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北山炭山子—黄草泉一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

2017-01-19 03:30杨建国王小红张洲远杨生飞胡兆国
现代地质 2016年6期
关键词:基性铜镍北山

王 磊,杨建国,王小红,齐 琦,张洲远,张 乐,谢 燮,杨 涛,杨生飞,胡兆国

(1.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 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2.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甘肃北山炭山子—黄草泉一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

王 磊1,杨建国1,王小红1,齐 琦1,张洲远2,张 乐2,谢 燮1,杨 涛1,杨生飞1,胡兆国3

(1.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 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2.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依据甘肃北山炭山子—黄草泉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分析了区内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其元素的相关性,认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主要受断裂、地层及岩浆岩3种因素控制,即主要受大山头断裂带和庙庙井断裂带,蓟县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大山头、三个井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及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的控制。根据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圈定出4处具较好找矿潜力的远景区,即大山头铜镍找矿远景区、三个井铜镍找矿远景区、庙庙井金铜钨钼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黄草泉东金银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找矿预测;炭山子—黄草泉地区;甘肃北山

0 引 言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普查找矿方面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方法,也是区域化探的主要方法,其特点是可根据少量采样点分析结果,了解汇水盆地及其周边区域的矿化情况。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圈定找矿远景区、发现矿化线索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测区位于甘肃北山戈壁荒漠环境,地表植被不发育,每年有季节性雨季洪流,水系相对发育。北山成矿带是我国西北地区内生金属矿床的主要资源基地之一,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发育。炭山子—黄草泉地区位于北山中部偏南,该区及其周边已发现金属矿床(点)十余处,主要有拾金坡金矿、磨金硐金矿、南金滩金矿、南泉银金矿、花牛山铅锌矿、花牛山金矿、花黑滩钼矿、黑山铜镍矿床、红柳沟铜镍矿点、三个井铜镍矿点等,这些矿床(点)的存在证实本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次开展了炭山子—黄草泉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从数据结果入手,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的关系,在总结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划分成矿远景区,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1 地质概况

北山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中东部,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地等多处。目前北山地区的大地构造归属问题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左国朝等认为以明水—石板井—小黄山蛇绿混杂岩带为界,由南向北北山地区依次划分为塔里木—中朝板块中段北缘、哈萨克斯坦板块东段地区[1-2];刘雪亚等、聂凤军等认为以柳园—大奇山和红石山—黑鹰山—六驼山两条深大断裂为界,由南向北北山地区依次划分为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3-4];杨合群等以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断裂为界,将其北侧划归哈萨克斯坦板块,南侧归属为塔里木板块[5];秦克章和杨建国认为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断裂不具有两大板块缝合带特征,真正的板块边界或板块俯冲缝合带应在红石山—英安山一线以北的蒙古国境内[6-7]。

研究区位于北山西南,构造上隶属敦煌地块北缘,位于红柳河—火石山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南缘[8-9],花牛山断裂以北。区内主要有北东东向的庙庙井断裂、北东向的狼山—北大泉断裂和东西向的大山头3条大断裂,其中,狼山—北大泉断裂与大山头断裂在大山头一带相交。这3条断裂构成了研究区的基本构造格架,狼山—北大泉断裂与大山头断裂带上及其两侧发育有基性—超基性杂岩体,控制着铜镍矿的产出。中部庙庙井断裂两侧岩石塑性变形强烈,混合岩化较发育,断裂南侧发育有大面积的花岗岩类,对区内金及多金属矿具有控制作用。

区内出露地层有敦煌群、勒巴泉群、蓟县系、寒武系、奥陶系及新近系苦泉组,其中以蓟县系出露最为广泛,其次为寒武系和奥陶系。敦煌群主要出露于黄草泉微地块中,呈零星分布,岩性以条带状大理岩、黑云二长混合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夹石英岩、片岩为主。蓟县系以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碎屑岩为主。寒武系以硅质岩、硅质板岩、炭硅质板岩为主;奥陶系以含砾粗砂岩、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研究区中部分布大面积的长城纪勒巴泉群[10],主要由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组成,局部夹大理岩、片麻岩。

