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方法的实施分析

2017-01-17 17:56王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随文课外阅读

“随文练笔”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文练笔”能够使学生伴随着阅读而进行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本文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对“随文练笔”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应用现状

从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来看,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实践操作首次出现于1954年的北京教研组,是以课文为对象对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培训。随着语文教育领域对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文练笔”开始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训练的重要方法。从实践调查中发现,虽然“随文练笔”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受到广泛重视,而且师生均意识到其在写作训练中的重要性,但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并未制定系统性、针对性的“随文练笔”方法体系,多由学生自由摸索,而且有效反馈与指导不多,学生多是依靠经验与自己的喜好而进行“随文练笔”,这种模式的效率相对较低,无法真正发挥“随文练笔”的优势作用。

二、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一是回放经典,模仿文本。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并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能生巧。由此可见,语文阅读与写作具有紧密的关联,通过经典例子的仿写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在经典文本的模仿中,可先从句式仿写开始,这有助于学生规范语言学习,并进一步提升文字运用水平;之后进行句段仿写,从经典文本中借鉴并仿造句子,促进学生掌握句子与段落间的结构,以及前后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进行篇章仿写,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文内容,并展示出清晰的脉络,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进行点滴记录,并仿照例文结构形成完整的篇章;最后进行立意仿写,学生从阅读中领悟文本情感与表达,并将这种情感表达模仿出来。

二是启发思维,拓展文本。文学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课文中往往在某些地方藏着许多空白,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这些空白,并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这些空白用文字来填补上。在阅读过程中,当学生对阅读文本中出现的言犹未尽或无限想象空间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描绘出一个场景,并表述出来。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含义较多的语句进行情节扩展,用“添枝加叶”的方法来拓展对文本的理解。此外,对于语言精炼的短小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换位改写”,在原文框架的基础上改变题材或表达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改写出来,这对于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和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是升华情感,深化文本。对情感的升华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小结抒怀”,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情感交汇或情感激发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情感点”,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将情感表达出来;其次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文本阅读完成之后进行“文尾续写”,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故事进行续写;此外,读后感也是读写结合的重要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的感悟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言语表达水平。

三、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施措施

一是课外阅读促进随文练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就智力发展水平而言,阅读能力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与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延伸学生阅读空间的保障,面对琳琅满目的课外阅读资源,教师要进行规范管理,为课外阅读提供保障,将课外阅读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适当组建班级图书一角,积极开展师生共读活动,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鼓励学生说出或写出自己的想法,并相互交流表达,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重视读写结合培养练笔兴趣。教师需要注重引导作用,时刻引导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练笔,并教会学生读写结合的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激发他们观察的热情和好奇心,引发练笔兴趣,让他们把在阅读中产生的新鲜感表达出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思考,将文本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结合阅读感悟生活,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激发练笔兴趣。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并在阅读中将探索、思考、想象的结果写出来,鼓励学生大胆练笔,不拘泥于形式,从点滴入手,在不断的练笔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对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练笔成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评价方法,要注重鼓励的作用,通过鼓励来树立学生练笔的自信心,并使学生始终在快乐的氛围中“随文练笔”。

三是重组教材,加强主题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拓展阅读空间。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充分发挥“随文练笔”的优势作用,教师可对教材进行重组,增加阅读写作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写作的主题确立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以单篇课文为主题,让学生自己查找主题相关资料和知识进行阅读学习;②以相同内容的课文为主题,将教材中相似主题的文本设计成一个较大的主题,从而进行单元教学;③以相同写法的课文为主题,将教材中写法类似的文本组成一个单元,进行单元教学,使学生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

四是感悟生活,丰富练笔素材。叶圣陶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鼓励学生对生活产生感悟,并及时表达出来。首先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产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习惯,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其次引导学生切身感悟,不仅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还要设身处地的去体味和领悟;再次要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鼓励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产生标新立异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蒋熙玲.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3,(9).

[2]任晓红.随文练笔——阅读教学中语文实践的金钥匙[J].考试与评价,2014,(6).

(王虎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734000)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随文课外阅读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