调整,而较少涉及专业设置质量的提升及设置自主权的变更,造成专业外延式发展,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不足,难以平衡专业针对性及专业适应性导致毕业生缺乏就业优势[17]。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匹配的角度来看,造成“专业不对口”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等教育方面,不同类别高校办学层次不清,办学特色不明,大量专业重复建设,部分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激烈;部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环节缺乏教学环境及师资力量支撑,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被替代的可能性大;由于毕业生就业状况未与专业设置、资源投入及招生计划挂钩,高校缺乏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驱动[18]。高校毕业生方面,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对所学专业及自身素质缺乏合理认知;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缺乏热情和兴趣,专业水平不高,实践能力差;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选择了与专业关联性不强的工作;行业间利益分配存在差异,毕业生希望进入高薪行业而无暇顾及专业匹配;与专业相匹配的劳动力市场容量有限,毕业生自身能力不足造成自然淘汰[19]。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方面,劳动力市场属于买方市场,用人单位追求短期效益,限制了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机遇;在专业人才供给存在缺口时,用人单位只能转而寻求非专业人才进行替代;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缓慢,市场化、社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尚未发展起来,难以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服务及激励等职能[20]。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的实证环节

在专业与就业匹配的实证分析过程中,除少数学者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外,碍于数据可得性、样本可及性以及访谈和问卷等调研方式的运用限制,多数学者是针对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甚至是特定专业开展实证研究,不同学者根据研究的侧重在问卷题项的设置方面有所差别,归纳而言:第一,个体维度,包含性别、家庭背景、院校类型、在校学习情况、实践经历、学科专业、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程度等;第二,就业维度,包含对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重视程度、就业准备、工作找寻努力程度、就业能力、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等;第三,专业及课程维度,包含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各类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等[21-24]。在获得相关数据后通过SPSS软件进行处理来探讨各类因素对就业与专业匹配的贡献度,以调查结果反映的毕业生的就业规律来指导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优化工作。

在专业与就业匹配的实证研究结果方面:从学校层次来看,211类高校毕业生找到专业匹配工作的比例要大于省重点类高校毕业生找到专业匹配工作的比例,一般本科类院校毕业生找到专业匹配的工作的比例再次之[25];而民办院校拥有较为灵活的办学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模式,其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比一般公办本科院校高[26]。从专业大类来看,理科专业学生所学知识及技能的排他性及专业性较强,就业针对性强,因而在找工作时有较少的可能转到不相关的工作领域;而文科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现行社会经济更为贴切,兼容性强,通用技能的培养促使他们在各类职业和工作之间的可转换性较高,更有可能从事与专业领域不相关的工作[27]。从专业知识及技能来看,不同层次学校之间毕业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在实际工作的适用程度没有显著差异,课程内容陈旧,缺少实践性,与社会需求脱节,因而适用水平不高[28]。

(五)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的政策建议

从国家管控层面来看,建议政府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知识密集型企业比重,增强各类企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29];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高校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注重基础专业、前沿专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政府应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严格控制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盲目升格和不良竞争局面,实现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层次分明;构建专业发展预警机制,分析全国近年各类专业的就业状况及各高校开设同类专业的数量和质量,尽可能准确评估各类专业的未来需求状况,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学生专业选择提供前瞻性指导[30]。

从高校管理体制来看,建议高校重塑重视人才培养的办学本位,审视自身优势,避免盲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综合衡量人才所需的基本知识、核心技能和任职资格,注重学科建设和专业内涵发展;高校应当重视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平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实现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实践实验四位一体课程建设[31];应当实行灵活的专业转换机制,努力提高专业满意度,实现院校的教育资源共享,避免在校生在不感兴趣的专业上投入更多的沉没成本[32];积极改进高校就业评估体系,除就业率外,引入专业对口、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等综合指标体系;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的技能水平,为学生提供持续性的专业就业指导[33]。

从用人单位角度,建议企事业单位加强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加大对高校实践课程的支持力度,实现企业需求与毕业生个人才能的有机结合;积极配合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平衡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的关系,实现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避免各类就业歧视意识及行为,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高水平的发展平台[34]。