区内侵入岩从超基性岩至中酸性岩均有发育,基性—超基性岩主要分布于大泉东、三个井和红柳沟一带,与区内铜镍矿的产出关系密切;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分布于庙庙井南部,侵入时代以海西中期为主,岩性主要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等组成(图1)。

2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

2.1 水系沉积物工作概述

图1 甘肃北山炭山子—黄草泉地区地质及化探综合异常图Fig.1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map in the area of Tanshanzi-Huangcaoquan, Beishan, Gansu Province1. 第四系;2. 第三系;3. 新近系;4. 奥陶系;5. 寒武系;6. 蓟县系;7. 长城系勒巴泉群;8. 敦煌群;9. 加里东期辉长岩;10. 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11. 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12. 海西中期花岗岩;13. 海西晚期花岗岩;14. 闪长岩脉;15. 断裂;16. 混合岩化带;17. 产状;18. 矿床(点);19. 综合异常(虚线代表异常未封闭)

研究区地处北山—龙首山干旱荒漠半荒漠区,海拔一般在1 800~2 200 m之间,呈中低山、宽浅谷的地貌景观,处于风化夷平过程的后期阶段。区内气候干燥,多风少雨,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植被不发育,仅在夏季沟谷中有稀疏草本植物,无真正的土壤层发育,地表多为基岩风化的残坡积物或与风沙混合物。风化以风蚀作用为主,物理风化和机械搬运作用强烈,化学风化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微弱。水系多为短暂性阵雨形成,一级水系一般较短,水系沉积物颗粒相对较粗[11]。水系沉积物样品采集-4~+80目的过筛粒级。根据基岩出露和水系发育情况,采样密度略有不同,基岩出露区一般5~8点/km2,第四系覆盖的广阔戈壁区一般2~5点/km2,每个点由相隔5 m左右的3~5个采样点组成一个样品。本次共采集了2 572件样品。

2.2 样品加工测试及质量评述

样品加工分析均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中心完成。实验室首先对待测样品进行烘干、粉碎、过筛检查、称样等处理,样品加工过程损耗率不超过5%,缩分误差不大于3%,过筛率均在98%以上。样品分析完成后保存副样。样品分析方法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法(HG-AFS)、发射光谱法(ES)等多元素分析方法,分析了Cu、Pb、Zn、Au、Ag、As、Sb、Hg、W、Mo、Sn、Ni、Co、Mn、V 15种元素。样品分析严格按规范要求,采取重复样、标准样、随机抽查、内检、密码样等控制分析质量。其中Sb、Hg、As 3种元素报出率分别在99%以上,其余元素报出率均为100%。重复样合格率均在90%以上。Au内检合格率都在95%以上,其他元素内检和密检合格率均为100%。

2.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新疆金维GeoIPAS软件完成。统计全区化探指标特征参数时,剔除离群数据,剔除范围为平均值+3倍标准离差,剔除方式为多次循环剔除。输入地层编码统计单元特征参数,将炭山子—黄草泉地区分10个地质单元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

异常下限是根据背景值按一定置信度所确定的异常起始值,是分辨地球化学背景和异常的一个量值界限。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有传统统计法、概率格纸图解法、多重分形法、累积频率法等,本次采用GeoIPAS软件进行计算。首先,计算全区各元素原始数据的均值(X1)和标准偏差(Sd1);按X1+3Sd1的条件将超过“平均值+3倍标准离差”的数值剔除掉,获得一个新数据集,再计算此数据集的均值(X2)和标准偏差(Sd2),如此多次循环,直到不再有样本超过“平均值+3倍标准离差”为止,求出最终数据集的均值(X)和标准偏差(Sd),则X+nSd(根据情况n可选1.65、2或3)作为异常下限,n值本次选2,计算得出工作区每种元素的异常下限(计算值)。再综合考虑计算值、累积频率值及研究区的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等因素,确定异常下限值(表2)。

