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山西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稳步向前

2017-01-18 11:46山西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大众标准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山西省供给标准化

山西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山西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稳步向前

山西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规范农业生产、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

新阶段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就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着眼新目标和新任务,既给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对于确保农产品的消费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对于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西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现状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山西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农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围绕“菜篮子”鲜活农产品新制定农业地方标准,累计达到363项,其中,种植业标准283项,畜牧业标准60项,检验监测、桑蚕及其他标准20项。而涉及“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标准75项,基本覆盖我省主要食用农产品种类。引用推广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1 000多项。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以地方标准为配套,以市县规范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框架。

2.农业标准示范深入推进

结合农业示范区、蔬菜水果园区和畜禽养殖小区等建设,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种养殖大户等,加大标准实施示范力度。截至目前,创建部级蔬菜标准园90个,省级蔬菜标准园260个,示范带动全省200亩以上规模园区860个。实施水果标准园创建项目548个,果园面积14.8万亩,占全省果园总面积的1.76%。平均亩产量达2 100 kg,比普通果亩增产900 kg。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86个,其中生猪22个、奶牛16个、蛋鸡19个、肉鸡5个、肉牛8个、肉羊16个,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8%,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

3.农业品牌产品稳步增加

持续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管,通过品牌化带动标准化,通过标准化促进品牌化。全省有效期内的无公害认证农产品1 374个、产地面积31.99万公顷、畜禽产品449.3万头(万只),绿色食品168个、面积6.4万公顷,在建的稷山板枣、岚县马铃薯、方山马铃薯、大同黄花菜等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个,面积1.83万公顷,经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农产品72个,面积166.67 hm2,地理标志产品107个,“三品一标”跟踪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山西省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持续保持我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良好态势,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制约了标准化的推广实施;二是农业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还不够完善,标准化推广实施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三是农业标准化经费投入仍然不足,市、县政府的推动作用还发挥不够。

与时俱进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需求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全面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要求更加迫切,发展机遇良好且潜力巨大。农业标准化建设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围绕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

一是围绕农产品消费需求,以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实现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后,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迅速增加,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安全放心”“吃得健康营养”转变。要按照习总书记强调的“四个最严”要求,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严格控制“菜篮子”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开展全程质量控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围绕农产品竞争力,以农业标准化助推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举措,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将农产品的质量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提高农产品的品牌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来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效益。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抓好蔬菜水果标准园和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扩大创建规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打造一批安全优质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是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农业标准化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山西省要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强省,必须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而制定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是绿色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相关标准的制定,促进农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促进绿色产品规范化和标准化,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基础、技术准则、技术指南和技术保障的作用,提高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农业将全面进入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发展的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将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必将成为全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工作重点,必将成为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新亮点、新引擎。

猜你喜欢
山西省供给标准化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标准化简述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