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面瘫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探究

2017-01-19 12:59郭小溪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本院面瘫治疗仪

郭小溪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面瘫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探究

郭小溪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观察探究对临床面瘫患者行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面瘫患者70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即探究组与参照组,其中探究组患者行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参照组行药物治疗,治疗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患者的症状,使其达到痊愈,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的参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面瘫患者行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效果较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

面瘫患者 电针治疗仪疏密波 临床意义

传统的中医针灸治疗是临床中常见的面瘫治疗手段,有些医院也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为找到面瘫最佳治疗方式,近年来,本院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经实践,临床疗效较佳,详情见下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面瘫患者70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即探究组与参照组,其中探究组患者行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参照组行药物治疗,每组各35例,探究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4.7±3.7)岁;其中单侧发病缓和32例,双侧发病患者3例;参照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4~65岁,平均年龄(53.9±3.5)岁;其中单侧发病缓和32例,双侧发病患者3例,两组患者均为周围性面瘫,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经分析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保证病房安静,让患者进行卧床休息,注意面部及患者耳后部位的保暖,注意患者绝不能头朝向风口窗,或是在风口窗久坐或是睡眠,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采用血管扩张剂、抗病毒药物及神经营养药治疗。

对探究组患者行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选取患者穴位有太阳、凤池、合谷、下关、四白、阳白、迎香、听会、颊车、磐风、地仓为主穴,人中、迎香、完骨、承浆、磐风为配穴,阳极在中心部、阴极在外部,波形选为疏密波,频率为1.6档,以患者面部肌肉的轻微收缩度输入强度,而电针的时间设定为25min,以低频疏密波脉冲电流进行刺激,在刺激时注意患者所能承受的刺激强度,电流强度是以患侧面部肌肉出现的轻微收缩为度,持续时间为1.5s进行两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标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种类型,其中患者的面部肌肉完全恢复,临床无不适应感则为痊愈;患者面部肌肉基本恢复,有时会出现面部遇冷发木、有不自主抽动、则为显效;患者的面部肌肉有所恢复,但有时会出现抽动、迎风流泪等则为有效;患者的面部肌肉在治疗期间无明显改善,则为无效。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本次计数资料选用(n,%)表示,用χ2检验两组差异,经计算,结果显示P<0.05,可证实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经研究分析探究组患者(35例)中痊愈为14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29%;参照组患者(35例)中痊愈为9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57%,经统计学计算χ2=7.652,P=0.005。

3.讨论

临床面瘫主要是指患者面部肌肉瘫痪,这种瘫痪是由于患者面部神经受损所引起的,部分患者是因为在发病前局部受风或是着凉导致在发病后患者的单侧面目表情不自主的跳动,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抽搐,侧脸闪电状的不自主跳动,临床表现具体为面目麻木、板滞、流泪,鼻唇沟变浅、露齿等,如果患者未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面部神经麻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使其生活质量下降,不能正常工作与生活[1]。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面部神经损害会越来越严重,进行引起面部痉挛、面瘫后遗症、顽固性面瘫等,所以面瘫患者一旦发病应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治疗,而治疗面瘫的最佳时期就是发病的前两周,该疾病越早治疗患者越能够尽快康复[2]。

电针治疗仪是依照针灸原理,运用一枝小银针刺入患者的穴位,以调节人体内不协调的部分,该种治疗方式能够使患者的血气流通进而不协调部分重新获得平衡,有效促进人体内各部分活动功能正常,以达到康复人体各机能的效果,此外,它还能够起到镇静、镇痛、安宁的作用。近年来,医学工作者不断进行研究与总结,使电针的治疗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中[3]。电针的主要工作仪器为电疗仪,它能够产生各种类型的脉冲仪器,而通过这种仪器所产生的脉冲式通过扎针的输入人体各部分经络,对穴位产生刺激作用,且通过对输入的调节能够增加对人体穴位的刺激,进而达到针刺治疗的效能与范围[4]。

在临床中,为有效防止患者出现适应,在进行电针治疗时电针仪的序列组织、脉冲频率、幅度及脉冲波型应该不断改变。所谓适应主要是指,长时间用固定的脉冲频率和序列对患者进行刺激,随着刺激时间延长,由于刺激电流强度的不变,会导致针刺效应减弱,开始时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针感逐渐针感程度降低,直至患者毫无刺激感觉,临床将这种情况称适应,为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一般都采用不断增加刺激强度,来对患者面部进行刺激,或是采用不同波形,是对电针仪的脉冲和脉冲列波型进行有效调节,使仪器能产生多种脉冲列波型,这样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感,还能够有效防止这种适应现象的发生,提高刺激效果。刺激分为低频与高频,本院在本次研究中所选用的是高频刺激,可利用频率调制或幅度调制形成疏密、间断、锯齿、起伏等不同波形,本院选择疏密波,疏、密波交替,持续时间各约1.5s,这种波能够促进患者气血循环以及代谢功能,有效改善组织营养,能够消除炎性水肿,具有止痛效果,临床中主要治疗肌无力,冻伤,关节炎,扭挫伤,面瘫等[5]。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对面瘫患者行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效果较佳,予以临床推广。

[1] 陈华.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治疗面瘫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0):120-121.

[2] 石琼芳.电针疏密波治疗周围性面瘫36例[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16):932-933.

[3] 李耀龙,吴凡伟,谭茂卿,等.热敏灸配合电针疏密波治疗周围性面瘫52例[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32(5):454.

[4] 罗和平,林天东,蔡敏,等.面瘫针刺治疗方案的优选[J].中国针灸,2010,30(2):93-96.

[5] 刘立安,朱云红,李清华,等.不同波型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针灸,2012,32(7):587-590.

1006-6586(2017)14-0050-02

R246

A

2017-03-07

猜你喜欢
本院面瘫治疗仪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