表1 北山炭山子—黄草泉一带不同地质单元元素背景值统计表

注:Au、Ag、Hg含量单位为10-9,其余为10-6;X为不同地质单元的算术平均值,S为标准离差。

表2 甘肃北山炭山子—黄草泉地区水系沉积物指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下限

注:Au、Ag、Hg含量单位为10-9,其余为10-6。

3 区内地球化学特征

3.1 地质单元地球化学特征

由表2可以看出,各元素在各个地层岩石单元中含量差异明显,发现多种元素高值区与某一地层或岩浆岩吻合较好。Au主要富集于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其次为蓟县系和敦煌群,在花岗岩中和勒巴泉群中最低;Cu在寒武系和奥陶系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辉长岩中;Ni在辉长岩中最高;W、Sn在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中含量最高;Ag在寒武系和奥陶系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蓟县系。

汇总各个地层岩石单元元素富集系数,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寒武系相对富集元素最多,元素组合复杂,其次为敦煌群和蓟县系。甘肃北山寒武系黑色岩系,普遍含有P、V、U、Mo、Ni和铂族元素[12],有些地段P、V、U已形成工业矿床,Mo和Pt、Pd已形成伴生矿床。敦煌群为一套太古宙—早太古代中深变质岩系,其经受了多期次构造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和重建,可分解为灰色长英质片麻岩、变质表壳岩和中浅变质侵入岩,经前人研究,灰色长英质片麻岩原岩为经中、深变质的侵入岩,变质表壳岩是构造无序岩层[13],应注意寻找与Au、Cu有关类型的矿化。蓟县系中产有花牛山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并伴生有Ag,应注意寻找类似矿床。辉长岩中富集Cu、Ni、Co等元素,目前测区内已发现红柳沟、三个井铜镍矿点,大泉东铜镍矿化点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中富集W、Sn元素,这与W、Sn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相近,应寻找花岗岩型W、Sn矿床。

表3 北山炭山子—黄草泉地区不同地层岩石单元中相对富集元素组合

Table 3 Background value of different elements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units in Tanshanzi-Huangcaoquan area, Beishan

地层岩石富集元素JxCu、Pb、Mo、As、Sb、Hg、AgN2k-(Ar3-Pt1)DCu、Ni、Co、W、As、Sn、Au、MnγW、SnNhgnγ-∈Cu、Zn、Mo、As、Sb、Hg、V、Au、Ag、MnOCu、Zn、Mo、Hg、V、Ag、MnνCu、Ni、Co、V、Zn、MnγδW、Sn

原始数据集的变化系数(Cv1)与背景数据集的变化系数(Cv2)分别反映了两类数据集的离散程度,Cv1反映元素地球化学场的相对变化幅度,Cv2反映背景值计算时的削平程度,Cv1/Cv2是衡量元素含量数据集离散程度的指标[14-15]。首先循环剔除原始数据中离群数据(X±3S),将剩余数据作为背景数据集,统计计算各元素原始数据集的变化系数(Cv1)和背景数据集的变化系数(Cv2),用Cv1/Cv2反映背景迭代处理对离散群的特高值和特低值的削平程度[16]。利用上述两个参数绘制的元素变化系数图可以反映含量变化程度、高强数据的多少,从而进一步反映富集成矿的可能性。图2显示,分异程度强、高强数据多的元素有W、Au、Hg,其次为Sn、Mo、Ni、Sb、Mn、Ag等元素,可作为区域找矿的指示元素,其中富集成矿可能性较大的为W和Au元素。

图2 炭山子—黄草泉地区15种元素变化系数解释分异程度图Fig.2 Differentiation degree explanation from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15 elements in Tanshanzi-Huangcaoquan area

3.2 元素组合特征

图3 北山炭山子—黄草泉地区水系沉积物元素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Fig.3 Cluster analysis diagram of elements from stream sediments in Tanshanzi-Huangcaoquan area, Beishan

不同元素组合是不同地球化学信息的综合反映,与不同地质成矿作用有关[16-17]。本次对区内2 576个数据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图3),选择同类元素组合确定成矿指示元素组合。由图3可以看出,第一类为W、Sn,为高温元素组合,通常与花岗岩类关系密切;第二类为Ni、Co、Cu、V、Mn,为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第三类为Zn、Mo、Ag、As、Sb;第四类为Au。依据这4类不同元素组合,圈定综合异常。

