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患者行CT灌注成像检查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干预措施研究

2017-01-19 12:59史丽棠南昌市第三医院江西南昌330009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本院乳腺检查

史丽棠 南昌市第三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9)

乳腺疾病患者行CT灌注成像检查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干预措施研究

史丽棠 南昌市第三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9)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患者行CT灌注成像检查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的8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接受常规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组40例则在检查前后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疾病患者行CT灌注检查前后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强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保证CT检查正常进行以及检查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疾病 CT灌注检查 心理变化 干预措施

CT灌注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发现,乳腺疾病患者在CT灌注检查前后普遍存在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尤其是对于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其抑郁、焦虑症状更为显著[1],而这种检查前后的负性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对CT灌注检查的正常进行以及安全性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2]。本组研究通过对80例行CT灌注检查的乳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乳腺疾病患者行CT灌注成像检查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干预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的8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目的、内容、风险均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本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满足CT灌注成像检查指征,已排除造影剂过敏、转移瘤、精神疾病、肝肾功能异常、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感染患者。80例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2.3±4.8)岁,单侧乳腺59例,双侧2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本院Philips Brilliance 25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扫描参数为100kV管电压、60ma管电流,层厚5mm、层距5mm,矩阵512×512,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右侧肘正中静脉注射300mgI/ml碘海醇60ml,注射速度5ml/s,行乳腺CT灌注成像检查。

对照组患者检查前后不接受任何干预,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后则实施强化心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由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检查前完成相关疾病知识以及CT检查的宣传教育工作,主要负责讲解乳腺疾病的一般病理知识,以及螺旋CT的工作原理、CT灌注检查的原理以及检查的必要性;(2)心理护理。检查前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一般心理状态,并予以专业的心理疏导,检查后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以及造影剂代谢情况,患者回到病房后应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若出现过敏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干预前HAMA评分为(19.5±2.9)、HAMD评分为(17.5±5.2),观察组干预前HAMA为(19.2±3.0)、HAMD为(17.7±5.5),对照组干预后HAMA评分为(15.1±3.2)、HAMD评分为(15.0±1.9),观察组干预后HAMA为(5.0±1.7)、HAMD为(6.2±1.7),两组干预前HAMA、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乳腺疾病行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期间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主要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以及对CT灌注检查的陌生有关,并且CT灌注检查需要向患者体内注射对比剂,也无疑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3]。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降低患者检查依从性,导致CT灌注检查进程受阻,同时也不利于乳腺疾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而在本组研究中,两组干预前HAMA、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对乳腺疾病患者CT灌注成像检查期间实施强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可增强患者对乳腺疾病以及螺旋CT灌注检查的认知,不再对CT造影剂检查后的代谢产生疑问及恐惧[4],而通过检查前后的心理干预则可疏导患者焦虑、紧张不良情绪,避免CT灌注检查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5]。

综上所述,乳腺疾病患者行CT灌注检查前后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强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保证CT检查正常进行以及检查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 薛翠翠,刘均娥.乳腺癌患者体像及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728-732.

[2] 蔡长寿,吴志清,梁瑞金,等.低剂量、低速率多排CT灌注成像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准确性[J].黑龙江医学,2016,40(5):444-445.

[3] 姜敏,张刚庆,高鹏,等.256层CT灌注成像和三维重建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5,33(3):273-277.

[4] 蒋维连,李月玲,文国英.乳腺癌患者诊疗过程心理体验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18-20.

[5] 曾勇,吴垦,黎学刚.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189-3191.

1006-6586(2017)14-0090-01

R737.9

A

2017-05-19

猜你喜欢
本院乳腺检查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Playjng with ch &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