从学生个人角度来看,鼓励学生在填报专业时要避免从众心理,在合理认知自身专长的基础上理性选择专业;树立良好的就业理念,明确职业目标,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意识;面向基层就业,敢于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实现自我价值[35];积极参加校内外机构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进行决策、商务谈判及人际交流等基本能力;积极参加第二课堂、辅修第二学位,加强对自身专业兴趣的培养[36]。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研究前景展望

(一)研究局限

1.研究模式不够科学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匹配研究多是基于西方高等教育供需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号理论、筛选理论及职业选择理论等,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学用不匹配现象展开原因分析、影响因素探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的宽泛研究,国内学者相互借鉴的重复性研究较多,但未对就业专业匹配的定义及具体的衡量指标达成共识,基础理论的系统架构亟待加强,对国内外比较借鉴式、重点突破式等研究模式运用不足。实证研究环节缺乏基础工具的支持,多停留在对所得数据进行简单统计分析阶段,缺乏运用适当的评估模型对权重值不同的影响要素加以整合;调查手段碍于问卷调查发放范围和样本选取代表性的限制,为各利益方提出的政策建议科学性不足,改进策略则千篇一律,与实证研究关联性不强,例如:虽认识到要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优化的具体依据和主要原则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虽然认识到建立专业发展预警机制的重要性,但是构建机制所涉及的政策环境、运作模式、要素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人才发展为导向的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2.研究方法略微落后

国内学者已经对影响高校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匹配的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细致的讨论,研究方法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再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的演变过程。1999年到2002年的探索研究阶段,主要通过文献阅读、整理及综述等形式开展集中于理论研究的定性研究,研究范式多是基于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但是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不足,部分案例研究的方法设计也略显粗糙;2003年到2010年,研究方式从理论研究拓展至实证研究,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式主要是德尔菲法、专家访谈法、个人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通过信度效度分析、隶属度分析、回归分析及因子分析,识别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匹配的关键因子;2011年至今,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匹配的文献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文献法与调查法相结合,文献法与模型分析法相结合,文献法与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相结合。但是从总体上看,各类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程度不高,研究方法常被割裂使用。

3.研究视角稍显狭窄

在研究方法日渐多样化的趋势中,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匹配的研究视角仍然较为单一,全局视野有待扩展,现有研究成果深度不足,研究集中在已有研究者和研究成果均比较多的领域;若要实现理论发展先于实践,就要加速引入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利益相关者视角方面,学者主要是从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角度分析学用脱节产生的原因,并作为中心要义指导实证研究的展开和深入,进而分别对各方利益者提出改进建议;但是关于利益相关者平衡机制的研究不够系统化,改进建议稍显空洞,多是在宏观上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如何协同发展给出建议,但是以具体专业为个案提出改革策略的研究略有不足,难以真正弱化就业市场的各类风险。学科视角方面,现行的研究学科视野主要还是基于教育学领域,部分研究成果开始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理论的研究视角,但是人类学、政治学及文化学等的研究视角尚缺乏使用,各学科视角的交叉使用和相互借鉴略有不足。

(二)应然聚焦

1.提升研究模式的科学性

摒弃碎片式的宽泛研究路径,适时重塑研究重心。理论研究方面加强对高校毕生就业专业匹配基础理论的借鉴,深度探讨就业与专业匹配的本质及规律,从而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的体制机制,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发展。增强实证研究环节中样本选取、题项设置、模型设定及数据处理方式方面的科学理性,加强对测量工具的开发及对适用模型的构建,为理论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实证支撑。引入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思维,深入开展高校—政府—产业的三螺旋机理研究,探索多方利益相关者在高等教育领域协同共治的创新路径和全新局面,正确认识协同发展的原因及应当处理好的多元关系,提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对策;细化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发展路径过程中的实施步骤、过程预警、追踪反馈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发展理论实践并举的双重点研究模式。