4 综合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区圈定

利用计算出的异常下限圈定单元素异常,根据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异常元素的套合程度、面积大小、浓度分带并结合异常区实际地质特征,圈定综合异常,共圈出8处综合异常。将8处综合异常进行异常评序,并结合异常区地质特征、物化探特征等信息,筛选出4处具较大找矿潜力的找矿远景区,即:大山头铜镍找矿远景区、三个井铜镍找矿远景区、庙庙井钨钼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黄草泉东金银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现将这4处找矿远景区评述如下。

4.1 大山头铜镍找矿远景区(HS-3)

该找矿远景区位于大山头—黑山铜镍成矿带西段,位于黄草泉微地块北缘,主要受大山头深大断裂控制,其东侧约20 km处为黑山大型镍铜矿床。成矿远景区面积55.89 km2,呈东西向不规则椭圆状,与大山头断裂方向一致,受断裂控制明显。地球化学异常主要表现为Cu、Ni、Co的组合异常,各单元素异常特征见表4,其中Cu、Ni、Co单元素异常套合好,浓度分带清晰,均具三级浓度分带。Ni异常极大值为387×10-6,Cu为135×10-6,Co为63.2×10-6。Cu、Ni、Co组合异常与地表出露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基本一致(图4)。

图4 甘肃北山大山头铜镍成矿远景区异常解析图Fig.4 Anomaly resolution map of Dashantou Cu-Ni metallogenetic prospective area in Beishan, Gansu1.第四系;2. 第三系;3. 新近系; 4. 奥陶系; 5. 蓟县系;6. 长城系勒巴泉群;7. 敦煌群;8. 辉长岩;9. 花岗闪长岩;10. 断裂;11. 混合岩化带;12. 产状;13. Ni异常线;14. Cu异常线;15. Co异常线;16. 异常极大值;17. 铜镍矿点

Table 4 The 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anomalies for the stream sediment in Dashantou Cu-Ni prospective area

异常编号HS⁃3位置东经:95°25′26″~95°37′17″北纬:41°25′15″~41°28′26″平均衬度163面积/km25589平均规模42008异常编号异常点数异常面积/km2极大值平均值标准离差衬度值规模浓度分带Cu641010341031480180109002501Cu514730501350041531569143382253Cu86167387033353851157281Ni513527973870068914821197948383Au6728438901053132655424543Au882282902300371210911Co5178365963202148711155277253Ag171438829600137825979197263163V4104183123600140443250140740512V6203951480012060126912181331

注:Au、Ag单位为10-9,其余为10-6。

找矿远景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敦煌群及长城系勒巴泉群,在远景区北部出露有蓟县系地层。敦煌群、长城系勒巴泉群及蓟县系地层围绕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分布(图4)。近几年,在该岩体已进行了少量地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在地表发现多条铜镍矿体,经电法测量,地表150 m以下存在较好的中阻、高极化率异常,并且该岩体成岩时代为中晚泥盆世[18-19],与黑山岩体成岩年龄一致[7,20],综合分析判断该岩体深部找矿潜力较好[21-23],建议进行少量钻探工程进行深部物探异常验证,以期取得找矿突破。

4.2 黄草泉东金银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HS-8)

