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本科学员学校归属感的调查与分析

2017-01-17 08:17张会如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技术类军校归属感

张 鹏,张会如,赵 俭,施 雯,喻 勇

(解放军理工大学 训练部,江苏 南京 210014)



军校本科学员学校归属感的调查与分析

张 鹏,张会如,赵 俭,施 雯,喻 勇

(解放军理工大学 训练部,江苏 南京 210014)

为探究军校本科学员学校归属感的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将学员学校归属感的构成要素分为关怀感受度、内心依附度和就学满意度,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军校本科学员学校归属感有待提升,技术类专业学员好于指挥类专业学员、低年级学员好于高年级学员。影响归属感的因素依次为同学关系、教学质量、学员管理、专业兴趣,而设施条件等硬件环境影响较小。

归属感;军校;本科学员

一、引言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并对其产生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个体的群体归属感[1]。归属感是人的社会属性中最为重要的属性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求由低至高、由前至后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三层便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感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对个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归属感(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加学校活动”[2]。大量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与学业成就关系密切,对学业成绩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如Goodenow的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归属感同学业成就、自我概念、人际关系、学校适应都有紧密的联系,并鲜明提出了“在校学生的归属感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价值观高度相关”的结论[3]。可见,提升学生归属感对于提升学生在校学业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军校生长干部本科学员是我军军官的重要来源,其培养质量对未来军官队伍建设有着深远影响,关系到军队战斗力的长远发展。军校学员培养具有一般人才培养的共性,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加注重理想信念、集体意识、责任感、纪律性的培养,这对军校学员归属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着力提高学员的学校归属感。当前,关于地方高校学生归属感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军校本科学员归属感的研究仍较少。军校本科学员归属感总体状态如何?特别是实施“合训分流”以来,学员专业类型分为指挥类和技术类,两类专业学员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育训练计划有了较大区别,两类学员的归属感有无差异?影响军校学员归属感的因素有哪些?孰重孰轻?等等,都需要深入调查分析,对于提高教学改革决策的针对性,促进学员在校学业发展,进而提升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学员归属感总体情况和影响因素调查和分析。关于归属感调查问卷,学者们通常从个人在集体中的感受出发编制问题,如“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包括学校认可、自我角色认可、校园同伴关系认可、责任感、安全感、个人地位认可6个方面34 个题项[4]。根据调

查重点,即了解军校本科学员归属感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并考虑到军校和学员特点,我们对问卷进行了适当调整,将学员对归属感的感受分为关怀感受度、内心依附度和就学满意度三个维度。其中关怀感受度反映学员对学校关心的认可程度,体现的是学校对学员的关怀质量;内心依附度反映学员对学校依附程度,体现的是学校在学员内心的实际位置;就学满意度反映学员对学校教学质量等综合条件的满意程度,体现的是学校办学特点与学员学习需求匹配情况。

关于归属感的影响因素,通常认为与个人因素(如性别等)、家庭因素(如城乡、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和学校因素(如声誉、设施条件等)有关[5],也有研究者分析认为性别、家庭所在地、学生职务、社团活动与学校归属感无显著相关性,而主要与学校环境、成长、规范、关系和情感因素显著相关[6]。由于本文重在分析学校教学、管理、软硬件环境、条件等方面因素对归属感的影响,我们在问卷中将影响因素具体设定为专业兴趣、教学质量、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和人际关系。最终形成的调查问卷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问卷问题采用5级评分法,3为理论中值,小于3分为不满意状态,大于3为满意状态。

图1 本科学员学校归属感调查问卷总体结构

采用该问卷在L大学(军队综合大学)本科学员中开展了学校归属感的调查。为分析不同类型学员的差异,将学员按照合训和技术类专业、青年学员和士兵学员、不同年级学员进行了区分。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共随机抽取1200名本科学员进行,调查对象分布详见表1。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表1 调查学员类型数量一览表