2.加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在聚焦高校内部和学生自身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同时开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式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切实解决提升高校就业率的同时保障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及文化学等多学科研究思维,开展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战略、人才全面发展培养方针及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鼓励各类高校走内涵式特色发展之路,按照组织建设、管理运行及监测考评的研究路径,完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注重高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实现其与产业群同生共存。开展典型案例的重点剖析,对就业与专业匹配现状的内在致因和制约症结进行探察,拓展比较研究视野,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及不同专业的比较优势,构建具备地区特色和校本特色的评估体系,进而提出可行性强又不失针对性的突破路径。

3.实现研究过程的动态化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匹配理论研究不应局限于在查阅资料、解读政策的基础上,归纳文献,分析文本,实证研究也不应仅止步于简单的统计分析,而应该指向随时空变化的高等教育持续性动态化的发展活动。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加强应用动态型的研究范式的开展,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价值取向,通过大规模的实证调查和大范围的咨询访谈,开展高等教育各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和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动态分析,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模式决策机制;开展常态化的跟踪与反馈,有机结合统计分析与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存储及深度分析生动展现与高等教育发展息息相关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状况,建设国家级大数据库,从而构建并完善专业发展的运行监测系统与风险预警系统。

[1] 曹殊.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人才,2002(5):46-48.

[2] 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对本科毕业生的网上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97-103.

[3] 李锋亮,陈晓宇,刘帆.工作找寻与学用匹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证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6-135.

[4] 贺伟,龙立荣.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87-91.

[5] 周训梅,周险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学归因[J].中国教育学刊,2015(2):28-30.

[6] 于洪霞,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8):33-36.

[7] 洪文建.大学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调查分析——以福建省某高校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4):111-118.

[8] 贺伟,龙立荣.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87-91.

[9] 于洪霞.毕业生就业情况与高校专业调整——基于教育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0(12):56-60.

[10] 贾彩鑫,郑冰,康传红,等.高校理工类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情况分析——以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37-39.

[11] 于洪霞.毕业生就业情况与高校专业调整——基于教育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56-60.

[12] 李锋亮,陈晓宇,刘帆.工作找寻与学用匹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证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6-135.

[13] 王雪.经济学视野中的毕业生专业对口问题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10(34):140-142.

[14] 胡慧平.专业对口,人力资源配置的误区[J].中国人才,2001(6):39-40.

[15] 刘忠世.试论“专业对口”观念及其对择业与教育的多重影响[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92-95.

[16] 程昆.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30-133.

[17] 周亚夫.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369-371.

[18] 杨德广,刘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8):54-56.

[19] 庄晨忠,陈少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2(Z1):98-102.

[20] 黎大志,姜新生.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 (5):77.

[21] 于洪霞,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8):33-36.

[22] 朱勤.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32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4(5):81-84,92.

[23] 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对本科毕业生的网上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97-103.

[24] 刘扬.大学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2-88.

[25] 李锋亮,陈晓宇,刘帆.工作找寻与学用匹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证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6-135.

[26] 冯成志.从象牙塔到人才市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实证研究——基于在广东就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3(6):111-116.

[27] 刘扬.大学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2-88.

[28] 冯成志.从象牙塔到人才市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实证研究——基于在广东就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3(6):111-116.

[29] 黎大志,姜新生.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 (5):77.

[30] 王雪.经济学视野中的毕业生专业对口问题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10(34):140-142.

[31] 黎大志,姜新生.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 (5):77.

[32] 于洪霞,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8):33-36.

[33] 洪文建.大学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调查分析——以福建省某高校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4):111-118.

[34] 杨德广,刘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8):54-56.

[35] 冯成志.从象牙塔到人才市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实证研究——基于在广东就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3(6):111-116.

[36] 庄晨忠,陈少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2(7):98-102.

(责任编辑:赵惠君)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Forecast:A Research on Correspondence between Graduates’Major and Employ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NKI Documents from 1999 to 2016

YANG Yi-fei,SONG Dan

(GraduateSchoolofEducation,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alian116024,China)

This paper regards the CNKI as the source of document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retrieves the research on correspondence between graduates’major and employment from 1999 till now,analyzes the overall situation,logical system and problems. The research should be more scientific,practical and dynamic in the future.

graduates;employment;major

2016-06-30

杨怡菲(1992-),女,山西晋中人。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G640

A

1672-8874 (2016) 04-0020-07

猜你喜欢
毕业生专业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