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净化示范案例

2017-01-18 13:32徐小辉
中国乳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平板

文/徐小辉 刘 学 江 莎 孙 丹 覃 明

(1 重庆泰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 重庆光大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3重庆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布鲁氏菌病净化示范案例

文/徐小辉1,2刘 学1,2江 莎2,3*孙 丹1,2覃 明1,2

(1 重庆泰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 重庆光大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3重庆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为了加快动物疫病的净化工作,重庆泰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态牧场从2015年开始,加强了对奶牛布病的净化示范工作。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竞争ELISA的方法诊断布鲁氏菌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并制定了合理的净化措施,实施了严格的引种检测和隔离措施,增强了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强了人流物流管理,提高了人员健康培训。目前本生态牧场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净化布鲁氏菌病的方案。

奶牛;布鲁氏菌病;净化

2015年,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全国首批获得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和创建场的名单,重庆泰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态牧场是重庆市唯一获得全国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的规模奶牛场,为了保证本生态牧场在5 年的“创建场”后能顺利通过农业部“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的评估,本牧场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做了非常扎实的工作。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奶牛是布鲁氏菌病的易感动物之一。奶牛感染后,生殖系统受到严重侵害,表现为流产和不孕;如果传染给人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等症状[1]。该病在动物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接触传播的特性,即群体里的感染或潜伏感染的动物若不能及时清除,则该群体里发病动物会不断出现。

1 布鲁氏菌病净化实施方案

1.1 完善检疫措施,加强防控

在每年的3月和9月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全场奶牛进行普检,如果发现阳性血清再通过ELISA进行检测,双阳性奶牛及时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且强制要求,一旦有阳性病例被检出,立即调整普检方案,从1 年2 次转为每月1 次,连续检测3 月,且均为阴性,方可转入常规检测,即2 次/年。

1.2 强化奶牛引种监管

对于引种奶牛,冻精应符合《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等》有关规定,对于进口奶牛还必须具备海关检疫局开具的建议合格证明、谱系。在引种前30 天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如果发现阳性血清再通过竞争ELISA(cELISA)进行检测,如果发现双阳性奶牛,暂停对该批奶牛的引种。引进的奶牛要在距牛舍50 m以外的下风口隔离牛舍观察,隔离期间需要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观察,密切关注奶牛精神、采食、体温等各项指标并且做好记录,45天后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结果全部为阴性方可申报动物防疫站解除隔离。

1.3 提高无害化处理能力

增设生化池,对所有病死牛只及流产胎儿、胎衣均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做好病死牛无害化处理的记录并附上处理照片,对流产物污染的地面用2%的烧碱进行消毒。

1.4 严格控制人流物流,加强防疫消毒

牧场做好入场和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登记记录,进入生产区人员须经过严格消毒,由消毒通道进入。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必要时,经领导批准后严格按照程序(沐浴、防护服)和严格消毒方可入内。生产区人员不得开展对外诊疗、配种和免疫等工作。场内禁止饲养猫、狗、禽及其它偶蹄动物。疑似染疫的畜产品和其它物品禁止入场。

外来车辆入场前应经全面消毒,非经许可批准,禁止进入生产区。外来运牛的车辆禁止入场,牛奶装车前后严格消毒。

牧场配备专职的消毒防疫员,对进出场的人员、车辆、物资进行严格的消毒,每天更换消毒池、消毒通道的消毒液以保证有效成份浓度。生产区的圈舍消毒每周2~3次,对周边环境的大消毒每月2 次,实行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常用药品有烧碱、过氧乙酸、生石灰、三氯异氰脲酸分、新洁尔灭溶液等。

1.5 重视员工健康,加强培训

每年组织全场员工进行健康体检,与奶牛直接接触的技术人员必须进行每年1 次的职业健康体检,选择有资质的公共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体检,检查合格的人员方可持健康证上岗,新招聘的员工需先进行体检,如体检不合格将不予录用。鼓励技术员参加“执业兽医”的国家统一考试及专业教育培训深造,提高整体技术队伍素质。

2 体会与思考

2.1 政府重视,企业配合,了解危害,树立典型

布病的净化首先要依靠政府的重视,在政府领导下,科技、卫生、农业等部门给予切实的科技指导和财力支持,各部门统一行动,共同开展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本生态牧场在市科委的统筹安排和大力关心下,高度重视布病的防控工作,让员工深刻理解布病的危害和建立净化示范区的重要性,并积极争取财政、卫生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从根本上保证了布病净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净化措施需严格、合理、科学、有效

建立布病的净化示范区,必须有严格有效的净化措施,科学合理的检疫方式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布病的检测方法较多,但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缺陷,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虎红平板试验操作方便,成本低,敏感性高,达99.70%,但特异性低,仅为86.81%,因此假阳性率高。而cELISA特异性非常高,达99.70%,高于凝集试验和补体试验,但价格较贵,敏感性相对低。因此,虎红平板初筛阳性者再应用cELISA法进行复检,比较经济,且能达到理想检疫效果,符合临床大规模检疫的需要。临床检疫时,虎红平板试验和cELISA双阳性者判断为阳性血清,即虎红平板阳性,ELISA阳性,则为布病阳性;如果虎红平板试验阳性,ELISA阴性,则为牛布病阴性。在某些场使用的检疫流程为虎红平板初筛,凝集试验复检,对于虎红平板试验阳性,凝集试验阴性的血清进行补体试验确诊,这种检疫流程也是可取的[2]。在本净化措施中由于cELISA法的特异性高于补体试验,因此虎红平板初筛后,cELISA复检已经能够完全满足需要。

除了科学合理的检疫方式,还需制定严格的净化方式。布病传播迅速,且具有潜伏期,当其处于潜伏期时,各种方法有时都很难检出。这些动物在群体里是最危险的潜在的传染源,半年或1 年后将会传播给许多其它健康动物。因此,应最少1 年2 次的普检。但是,一旦发现阳性病例,1 年2 次的普检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应每月普检1次,并对阳性奶牛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且需连续3 个月无阳性病例后才能改为1 年2 次的普检[3,4]。

2.3 生物安全措施需严格、科学

重庆泰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态牧场自2012年搬迁至新场址后,一直非常重视生物安全措施,对动物、人员和物料的进出、粪污的处理、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都有严格的管理,对新引种奶牛、冻精的有严格的检查和隔离措施。不盲目扩大,不急功近利,这也是本生态牧场一直能保持布鲁氏菌病阳性零记录的重要原因之一。C

[1] 高彦辉,赵丽军,孙殿军,等. 布鲁氏菌病防治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科学,2014,44(6):628-635.

[2] 袁凯,张智瑜,许素秀,等. 牛布鲁氏菌病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J]. 山东畜牧兽医,2015,36(10):8.

[3] 蒲敬伟,袁立岗,冉多亮. 不同养殖模式奶牛群布鲁氏菌病调查及防控探析[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3,33(1):51-52.

[4] 李学仁,李菊兰,冯立宏,等. 奶牛养殖园区布鲁氏菌病净化失败原因分[J]. 中国牧业通讯,2009,(16):38-39.

[5] 邓永强,阳爱国,郭莉,等. 四川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的净化示范[J]. 中国动物检疫,2014,31(8):55-57.

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攻创新专项项目(cstc2016shmszx80090);重庆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cstc2014kjrc-qnrc80003)]

徐小辉,男,中级畜牧师,研究方向为奶牛养殖管理。

2017-06-19)

⋆通信作者:江莎,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兽医外科学。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平板
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