三、学员归属感总体状态及各维度状态分析

(一)总体状态

对1200份问卷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总体结果见表2。其中均值为所有样本在该项目的得分平均值,方差表征各样本得分与均值的差异,方差越大说明样本分值差异越大。可见,1200名学员在归属感上总的均值M=3.18,超出理论中值。通过对3个维度的分别分析可以看出,“关怀感受度”均值最低,“就学满意度”均值最高,但“就学满意度”方差最大,说明学员对“就学满意度”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

表2 学员学校归属感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二)不同学员群体归属感各维度差异比较

区分“专业类型”、“来源类型”和“年级”对归属感各维度表现进行了差异比较,得出了如下结论:

1.不同专业类型归属感各维度差异比较

区分“学员类型”对学校归属感各维度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合训学员与专业技术学员在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关怀感受度”、“内心依附度”、“就学满意度”上专业技术学员均显著高于合训学员。

表3 不同学员类型在归属感各维度上的差异(t检验)

注:*表示差异显著,即显著性小于0.05。

2.不同来源类型归属感各维度差异比较

区分“学员来源”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士兵学员与青年学员“关怀感受度”、“内心依附度”和“就学满意度”这3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并且士兵学员均高于青年学员。

表4 不同来源学员在归属感各维度上的差异(t检验)

注:*表示差异显著,即显著性小于0.05。

3.不同年级学员归属感各维度差异比较

区分“年级”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在 “内心依附度”、“就学满意度”这2个因子上差异显著,二年级学员各因子均值较高。相对而言,三年级学员在“内心依附度”上均值最低。

表5 不同年级学员在归属感各维度上的差异(F检验)

注:*表示差异显著,即显著性小于0.05。

(三)各维度典型题项分析

1.总体状态典型题

将“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这所大学吗?”的回答情况作为归属感的总体状态指示[7],如图2所示,回答“一定会”的占30.9%,“可能会”或“可能不会”的占55.7%,“一定不会”的占13.4%,其中高年级学员(8.3%)高于低年级(5.1%),合训类学员比例(9.1%)高于技术类学员(4.3%)。

图2 对“还会选择这所大学吗?”的回答情况

2.关怀感受度典型题

取衡量学员关怀感受度典型问题“你觉得学校对你关心吗?”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见表6)。

表6 就“你觉得学校对你关心吗?”的回答(%)

注:表中数字为相应受访对象选择对应选项的百分比值。

将选项“一直觉得”与“经常觉得”相加,技术类学员为37.8%,合训类学员为24.5%,低年级学员为30.3%,高年级学员为26.5%,可得关怀感受度的对比情况:低年级学员高于高年级学员,技术类学员高于合训类学员。

3.内心依附度典型题

取衡量学员内心依附度典型问题“你觉得自己的内心成长离不开学校培养吗?”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见表7)。

表7 对“你觉得自己的内心成长离不开学校培养吗?” 的回答情况(%)

注:表中数字为相应受访对象选择对应选项的百分比值。

仍将选项“一直觉得”与“经常觉得”相加,可知总体上学员的内心依附度(39.1%)明显较关怀感受度(28.8%)强烈,各类学员对比情况仍然是低年级学员和技术类学员较高,其中技术类学员达到47.3%。

4.就学满意度

取衡量学员就学满意度典型问题“整体来说,您在L大学的就读经历如何?”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总体而言,受访学员的好评率(“好”加“很好”)为58.9%。各类学员对比分析如图3所示,技术类学员明显较高。

图3 各类学员就学好评率对比

四、军校本科学员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取衡量本科学员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典型问题“影响你对L大学归属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见表8)。总的来看,学员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按影响力强弱由高至低依次为:同学关系(27.9%)、教学质量(22.9%)、学员管理(20.3%)、专业兴趣(20.1%)和设施环境(8.8%)。比较不同类型学员,对影响因素的认识略有不同:技术类对同学关系更为看重,高年级学员对教学质量更为看重。

表8 就“影响你对L大学归属感的最主要因素 是什么?”的回答情况(一)