该找矿远景区位于黄草泉南,主异常元素组合为Au、Ag、As、Hg、Sb、W、Sn、Mo 8种元素,异常面积40.84 km2。各单元素异常特征见表5。根据异常元素特征及分布,可分为两组:一组为Au、Ag、As、Hg、Sb组合异常;二组为W、Mo、Sn组合异常。第一组主要分布于找矿远景区的北部,呈近东西向展布。Au、Ag、As、Hg、Sb组合异常形态极为相似,异常规模相对较大,Au元素具明显的异常浓集中心,异常沿花岗岩与蓟县系灰岩接触带呈串珠状分布。Au元素异常套合有Ag、As、Hg、Sb低温元素异常,且与东西向断裂一致,主体位于蓟县系地层和敦煌群混合岩化带中,南北两侧为华力西期花岗岩岩基侵入,敦煌群金含量相对较高,可为Au提供原始来源,岩浆活动或构造活动可提供成矿所需的热能,东西向断裂可为金的成矿热液迁移提供通道,在次级断裂或有利部位可富集成矿。这一系列有利因素使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W、Mo、Sn异常主要位于该找矿远景区的东部,东端未封闭。异常区出露地层以蓟县系灰岩夹碎屑岩及海西中期花岗岩为主。3种元素组合异常具有浓集中心明显、三级分带清晰的特点。W、Sn、Mo组合异常往往与含Nb、Ta和Sn、W矿化的碱质花岗岩有关,是寻找Sn、W和Nb、Ta矿化的指示元素组合。建议开展大比例尺地质、物化探进行异常查证。

4.3 庙庙井金铜钨钼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HS-7)

庙庙井金铜钨钼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位于庙庙井深大断裂南侧,远景区面积为31.7 km2,主要异常元素组合有:Au-Cu、Ag-As-Hg、W-Sn-Mo,各元素之间异常套合好,浓度分带明显,各单元素异常特征见表6,其中W、Sn、Mo、Ag等元素具三级浓度分带,并伴生有As、Hg、Sb等低温元素异常。远景区出露地层为蓟县系白云质灰岩夹碎屑岩,南侧为海西中期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在岩体与蓟县系灰岩接触带附近,发育有矽卡岩化,产矽卡岩型铁铜矿点。本次化探显示W-Sn-Mo组合异常发育,应注意寻找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钼矿床。

表5 黄草泉东金银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综合异常特征表

Table 5 The 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anomalies for the stream sediment in Huangcaoquandong metallogenetic prospective area

异常编号HS⁃8位置东经:95°36′26″~95°45′03″ 北纬:41°19′57″~41°23′45″衬度146面积/km24084平均规模数10627异常编号异常点数异常面积/km2极大值平均值标准离差衬度值规模浓度分带Au232140117503833292027743Au166289170058056630511273Au1783033602560521352011Au1972914603260931713962W58155338074310712977653Sn623725183074530420127223Mo132334610204231811766343Mn13133935010001516001146001832696003Ag1739118125700110875051158482862As164012892978159443814563652Hg326314922600157230312140612Sb10182793652660621773242Ag20133021700010146296614594982Cu12335715610357572212338561Cu166076356032931951142981Zn12176521100076751491132122161Ag226164116008750166212528621V153152819900129902507130157831

注:Au、Hg、Ag单位为10-9,其余为10-6。

表6 庙庙井金铜钨钼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综合异常特征表

Table 6 The 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anomalies for stream sediment in Miaomiaojing Au-Cu-W-Mo metallogenetic prospective area

异常编号HS⁃7位置东经:95°28′08″~95°34′45″ 北纬:41°20′05″~41°22′47″平均衬度159面积/km2317平均规模32277异常编号异常点数异常面积/km2极大值平均值标准离差衬度值规模浓度分带Sn6491046365075268020339913Sn841798605172301402622W615343241083971433620233Mo11601510210051330521441293Ag188119636980016894119672411941843Au2121733202850501501651Cu142873987303814115813267542Cu11513067903976158213714002Zn138321473640092744201160745843V13541449543001832279831831205463Mn16103396260002217001793002674700593As187297208314343271309911Hg28519544002060132015914822Hg2713238190014852121144391

注:Au、Hg、Ag单位为10-9,其余为10-6。

图5 庙庙井金铜钨钼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综合异常剖析图Fig.5 Anomaly resolution map of Miaomiaojing Au-Cu-W-Mo metallogenetic prospective area1. 蓟县系; 2. 辉长岩;3. 石英闪长岩; 4. 花岗闪长岩; 5. 花岗岩;6. 闪长岩脉;7. 断层;8. 单元素异常及编号

4.4 三个井铜镍找矿远景区(HS-4)

