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2017-01-19 12:59王沈生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牙病防治所辽宁沈阳110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牙列夹板义齿

王沈生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牙病防治所 (辽宁 沈阳 110001)

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王沈生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牙病防治所 (辽宁 沈阳 110001)

目的:观察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

~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经过完善牙周治疗并伴有牙列缺损患者,对患者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疗法,并于修复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治疗前与随访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以及探

诊深度(PD),评价修复效果以及菌斑控制和牙周状况。结果:PLI在治疗后1个月无明显变化,治疗后3、6、12个月变化明显;GI在治疗后1、3、6个月无明显变化,治疗后12个月变化明显;PD治疗后测量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变化。结论: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临床治疗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板有利于消除牙周创伤,促进牙周病患牙的修复,修复效果显著。

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 牙周病 牙列缺损 应用效果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当患者出现牙周伴牙列缺损时,大部分患者由于牙周炎处于长期迁延状态导致牙槽骨趋向吸收,最终形成牙周病松动牙,这种疾病不仅阻碍咀嚼功能的顺利使用,还对患者的咀嚼功能有严重影响,也间接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导致患者健康状况受到影响。临床上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治疗主要采用修复疗法,延长牙周寿命,恢复牙周健康。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既能达到修复效果,又能促进牙周支持组织恢复健康,控制牙周病的复发,促进基牙牙周组织的恢复与重建[1]。因此,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进行修复治疗显得极为重要。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因其强度足及美观性良好等优势,已成为临床上治疗牙周病的常用修复方法。本次研究通过观察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经过完善牙周治疗并伴有牙列缺损患者,所有患者经牙周探诊以及X线等检查确诊为牙列缺损伴牙周病。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9~74岁,平均(54.6±3.5)岁;基牙总数245颗。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慢性牙周炎患者;(2)牙周病患者伴牙列缺损,同意使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3)患者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系统性疾病。

1.2 方法

材料:维他林2000、拜耳牙、牙周探针、藻酸盐。

术前准备:在对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前,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以及口腔常规检查,针对不同患者的牙周情况作基础治疗,对患者进行牙周病基础治疗后,控制患者的牙周炎状况,确认患者牙列状况及咬合关系。在对患者进行修复前行夹板制作,先制取口内观察模型,然后在石膏模型上分析其颊侧倒凹,确认义齿的就位方向,在石膏模型上预备牙体舌侧导平面,上观测器,画出导线,分析牙齿预备情况;依据所画观测导线、就位方向及卡环设计进行牙体准备,采用功能印模、管制硬石膏模型,只在意可摘局部义齿。对牙列缺损较多患者、较年轻、对牙齿美观度要求较高患者须先进行排牙后再完成义齿。佩戴时注意咬合调整,确认无牙合干扰、早接触,位置妥当。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全部患牙在完成牙周夹板固定后1个月复诊,检查牙周夹板固定后口腔情况,如有不适作适当调整,每半年复诊1次。

1.3 观察指标

记录修复前后1、3、6、12个月患者的牙周修复情况,分析余牙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以及探诊深度(PD)。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完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不同组别间的等级资料采用t检验,患者年龄、性别、例数以及其他相关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牙周各项指数评价。患者治疗前PLI、GI、PD分别为(1.21±0.07)、(1.19±0.08)、(3.14±0.19), 治 疗 后1个月PLI、GI、PD分别为(1.21±0.07)、(1.17±0.07)、(3.10±0.15), 治疗后 3个月 PLI、GI、PD分别为(1.24±0.07)、(1.17±0.07)、(3.04±0.15), 治疗后6个月 PLI、GI、PD分 别 为(1.25±0.07)、(1.120±0.08)、(3.01±0.15), 治疗后12个月 PLI、GI、PD分别为(1.27±0.07)、(1.23±0.05)、(3.02±0.15)。PLI在治疗后一个月无明显变化,治疗后3、6、12个月变化明显;GI在治疗后1、3、6个月无明显变化,治疗后12个月变化明显;PD治疗后测量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变化。3、6、12个月各次指数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多年来,由于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口腔卫生问题日渐突出,牙列缺失伴牙周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患者日益增多。牙周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绝大多数患者口腔疾病患者都存在牙周松动的状况,多是由于牙周炎迁延时间过长,牙槽骨吸收,而导致牙周病松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美观,为妥善解决牙列缺损及牙周病的相关口腔问题,须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义齿修复[2]。相对而言,固定义齿在咀嚼时稳固且不变位,咀嚼效率高,体积小,无异物感,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是固定义齿修复的一种,也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修复方法。

牙周病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因素口腔疾病,也是引起牙列缺失的最常见病因。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作固定修复的难点在于:基牙牙周状况差,修复体龈边缘难以与牙周组织形成良好的生物学关系;余留牙的倾斜、移位导致牙合平面不平整、咬合曲线紊乱。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夹板修复前咬合关系的调整,可通过调整牙合间关系消除一些咬合干扰以及早接触点,在进行夹板固定时,有利于消除牙周创伤和提高咀嚼效率,促进牙周病患牙的修复,可有效提高义齿修复治疗效果[3],使用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可以减轻患牙负担,使基牙充分发挥其带偿功能,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采用义齿修复治疗效果较佳,但为延长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需要在今后的生活中重视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口腔临床医学也应重视口腔卫生的宣教,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原因、严重危害和防治措施,并掌握正确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复查,保护好牙周夹板,控制好菌斑,对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4]。

综上所述,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临床治疗采用可摘式恒久牙周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具有独特临床效果,具有良好的夹板固定作用,对保障义齿种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5]。

[1] 段小龙,王丹,郭灿灿,等.可摘式恒久牙周夹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6524-6526.

[2] 王子娴,汲平.恒久性牙周夹板和缩短牙弓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9,10(5):318-320.

[3] 汤楚华,牛忠英,施生根.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2,13(6):359-362.

[4] 朴国滨,魏宁,刘屹嵩,等.浅析磁性附着体义齿辅助牙周病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95.

[5] 李隽,刘晓峰.可摘式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12):740-742.

1006-6586(2017)14-0104-02

R783.4

A

2017-02-24

猜你喜欢
牙列夹板义齿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拔牙后多久能镶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