注:表中数字为相应受访对象选择对应选项的百分比值。

为探讨外在因素对归属感各要素的影响情况,将在典型问题中选择“一直觉得”或“经常觉得”的认定为关怀感受度(内心依附度)“较高”,选择“好”或“很好”认定就学满意度较高,作为三种学员类别进行比较(见表9)。横向看,关怀感受度和内心依附度较高的学员认为同学间的关系对自己最重要,就学满意度较高的学员认为专业兴趣对自己最重要。纵向看,同学关系因素、专业兴趣主要影响关怀感受度,学员管理、设施环境主要影响内心依附度,教学质量主要影响就学满意度。

表9 就“影响你对L大学归属感的最主要因素 是什么?”的回答情况(二)

注:表中数字为相应受访对象选择对应选项的百分比值。

五、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军校本科学员学校归属感情况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可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军校本科学员学校归属感有待提升。总体上军校学员的学校归属感有待提升,略低于地方高校大学生(教育部高教司开展的学生调查发现:52%的学生认为如果让他们重新选择,他们仍然会选择目前就读的大学[8]),其中就学满意度和内心依附度较高,关怀感受度较低。

2.不同类型学员学校归属感有所差异。归属感总体呈现出技术类学员强于指挥类学员、低年级学员强于高年级学员的规律,关怀感受度、内心依附度、就学满意度均符合这一特点,且差异较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影响学员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因素是软环境。多数学员认为影响归属感的主要因素是同学关系、教学质量、学员管理、专业兴趣等因素,设施条件等硬环境影响较小。合训学员归属感较低,说明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合训学员军事训练压力大、专业教学一定程度的弱化、士兵学员比例较高等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军校本科学员学校归属感在学员学习训练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归属感的提升对于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要重视改善本科学员人际关系。相当部分学员把同学关系作为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同学之间交往最经常、最纯真。人际交往中的融洽,能够投射成为对学校归属的积极感受。

二是要努力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不同类型学员归属感的差异,主要由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的差异导致。如技术类的归属感更强,主要是因为这个群体的学习动力普遍更强,可以直接考研。应完善激励制度机制,营造争先创优的环境氛围,采取专业宣讲、新生研讨班等多种形式提升学员专业兴趣。

三是要持续强化科学管理、弘扬先进文化。有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较强的学生在学校的违纪行为明显较少”[9],说明良好的文化熏陶能够形成良性的管理循环。应积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全面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文关怀,努力用科学的管理培育未来领导者。特别是对于高年级学员和合训学员,要根据其在院校阅历和学习训练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

[1]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87.

[2] 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51-54.

[3] Goodenow C.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among adolescents:Scal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orrelates[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1993(1):79-90.

[4] 郝佳.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43-47.

[5] 王雅霜,王芳.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8):110-114.

[6] 迟萍萍.基于S 大学在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5): 18-21.

[7] 王雅霜,王芳.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8):110-114.

[8] 龚放,张红霞,余秀兰,等.教授上讲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4.

[9] Demanet J,Van H M.School Belonging and School Misconduct:The Differing Role of Teacher and Peer Attachment[J].Youth Adolescence,2012(4):499-514.

(责任编辑:胡志刚)

A Survey and an Analysis of the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Military Academies

ZHANG Peng,ZHANG Hui-ru,ZHAO Jian,SHI Wen,YU Yong

(TrainingDepartment,PL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njing210014,China)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military academies,a sample survey and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which the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was divided into the feeling degree of being cared,the feeling degree of adhering to school,and the learning satisfaction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military academies is in a relatively low level. The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of the cadets who major in technolog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adets who major in command. The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of the junior cade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enior cadet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the relation with other cadets,quality of the teaching,cadet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terest in major. The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is influenced less by the facility condition of the school.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military academy;undergraduate student

2016-05-25

张 鹏(1976-),男,山东济南人。解放军理工大学训练部军事教育和教学评估研究室讲师,主要从事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G640

A

1672-8874 (2016) 04-0069-05

猜你喜欢
技术类军校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少先队科普技术类阵地
兼具市场与技术类课程 CEDA培训(广州站)圆满结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从翻译行为理论视角探究德语土工技术类文本汉译策略
技术类工程项目营销策略研究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