该成矿远景区位于大山头找矿远景区南部约1.5 km处,中间以一中酸性花岗岩岩基间隔。远景区面积为7.08 km2,Cu、Ni、Co为主成矿元素。其中,Cu异常极大值为47.2×10-6,平均值为36.6×10-6,与全区相比,高出平均值约1倍;Ni元素异常面积4.21 km2,极大值211×10-6,与全区相比高出一个数量级,标准离差46.33,规模231.31,具三级浓度分带,Cu、Ni、Co异常套合较好,与岩体对应。该远景区出露分异良好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岩体局部铜镍矿化,经前期地表勘查已圈出多条镍(铜)矿体及矿化体,激电测深显示在地表以下200 m存在一个高极化率(>5%)异常体,向下未封闭。在100~500 m之间存在一个中高阻(1 000~1 700 Ω·m)异常体。高极化率(>5%)异常对应有中阻(800~1 000 Ω·m)异常,中高阻异常中心位于高极化率之上。李百祥等指出黑山岩体在岩体上部不含矿部位形成数千高电阻率异常,在岩体下盘含矿部位电阻率降至200~1 000 Ω·m,与极化率(3%~10%)异常等值线对应[24],三个井岩体深部激电异常特征与黑山岩体类似,增加了成矿的可能性。

5 结 语

(1)在甘肃北山炭山子-黄草泉地区圈定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远景区4处,即大山头铜镍找矿远景区、三个井铜镍找矿远景区、庙庙井钨钼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黄草泉东金银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2)该区地球化学异常严格受断裂、岩浆岩、地层等因素控制。在多种因素耦合地段的地球化学异常内发现矿床(点)的概率较大。

(3)建议在大山头铜镍找矿远景区内的红柳沟铜镍矿点开展深部验证工程,以寻求找矿突破;在庙庙井和黄草泉东找矿远景区开展大比例尺岩石土壤测量工作,圈定异常,缩小找矿靶区。

致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褚海霞老师及审稿人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1] 左国朝, 何国琦. 北山板块构造及成矿规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1-226.

[2] 左国朝, 刘义科, 刘春燕. 甘新蒙北山地区构造格局及演化[J]. 甘肃地质学报, 2003, 12(1): 1-15.

[3] 刘雪亚, 王荃. 中国西部北山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及其演化[J]. 地学研究, 1995, 28: 37-48.

[4] 聂凤军, 江思宏, 白大明, 等. 北山地区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1-499.

[5] 杨合群, 李英, 李文明, 等. 北山成矿构造背景概论[J]. 西北地质, 2008, 41(1): 22-27.

[6] 秦克章, 方同辉, 王书来, 等. 东天山板块构造分区、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J]. 新疆地质, 2002, 20(4): 302-308.

[7] 杨建国, 王磊, 王小红, 等. 甘肃北山地区黑山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2, 31(2/3): 448-454.

[8] 侯青叶,王忠,刘金宝,等. 北山月牙山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SHRIMP定年[J]. 现代地质,2012, 26(5): 1008-1018.

[9] 王立社,杨建国,谢春林,等. 甘肃北山火石山地区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2007, 21(3): 451-456.

[10] 冯永忠, 左国朝. 甘肃北山勒巴泉群时代的新认识[J]. 中国区域地质, 1993, 2: 186-189.

[11] 顾娇杨, 滕家欣, 冯治汉. 甘肃地球化学景观特征及区域地球化学方法技术评价[J]. 西北地质, 2003, 36(3): 111-114.

[12] 鲁爱福. 甘肃北山寒武系黑色岩系磷钒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甘肃科技, 2011, 27(19): 51-53.

[13] 许敬龙. 敦煌群研究新进展[J]. 甘肃地质学报, 1997, 6(增刊): 1-5.

[14] 周晓中, 范丽琨, 申勇胜. 沟里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 黄金科学技术, 2009, 17(3): 17-19.

[15] 刘劲松, 邹先武, 汤朝阳, 等. 大巴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 中国地质, 2016, 43(1): 249-260.

[16] 戴慧敏, 代雅键, 马振东, 等. 大兴安岭查巴奇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 现代地质, 2012, 26(5):1043-1050.

[17] 戴慧敏, 鲍庆中, 宫传东, 等. 因子分析法对内蒙古查巴奇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区的应用研究[J]. 现代地质, 2010, 24(2): 245-251.

[18] 闫海卿, 赵焕强, 丁瑞颖, 等. 甘肃北山大山头基性杂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西北地质, 2012, 45(4): 216-228.

[19] 谢燮, 杨建国, 王小红, 等. 甘肃北山红柳沟基性-超基性岩体岩石成因及成矿条件[J]. 现代地质, 2015, 29(6): 1259-1270.

[20] XIE Wei, SONG Xieyan, DENG Yufeng, et al. Geochemistry and petrogenetic implications of a Late Devonian mafic ultramafic intrusion a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J]. Lithos, 2012, 144/145:209-230.

[21] 王磊, 杨建国, 王小红, 等. 甘肃北山大山头南基性—超基性杂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5, 34(5): 697-709.

[22] 王小红, 杨建国, 王磊, 等. 甘肃北山大山头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岩成矿潜力研究[J]. 高校地质学报, 2014, 20(2): 222-229.

[23] 谢燮, 杨建国, 王小红. 甘肃北山大山头一带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J]. 新疆地质, 2013, 31(4): 353-359.

[24] 李百祥, 腾汉仁, 辛承奇. 黑山铜镍矿重磁电异常解释[J]. 甘肃地质学报, 1999, 8(2): 65-71.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eam Sediment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in the Tanshanzi-Huangcaoquan Area of Beishan, Gansu Province

WANG Lei1, YANG Jianguo1, WANG Xiaohong1, QI Qi1, ZHANG Zhouyuan2,ZHANG Le2, XIE Xie1,YANG Tao1, YANG Shengfei1,HU Zhaoguo3

(1. Key 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Focused Magmatism and Giant Ore Deposits, MLR, Xi’an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 China GeologicalSurvey,Xi’an,Shaanxi710054,China; 2.SchoolofEarthSciencesandResources,Chang’an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54,China;3.GeologicalExplorationInstituteofShandongZhengyuan,ChinaMetallurgicalGeologyBureau,Jinan,Shandong250000,China)

Based on the 1∶50,000 stream sediment survey in Tanshanzi-Huangcaoquan area of Gansu Province, the geochemical parameters of ore-forming element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distribution, correlation, and anomaly assemblages of these element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ly.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elemental geochemical anomalies are controlled by faults (Dashantou and Miaomiaojing fracture zone), stratigraphy (Jixian system, Cambrian system, and Ordovician system), and magmatite (Dashantou and Sangejing mafic-ultramafic magma and Variscan granit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lithologies,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in this area, the authors delineated four polymetallogenic prospective areas, namely Dashantou and Sangejing Cu-Ni metallogenetic prospective areas, Miaomiaojing Au-Cu-W-Mo polymetallogenic prospective area, Huangcaoquandong Au-Ag polymetallogenic prospective area. This work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insights for the future exploration.

stream sediment survey; geochemical feature; exploration prediction; Tanshanzi-Huangcaoquan area; Beishan in Gansu

2016-02-24;改回日期:2016-06-27;责任编辑:楼亚儿。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天山—北山成矿带那拉提—营毛沱地区地质矿产调查”(DD2016000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祁连成矿带肃南—大柴旦地区地质矿产调查”(DD20160012)。

王 磊,男,助理研究员,1985年出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主要从事金属矿床勘查及研究工作。

Email:tleiwang@163.com。

P596;P632

A

1000-8527(2016)06-1276-09

猜你喜欢
基性铜镍北山
张志民
东天山白鑫滩铜镍矿成矿特征及找矿启示
哈拉乔拉岩体橄榄石与辉石成分对阿尔泰 造山带铜镍成矿潜力的指示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内蒙古某铜镍矿选矿试验研究
心留北山回不来
基于波谱特征的基性、超基性岩遥感影像增强方法研究
新疆某低品位铜镍矿石的选矿试验研究
去北山公园秋游吧
美国北梅特铜镍铂矿床开发环评工作及启示